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股权分置改革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是,由于投资者非完全理性的特点,政府应当对今后的对价方案加强监督,从而使股权分置改革尽量实现最优均衡或者次优均衡.  相似文献   

2.
关于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权分置在很多方面制约了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其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概念上说明了什么是股权分置,并分析了其弊端,阐述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法理基础及解决股权分置对价补偿的原则,并着重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具体对价方案,分析其优缺点,指出送股式解决方案是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3.
4.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截至2004年底,上市公司总股本7149亿股,其中非流通股份4543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64%,国有股份在非流通股份中占74%,这同2003年的水平大体持平。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股权分置现状。结合市场行情,可以分析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存在的一些基本特点:①股权结构复杂,容易在不同股种间形成价格歧视,违背“同股同价、同股同权、同股同利”的原则;②流动性差的非流通股份处于控股地位,非流通股股东不参与融资却参与利润分配,这不仅妨碍了市场经济中资本市场有效配置资源作用的充分发挥,还严重伤害了同流通股股东的感情;③非流通股中的国家股占绝对比重,股权高度集中,使得上市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难以摆脱行政指令这条锁链。  相似文献   

5.
股权分置改革: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国元 《开放导报》2006,(2):70-73,82
对由于历史的原因所形成的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进行改革就是要清除国有股、法人股流通屏障,赋予其流通权。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证券市场的深刻革命,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延伸。本文就我国目前股改的形势,股权分置改革的性质、意义及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完善股改的十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力  石良  张峥 《山东经济》2009,25(5):81-87
针对中国股票市场上二元股权结构的特点,本文基于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实际发生的现金流,使用内部收益率的方法分别计量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各自的投资收益率。本文的研究从现金流的角度剖析了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在长期的股权分置中,非流通股股东通过增发、配股等股权再融资行为大量侵占了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取得了远远高出流通股股东的投资收益。本文的研究方法为评价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分配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板股权分置改革合理对价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中学 《特区经济》2006,(1):261-262
“对价”是否合理是股权分置改革的核心。本文分析了中小板股改试点公司确定对价方法的缺陷。然后在引入非流通股权合理溢价因子的基础上,根据总价值不变法,建立了送股方式下的合理对价模型,并对试点公司股改方案做出评判。  相似文献   

8.
韩金鸽 《特区经济》2005,(9):149-150
中国资本市场已经经历了长达4年多的持续下挫,社会公众投资者已经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导致股市受挫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股市的制度性缺陷,即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长期分置状态,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股权分置是指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分离的现象。尚未流通股份中发起人股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证监会的统计数据表明,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  相似文献   

9.
博弈论视野下的股权分置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改革的本质是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之间关于非流通股流通权的讨价还价博弈,博弈主体是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而不是上市公司、历史流通股东等。对价博弈中,非流通股东拥有先动优势和耐心优势,不利于保护流通股东的权益;而“未完成股改,暂停再融资和股权激励改革”等措施,有利于纠正耐心优势;从先动优势看,应赋予流通股东以股改提案权。股权分置改革首先应保证程序理性;当前试点公司的股改结果并未真正进入全流通,对于试点之后进入股改的公司没有学习价值;应逐步试行全流通。在对价形式上,应简单合理,要有利于投资者进行价值判断;应摒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较大的权证方案。  相似文献   

10.
向倩 《特区经济》2011,(10):115-116
本文以股改限售流通股解禁事件作为样本,对沪深300指数成分股进行筛选后获得286个样本事件,通过样本方差法分析单个样本股价波动性变化。实证分析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限售流通股解禁使得上市公司股价的波动性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其中波动性增加的幅度明显高于波动性降低的幅度。论文对实证分析的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1.
制度具有相互依存性,制度的效率依赖于其它配套制度的发展。类别股东表决机制的建立保证了以支付对价为核心的股权分置改革的多数选择原则和帕累托改进性质,推动了改革的顺利完成。解决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性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未来的改革进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制度的关联性、互补性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王晋 《特区经济》2006,(3):141-142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深入开展,一些重大政策逐步明朗,许多疑难杂症也逐渐破解。但在会计核算、企业考核、股票估值等方面,仍存在许多规则亟待明确,若干现象需要引起重视。本文介绍了关于上市公司支付对价会计处理的两种观点,并提出了具体核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论股权分置改革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苏  贾云洁 《特区经济》2006,(5):111-112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正掀起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浪潮。本文追溯了股权分置制度产生的原因,深入剖析了股权分置管理所带来的影响。分析得出:股权分置制度导致了股东群体缺乏共同利益基础、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及公司治理无力的局面。作者认为,当前上市公司应抓住股权分置改革这个契机,努力拓宽公司治理改善的路径,必将能促进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股市从2001年6月的2245点跌到2005年6月的998点,4年时间指数跌去一多半,市值跌破1万亿。  相似文献   

15.
随着资本市场的壮大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终于起步。 经过两批试点后,沪深交易所股改工作全面铺开。在短短的5个月里,进入股改程序的公司 达到144家,市值已接近市场的三分之一。股权分置改革的启动可谓势如破竹。  相似文献   

16.
孙家学 《山东经济》2006,22(3):95-97
股权分置问题是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根本的结构性矛盾,是证券市场整体改革的突破点,解决股权分置既要遵循符合市场规律符合中国国情的原则,又要公正稳妥地推出和实施各方都能接受的股权分置对价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股票市场自从建立就存在着股权分置——其发行的股票分为流通股与非流通股。而这正是我国股票市场的最大弊端,也是我国股票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本文分析了自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措施,指出其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近期.三一重工等4家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了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历史大幕已经拉开。这是一项被视为重大政策利好的决定,其用意是挽救不断下跌的股市,同时可以医治被称为“股市万恶之源”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的问题。但出乎管理层意料的是,股权分置改革并没有被投资者视为重大利好,大盘反而连创新低。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因为:1)股权分置改革并不是使股市摆脱危局的治本之道;2)通过补偿方式解决股权分置的方案加速了股市泡沫的破灭速度,只能使少数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东受益,多数上市公司的流通股股东将血本无归。  相似文献   

19.
股权分置问题一直被认为是我国股票市场有别于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的最重要特征,也是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不规范的深层次原因,股权分置改革的推出在理论上消除了这种特征.文章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基础上,阐述了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股权分置问题一直被认为是我国股票市场有别于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的最重要特征,也是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不规范的深层次原因,股权分置改革的推出在理论上消除了这种特征.文章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基础上,阐述了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