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有许多人羡慕别人从股市里得到100%的收益率。于是,有人“割肉”卖房去炒股,楼市真的没有任何机会了吗?不!当前的楼市依然有许多机会,只要投资得当,不一定会比股市收益率低。人们常说楼市有泡沫,那么股市就没有泡沫  相似文献   

2.
朱月宁 《英才》2009,(4):104-104
“那个时候很多人都觉得海南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很不像样了,人都快疯了。” 1992年南下海南,亲历1994年海南楼市泡沫的破灭,北京世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仝回忆起那一次的海南楼市泡沫破灭惨状,至今仍心有余悸。  相似文献   

3.
在不断上涨的房价和沸腾的民怨的共同推动下,政府的楼市调控再度如约而至2009年年末,美国《福布斯》杂志列出了全球六大资产泡沫,中国房市位列第二。房市泡沫问题再次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组合拳"出击为抑制房地产市场潜在的过热风险,政府向楼市打出了调控"组合拳"。2009年的最后一个月,楼市调控开始进入密集期。2009年12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四条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房地产发展“是否存在泡沫”之争已持续了段时间.不论最终的结论如何.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争论及市场各参与主体由此而采取的行为多少会对2005年的房地产市场带来影响。同样可以肯定的是,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地位短期内不可能改变,在武汉这个特大中部城市.楼市价格或许有不健康的因素.但还远没达到泡沫的阶段。受“泡沫之争”的影响.相对2004年武汉楼市令同行振奋的较大涨幅,  相似文献   

5.
2004年房价上升较快,社会上出现了关于房地产泡沫的议论,有人说“全球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大的房地产泡沫之上,而这一泡沫是由中国和美国创造的”,还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将在数月内破裂,不会超过一半”。中国楼市果真是这样的情形吗?笔者不能苟同。  相似文献   

6.
在地方政府、开发商、境内外投机者、商业银行等多个利益主体的推动下,我国楼市价格从2004年到2007年进入疯狂的上涨轨道,形成了明显的“泡沫“。一般消费者希望改善住房条件的期望越来越遥远.即使部分消费者奋力改善了住房条件.但是却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同时,中央政府意识到.如果不排除楼市的“泡沫”,最终将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吴衍 《上海房地》2010,(4):61-61
今年初春的上海楼市与去年同期有惊人的相似,在三月的最后几天,潜在的购买力突然释放,楼市成交量骤然加大,房价“高烧不退”。这使购房人茫然无奈,怨生再起。北京“两会”对楼市调控的讨论犹在耳畔,但新一轮楼市泡沫再现,无疑是对中央和地方政府调控市场又一次智慧的考量。  相似文献   

8.
杭州房价高、地价高的一个效应是,常成为“楼市泡沫”论的靶子;男一个效应是,拿地门槛高,外地开发商难通过购地进入杭州楼市。于是杭州的地主就一定是个“土地主”了。  相似文献   

9.
《东南置业》2009,(7):38-38
随着地王的频频出现,房价一路看涨,新一轮的房地产泡沫又显端倪。被楼市大反弹镇住的人们似乎普遍认为,房地产泡沫正在清晰显现。许多地区房价已超过了2007年高峰期,不仅如此,可能还将上扬。开发商若不断高价拿地,那么必将重演2007年的“吹泡”过程,甚至会比2007年的泡沫更大。  相似文献   

10.
《北京房地产》2007,(1):102-102
“贫富分居”激化社会矛盾法国再推“贫富混居”,房价不断上涨韩国人担心楼市泡沫会随时破灭,报告显示: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全面下降.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有关专家日前在银湖宏观金融论坛2009夏季会议上指出,中国经济目前所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二次紧缩”,而当前的股市和楼市都存在一定泡沫。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宪法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出现“二次紧缩”的风险正在逐步加大。未来房市泡沫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要大于股市,房市泡沫破裂可能成为经济“二次紧缩”的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导刊》2009,(7):16-16
经历一年的“潜伏”,温州炒房团这台来自民间的楼市最大“泡沫机器”风云再起。春节以来,杭州、上海的一些楼盘出现了温州炒房团身影,并有少量成交。随着全国楼市连续五月的阳春态势,炒房团各路人马逐渐活跃,从涌入长三角热点地区到重庆、深圳等地,结伴而行的温州团所到之处,非中小户型、豪宅不看,下手狠准恢宏。  相似文献   

