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计算市场货币需要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存在着商品和商品生产,因此必然有货币和货币流通。社会主义货币流通与资本主义货币流通的根本区刖之一,就在于它的计划化。社会主义国家有计划地调节货币流通的中心问题,就是要保证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计划适应。而要保证这种适应,就必须根据货币流通规律的要求,计划、计算市场货币需要量,据此发行或回笼货币,满足生产和商品流通的需要。关于货币流通规律(即货币必要量规  相似文献   

2.
人们都盼望币值稳定,物价稳定,党和国家一直采取稳定货币的方针。但是,建国以来却出现了几次货币发行过多的情况,于是人们不禁要思索:原因究竟产生在哪里?过去说是由于缺乏经验,要“交学费”。那么,为什么要反复地“交学费”呢?再看国外,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也曾发生过类似的情况,这说明货币发行过多这个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共同性问题。显然,货币发行过多不单纯在于经验,而在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客观存在的矛盾不认识,或者不完全认识。货币流通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研究货币流通的根本方法,是要从国民经济社会的全局来研究和分析,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主义建设时期存在着两个矛盾、两种可能、两种实践、两种理论、两种方针。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使人们逐步改变了对传统的商品、市场和货币等概念的认识。我认为,为了更好地认识我国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制度和搞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货币流通管理,有必要在承认广义货币流通概念的基础上,对广义货币流通规律及其相关问题作一些探讨。一、广义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与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广义货币流通是由现金流通和存款流通组成的。因此广义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也应当由能反映现金和存款流通的现金流通规律和信贷资金运  相似文献   

4.
稳定的货币流通,是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条件。那么,怎样才能保证货币流通的稳定?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货币发行要不要有准备?如果要,应当以什么东西作准备?在货币准备的数量同货币发行的数量之间,比例关系是怎样的?确定两者比例关系应当遵循怎样的客观规律?这些都是在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也是颇为复杂的问题。我这篇文章,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5.
<正> 一、为什么要扩大货币流通研究范围准确掌握货币流通状况,不仅是正确制定金融工作方针政策和编制信贷计划的基础,也是国家作出正确宏观经济决策的必要条件。而要准确掌握货币流通状况,又必须正确解决研究货币流通的范围问题,即除了研究市场现金流通量外,还应研究单位活期存款等的问题。商品购买力是购买商品的能力,是由货币体现着。在货币信用十分发达的现代,它是由市场上流通的现金和在银行的可用于转帐结算购买商品的单位活期存款所体现。因此,为了全面研究货币流通状况,准确掌握币值和物价的变化趋势,必须研究市场现金流通,同时又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人民币是极为稳定的货币。国家掌握了大量的商品,保证了人民币的稳定性,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但是,不能因此就得出结论说,社会主义国家就可以不重视或不必要对货币流通进行计划调节了。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对货币流通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调节,以保证货币的稳定性,又要看到过多的货币数量仍然会影响币值的稳定,货币过少也会影响生产和流通,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相似文献   

7.
一近年来通过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的探讨,大多数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中统一的货币流通应该包括现金的流通和转帐结算领域里的货币流通;马克思阐述的货币流通规律不仅在现金的流通中起作用,而且也在转帐结算领域里的货币流通中起作用;研究市场货币流通量和需要量不仅要研究流通中现金的数量和周转状况,而且要研究包括银行存款在内的分层次的货币数量及其周转状况。我是赞同这些观点的。  相似文献   

8.
正确计算现金必要量和现金流通量,是保持货币流通正常的关键。本文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弄清直接制约现金必要量和现金流通量的相关因素,较为切合实际地计算出现金必要量,以便有计划地使流通中的货币量符合货币流通规律所决定的货币必要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货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一货币流通的核心问题是流通中的货币量是否适应商品流通的客观需要。恰当地吞吐和摆布流通中的货币量,对于完成“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内力争实现我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商品和货币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货币流通是商品  相似文献   

9.
货币需要量预测方法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正> 货币数量是货币流通的中心问题。只有开展对货币需要量的测算,才能知道客观上需要多少货币,再同实际上已经向流通界投放了多少货币作比较分析,才能知道货币流通量究竟是多了还是少了。一货币需要量预测方法的回顾五十年代中期,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鉴于1956年下半年我国第一次出现了货币流通量过多的实际情况,就提出了如何运用马克思揭示的货币流通规律公式,结合我国的具体经济条件,预测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把货币量保持在客观需要的水平上,并提出了货币需要量预测的方法和公式。当然,这只是初步的。三年“大跃进”,我国第二次出现了货币流通量过  相似文献   

10.
结构冲击如何影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和产出变动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结果表明:货币、制度冲击使货币流通速度和产出基本上同向变动。短期内,技术冲击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表明我国狭义货币具有奢侈品特征。就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而言,制度和货币冲击具有持久的正向效应,制度冲击最重要,货币冲击次之,技术冲击不重要,没有长期影响。就产出的变动而言,货币冲击产生了持久的"Tobin效应",制度、技术冲击具有显著、持久的正向效应。制度冲击最重要,技术冲击次之,货币冲击不重要。  相似文献   

