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我国外贸中不存在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及其悖论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是要素禀赋理论的一个重要推论,其基本涵义是:随着自由贸易的发生,两国间产品的价格将趋于均等,并将使得两国间要素的价格也趋于均等。即自由贸易不仅会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生产要素价格  相似文献   

2.
"三元悖论"的基本原理是指在货币政策独立、资本自由流动和固定汇率这三个经济目标中最多只能同时实现两个,而该理论本身也存在理论假设过于绝对化,组合难以有效实现,政策组合难以执行的局限性。基于对中国资本流动现状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和"三元悖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得出我国的汇率制度选择终级目标是实现"货币政策独立+资本自由流动+自由浮动汇率"的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3.
陈鲁  王春芳 《消费导刊》2013,(2):106-106,108
要素禀赋理论在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创新与突破中,生产要素按比例配置条件下,稀缺要素所占比例小,但对比较优势的发挥却起着重要作用,稀缺要素在量上的供给是一个国家发挥比较优势的内在需求,而稀缺要素的国际移动时满足稀缺要素供给的内在需求。因此,生产要素国际移动是一个国家保持比较优势的内生因素。  相似文献   

4.
《国际贸易问题》2021,(2):63-79
本文运用扩展的异质性贸易模型,构建产业集聚与企业出口行为的理论机制,并以创新要素流动的视角重塑产业集聚溢出效应建立理论假说。基于2000—2008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计量验证,结果表明:产业集聚显著促进企业出口二元边际,产业集聚通过R&D资本流动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并不凸显,而R&D人员流动对企业出口决策的影响占总效应的90%。采用工具变量法和Heckman二元选择模型,解决联立方程和选择偏误引起的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果依然稳健。从创新要素流动的视角,企业生产率对扩展边际存在生产率悖论现象,而对集约边际不存在生产率悖论现象。调整地区产业专业化集聚和释放创新要素流动的制度结构,是提升质量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扩展的"三元悖论"对我国政策组合的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  王晓东 《商业研究》2004,(17):103-105
1998年克鲁格曼提出“三元悖论”,认为资本流动性,汇币政策独立性及汇率的稳定性三只能选择其中的两,解释了三个政策目标的关系,给出了“角点汇率制度”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我国名经济学家易纲进行了扩展,形成了扩展的“三个元悖论”。结合这一理论,对我国现行的资本有限流动性,汇率基本固定,货币政策不完全独立的政策组合进行了解释,并预测了我国未来的资本自由流动性,较有弹性的汇率。较独立的货币政策的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6.
HOV模型指出产品间的贸易本质上也是要素间的贸易,一国进行自由贸易时,将成为其丰裕要素的净出口国,稀缺要素的净进口国。本文应用贸易要素含量研究方法,对1992-2013年中国主要农产品贸易的要素含量进行核算,将土地、劳动力、资本要素整合进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并基于Leamer改进,对相对要素禀赋进行考察。核算结果表明:我国劳动力要素的净出口程度趋于下降;土地要素的贸易含量呈现净进口态势;资本要素的净进口不断扩大。此外,劳动力要素相对具有比较优势,土地、资本要素则不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贸易对不同生产要素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7.
要素禀赋差异与企业产权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契约的参与要素包括财务资本与智力资本,不同要素的禀赋特征决定了要素所有权主体在企业内部的谈判能力,企业的实质是要素所有者之间的一种递进谈判机制与过程。通过构建基于要素禀赋特征的企业产权博弈矩阵,发现不同社会经济状态下的要素禀赋特征内生决定了企业的产权安排方式。因此,伴随着知识经济发展,智力资本拥有企业产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基于我国2001—2013年对22个发达国家行业出口数据,利用要素禀赋模型实证分析知识产权要素禀赋对我国行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行业知识产权要素禀赋与我国对发达国家出口贸易存在稳定且一致的正相关关系;分行业回归结果表明,知识产权要素禀赋对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出口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而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郭豪 《现代商业》2014,(4):80-81
比较利益理论经历了从比较优势理论、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以及动态的要素禀赋理论的不断拓展演变,是经济体发展、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升级的基础。一个国家只有在不违背本国的比较优势情况下,即资源禀赋优势,才能最大限度地积累资本,发展经济。比较利益理论很好的解释了日韩两国的经济增长奇迹。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后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应的经济表现的对比,也充分说明了比较利益理论的重要性。这些经验对于我国今后的政策取向、经济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试析新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竞争优势理论的逻辑起点 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在不同国家同种产品的生产函数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各国生产要素相对禀赋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型式上的差别。因此,各国应当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生产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  相似文献   

