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福德 《特区经济》2009,(9):255-256
生产者延伸责任是环境法中的重要制度,其有利于促进废弃产品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现有生产者环境延伸责任虽有立法规定,但存在一些问题。生产者延伸责任立法应在既定价值取向的指引下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完善环境立法目的 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磊  张忠潮 《特区经济》2008,(11):135-137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是从我国国情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构建"两型社会"需要法律法规强有力的保障,环境法作为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必将为实现"两型社会"的环境目标发挥重大作用,而环境立法目的作为环境法所追求价值的最直接最明确的表达,更是对"两型社会"建设有着深远影响。因此,完善我国环境立法目的缺陷,有针对性的补充、强化环境法目的在当前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其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环境目标和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宁洁 《理论观察》2006,19(4):116-117
国内关于法的价值问题的系统研究已近三十年之历史,各家畅所欲言,结论纷繁复杂。但是作为法的价值问题本身,其并不具有如正义观念之难以框定、存乎人心却无从言表的特性。对法的价值问题之探讨,应由价值之哲学观念入手,分析价值概念本身即具备的特性,发现其可能的无限扩展之趋势,确定法的价值的客观性,厘定法的价值观念之主客体,并确立衡量某一价值能否纳入法的价值之范围的标准,最终对学者们提出的法的具体价值进行一次清理。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有利于应对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西化和分化;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改革,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开展反腐倡廉建设。  相似文献   

5.
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社会价值与物质性自我价值和精神性自我价值之间存在着量的差异性,社会价值与能力性自我价值之间具有直接同一性。  相似文献   

6.
生态消费模式主要主张适度消费、消费正义和可持续消费。生态消费模式的三方面内容所蕴含的价值取向是,在消费主义的时代,它拨正了消费主义所蕴含的在人的价值观念上的物化倾向和消费至上的观念,在肯定人的效用价值的同时肯定和高举人的类价值,并摆正了人类与非人类成员的价值地位,实现了对人的价值的真正回归。  相似文献   

7.
体育精神是人们在长期体育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价值的理解和认识。充分认识体育精神的教育价值、体育精神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价值以及体育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纪律修养的价值,探索体育精神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提高现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法学二级部门法的环境法其课程体系应由环境法导论、自然资源法、能源法、国际环境法、比较环境法和环境法案例推演所组成.在法学本科教育中,应开设的环境法必修课为环境法导论、自然资源法和能源法,其他课程作为选修课.在法学双学位教育中,应开设的环境法课程为环境法导论.在环境与海洋、资源和能源类专业的本科教育中,应开设的环境法课程分别为环境法导论、自然资源法和能源法.在环境法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应开设的环境法课程为环境法导论、自然资源法、能源法、国际环境法、比较环境法和环境法案例推演.在法律硕士教育中只需开设环境法导论.在环境法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只需开设前述各课程的前沿讲座即可.  相似文献   

9.
论环境损害     
环境损害是环境侵害后果的一种,是环境侵害所引起的以个人为主体的传统权益损害以外的"人类环境利益"的损害.环境损害的主体是人类,客体是人类环境利益,具体内容包括自然的生态价值损害、资源价值损害、精神价值损害、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四方面.人类环境利益的公共性决定了民法在环境损害防治上的局限,环境损害的防治只能由环境法来完成.那么,这种赋予环境法独特使命的特殊"环境侵害结果"是什么,其应当如何被命名并恰当安排在法律体系之中,其对环境法而言又到底具有什么影响和意义?本文试析之.  相似文献   

10.
公共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们正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但从总的趋势看,转型时期的社会,各种矛盾异常突出,各主体之间经常发生利益冲突。国家从人们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社会的整体出发,努力满足于人们的公共价值和公共需求,个体也积极追求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而公共价值和个人价值之间难免会发生冲突,协调和处理好公共价值和个人价值之间的关系,将更加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文明冲突论产生后的十余年时间,世界政治范式是否了验证文明冲突论。在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下,重新考量文明冲突论的理论价值,探讨其对在世界政治影响与危害,如何正视文明间的差异,对构建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和谐进步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然资源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被过度使用而导致了稀缺性,在学术上引发了学者们对自然资源价值问题的高度关注。文章在评析自然资源有无价值的观点的同时,从马克思的价值概念入手,并结合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尝试探析和构建了自然资源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13.
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生命力,一切对象的价值等于其产生的对特定主体的生命力的增量。生命力是特定主体在其生命存续期内的人的价值的积分。商品是用于交换的权利。商品的价值有三种时态:交换前价值、交换时价值、交换后价值。商品的价值包括三种形态:人力资本的价值、非人力资本的价值、社会资本的价值。生产力就是生命力的投入与回报之比,就是生命力的使用效率。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生命力为本。  相似文献   

14.
李文彬 《山东经济》2010,26(6):77-85
公司价值网络关系的构建与治理的核心是协调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公司通过构建自己的价值网络关系,不断攫取各种价值形式的资源,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构建财富基础;同时通过价值网络关系对公司选举制度的完善,董事长会议制度的构建,弱势股东利益的保护,公司绩效标准的重构,提升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进而实现企业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闫磊 《理论观察》2006,(1):23-24
政府对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选择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作用。以往政策在价值上的效率取向,虽然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也造成一些社会问题如资源过度使用、贫富分化、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必须调整政策价值取向。而政策的公共性、公平性、人本性、平衡性,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现代性话语下的大众文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权威性,而更加突出了个人需要,使青年价值取向容易出现偏颇。因此有必要在核心价值体系下构建更为具体的价值目标,并相应地协同建设有形态的传统文化,为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确立提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新会计准则的公允价值概念及其含义着手,就新会计准则对会计计量属性的规定、公允价值概念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广泛涉及、公允价值获取的不易等角度提出了建立公允价值准则的理由,论述了制定公允价值准则需要着重关注的一些问题,从而得出建立公允价值准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公允价值的重新应用,其中就包括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的应用。该文主要从各主要国家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入手,通过联系不同的计价基础--即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来讨论公允价值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王婷 《特区经济》2006,(2):305-306
环境法的目的是立法者通过制定法律而欲实现的法的基本价值和法的使命。为适应环境保护发展的需要,在生态利益中心主义的引导下,我国环境法的目的应在不排除保护人类自身权益而保护环境这一最低限度的前提下,确立环境公平的目标,实现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和建立在物种公平基础上的权利公平。  相似文献   

20.
构建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是专利价值评估的重要方法。根据顾客价值理论中的驱动因素分析,将专利顾客价值驱动因素分为专利技术、外围环境、顾客需求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选取各级指标,构建了一套面向专利顾客的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再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权重。结果可为顾客评估专利价值及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