11.
货币流通规律即流通界货币必要量规律,是商品经济中的客观规律。马克思称它为“最重要的经济规律之一”。①它的客观要求是货币流通必须与商品流通相适应。这个规律是普遍适用的,无论是在金属货币流通或纸币流通条件下,无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或社会主义社会,只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地方,都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客观规律。只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它是自发地发生作用,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够被人们正确认识和自觉地利用罢了。  相似文献   

12.
从货币流通速度看经济政策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定时期内货币存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的Md=k·PY。两边同除以P,则有Md/P=kY。剑桥方流通速度的快慢决定着市场上货币流通总量的程式实际上就是货币需求函数,其中的k是货币多少,对社会物价总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又称马歇尔比率:k=不同经济学流派对该问题的认识不一样,因而宏l/V。由于仍假定货币流通速度V是一常数,所以k观经济政策的导向也不同。也是常数。该方程式表明:实际的货币需求(Md/一、古典学派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不变P)是实际收入水平(Y)的函数,收入决定货币需货币流通速度是指一年内一定的货币存量…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两种极其矛盾的现象:一方面货币投放过多,1988年末货币流通量较1987年末增长近50%,成为1984年后又一次货币增发高峰;另一方面银行和企业的资金又极度紧张,造成了一种资金短缺的局面。这一问题不解决,势必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经济增长与货币流通状况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义角度看,货币流通是指包括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其他存款等不同层次的货币,在整个经济活动中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运行状况 从狭义角度看,货币流通即指现金流通。现金是货币中最活跃的部分,其投放、回笼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化,并折射金融制度、金融工具等的发展变迁以及居民金融意识的变化。研究现金投放、回笼的变化特点,把握现金流通规律,不仅对搞好货币发行和现金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而且对有效防范因现金供应引发的金融风险,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此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陕西省的经济增长与其现金流通状况关系的研究,用实证的方法来发现陕西省的GDP值变化和陕西省的现金投回变化之间的关系,由此分析陕西省的经济增长对货币流通状况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便作为区域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耿中元  曾令华 《经济学》2007,6(4):1097-1114
结构冲击如何影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和产出变动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结果表明:货币、制度冲击使货币流通速度和产出基本上同向变动。短期内,技术冲击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表明我国狭义货币具有奢侈品特征。就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而言,制度和货币冲击具有持久的正向效应,制度冲击最重要,货币冲击次之,技术冲击不重要,没有长期影响。就产出的变动而言,货币冲击产生了持久的“Tobin效应”,制度、技术冲击具有显著、持久的正向效应。制度冲击最重要,技术冲击次之,货币冲击不重要。  相似文献   

16.
大量的文献研究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则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无效的。本文研究表明,影响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主要因素是流通速度的可预测性以及货币当局对货币流通速度的预测能力,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稳定并不必然意味着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无效的。只要货币当局能够准确预测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方向和幅度,货币供给量就仍然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17.
目前,理论界对于货币流通量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狭义的货币流通量,指流通中的现金量;一种是广义的货币流通量,既包括流通中的现金量,又包括转结帐等其它方面的货币流通量。我们这里所要分析的,主要是狭义的货币流通量。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反映。因此,合理的货币流通量只有在货币与商品的相互关系中才能够得到科学的说明。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总量货币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石,以货币供给总量与商品流通需求总量相符合为主线,揭示了不同历史条件下货币流通的数量界限及其影响因素,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特点。信息化时代网络购物,电子货币快速发展,商品和货币流通日趋国际化。流通环境变化对货币流通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要求没有变。总量货币理论对我国发展货币信用经济具有指导意义和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通货紧缩成为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经常讨论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个问题 ,初探我国当前的通货紧缩现象。1货币发行性通货紧缩货币发行主要包括货币供应和贷款规模 ,我国于1993年下半年开始实行金融财政“双紧”政策 ,即货币供应紧缩和贷款规模紧缩 ,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紧缩有些过头。1994年货币供应量以1993年末的货币流通量为基数 ,按1994年货币贬值21 4 %(有说21 7 %) ,GDP按可比价格增长11 8 % ,排除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因素计算 ,需要增加2095亿元 ,而1994年实际增加货币供应量1424亿元 ,…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计算货币流通速度所用的公式一般为V=GDP/M2,由于我国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大于通货膨胀率和GDP增长率之和,所以用这一公式计算出的货币流通速度是不断下降的。但在此计算过程中忽略了一个问题:在我国实际的经济运行中有一部分货币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中,而是被不断增加的外汇存款所吸收,还有一部分货币进入资本市场,因此在计算货币流通速度时应将这两部分货币扣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计算出我国实体经济的货币流通速度,指出我国实体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速度并不是不断下降的,而是有升有降,并据此对我国的货币调控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