11.
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上,通过分析要素禀赋和产业发展的传导机制,建立解释区域经济发展的固定效应模型,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1)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单独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有限,但与产业发展融合以后,对其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产业融合不仅强调三产内部之间的融合,更要强调产业发展与要素禀赋之间的融合发展;(2)西部地区需要根据要素禀赋来选择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发展与要素禀赋融合发展模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之一,西部地区在产业发展与要素融合时,选择发展要素禀赋优势明显的产业,更能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一个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条件下的两个国家、两种要素、两种产品的动态模型来分析不完全专业化分工情况下储蓄率与要素禀赋、长期贸易模式的关系。在这样一个由两个国家所组成的世界经济中,无论两国初始时刻的要素禀赋状况如何,在封闭和开放条件下,储蓄率高的国家都比储蓄率低的国家具有更高的资本—劳动之比,且在开放条件下的均衡增长路径上,储蓄率较高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储蓄率较低的国家则相反。因而储蓄率在长期内决定着要素禀赋和贸易模式。这意味着高储蓄率有利于我国的产业结构和贸易商品结构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以资本密集型为主转变。  相似文献   

13.
全要素生产率是反映经济增长来源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经典的Solow生产函数,以资本存量和就业人数代表资本和劳动投入,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生产函数进行了回归估计,测算出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并在此基础上测算出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数值及其变动率。结果表明中国资本产出弹性远高于劳动产出弹性,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过度依赖于资本要素的投入,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整体水平在下降。  相似文献   

14.
企业本质新认识:基于资本裂变的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仲兵 《财贸研究》2004,15(5):41-48
本文将现代西方企业理论的主流观点归纳为四种 ,对它们进行了总结性评论并指出其存在的逻辑悖论。在系统比较马克思企业制度理论与现代西方企业理论的基础上 ,以企业的契约性为逻辑起点 ,利用资本概念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来研究企业本质问题 ,并将其界定为不完备要素使用权资本化交易合约履行的过程。不仅如此 ,本文基于现代企业资本范畴的演进逻辑 ,将财务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与社会资本整合到一个逻辑一致的企业理论体系中 ,是对企业本质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成因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国际贸易发展的同时,以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经济合作逐步成为国家之间经济交往的又一种主要方式。然而如何从理论的角度揭示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的原因,仍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认为,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的成因在于:生产要素禀赋差异的存在,对要素直接移动利益的追逐,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对国际贸易的替代性,要素配置中的多重替代和“联合需求”,丰裕要素的“水平配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1980-2000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发生了哪些变化?我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是否符合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我国比较优势的变化是否遵循了巴拉萨的阶段比较优势理论?在对以上问题做实证分析时,本文把出口产品分成资源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并计算这三大类产品在1980年至2000年期间巴拉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ComparativeAd鄄vantage)和净出口比率指数(NetTradeRatio)。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我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基本上符合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并遵循了阶段比较优势原则。  相似文献   

17.
《商》2016,(2)
本文对三元悖论的提出和发展进行了回顾,并讨论了三元悖论中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资本的自由流动和稳定的汇率制度这三个经济目标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三元悖论对我国政策组合的选择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为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必须在资本流动和汇率稳定之间有所取舍、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8.
生产要素价格扭曲是形成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加大的重要原因。本文在分析生产要素价格形成理论与机制的基础上,阐述我国要素价格改革的必要性,通过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估算了1988-2012年中国劳动、资本价格低估的程度,利用VAR模型分析了劳动、资本价格扭曲对分配差距的影响程度和持续时间。文章提出,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需要采取提高劳动议价能力,放松垄断行业管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在地方企业优化转型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从传统文化、人才资源、产业体系、空间布局、消费市场等方面分析要素比较优势对四川省传统电子工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依托要素禀赋、促进企业跨越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00、2003、2005年的进出口商品为样本,对其按要素禀赋进行了分类,并直接从要素存量的相对多寡出发确定出在理论上应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最后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衡量理论和实际的一致性。结果显示,无明显证据表明中国的资本和人力资本密集型商品的对外贸易是顺应基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的,但中国的出口充分发挥了劳动力充裕这一优势,而对劳动密集型商品的进口实施了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