13.
闻之 《房地产导刊》2014,(11):23-23
国民经济过于依赖房地产,实质就是“房地产绑架经济”。一旦经济下行,就放宽政策甚至足出台刺激政策,用房地产刺激经济,这无疑是一种恶性循环,只会进一步加剧国民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目前地方和中央都出台了一些“救市”措施,表面上和以往救市区则不大,但这次“救市”一个显著不同的地方,就是基本上部集中在交易环节,多是针对购房者的,而不是直接针对开发商的。我们提起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总会拿日本来类比。但日本的历史告诉我们,一是楼市“硬着陆”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二足在楼市下行之时,从紧的货币政镶、特别足央行大幅加息,是刺破楼市泡沫的首要原因。因此,在我国继续坚持“稳健货币政簏”的同时,采取措施加火交易环节的资金支持,本质上并不足让楼市逆转,而是避免楼市“硬着陆”,从而为走出依赖房地产刺激经济的恶性循环,提供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房地产信息网宏观经济与房地产数据库2012—2018年的35个大中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和全国时序数据,本文研究了中国楼市的泡沫问题。研究发现:按售租比25作为泡沫存在的尺码,则在2012—2018年,所成交的80%的商用房和写字楼不存在泡沫,但60%的住宅房交易存在泡沫。在35个城市的住宅交易泡沫现象中,2012年1月—2016年3月的泡沫程度温和(售租比在29~33),2016年3月后则进入高泡沫阶段(售租比在40及以上)。数据显示,银行信贷结构的扩张性变化对于住宅市场的泡沫具有“领先”作用;而计量结果表明,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与一、二、三类住宅的售租比之间存在着正反馈的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这意味着中国的住宅市场交易里是不存在市场内在稳定器的。这种正反馈效应决定了中国住宅楼市的稳定力量只能依靠政府的调控政策。事实上,2012—2018年政府每隔两年(或两年多几个月)就会变更住宅房地产政策调控方向,形成“收缩——扩张——再收缩——再扩张……”的政策调控周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各地城市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房地产市场日渐红火,加之银行利率不断下调、股市又长期低靡,更刺激了各大城市楼市的蓬勃发展,炒楼花成为风险较小、广受人们关注的投资方式。有资料表明,北京、上海、杭州、青岛、南昌等众多大中城市的楼市行情已连续多年持续上涨,其中被称为“人间天堂”的杭州尤其引人瞩目,成为众多投资者心目中名副其实的“人间天堂”。然而,杭州房价的高位上涨又令众多投资者心有余悸,特别是近来有人责疑杭州楼市泡沫成分过大,那么杭州楼市的现状究竟如何?“人间天堂”的楼市是否还有投资空间?这成了众多投资者…  相似文献   

16.
正本清源话“泡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常看到举行房地产高峰论坛的消息,也经常拜读“指点楼市迷津”的言论,从而引起我的思考。就“泡沫”问题来说,感到一些业内人士对什么是“泡沫”的理解尚有迷误,例如把“过热现象”当成了“泡沫”,把“空置房”当成了“泡沫”等等。既然大家喜欢谈论“泡沫”问题,就必须正本清源,以免误传误导。“泡沫”是价格恶性上涨所谓泡沫经济,是指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经历一个连续的涨价过程后,其市场价格远远高于实际价值的经济现象。在泡沫经济形成的过程中,开始的价格上升会使人们产生还要涨价的预期,于是又吸引了新的买主。这些新的买…  相似文献   

17.
“国际旅游岛”战略的确立及各路资本的争相入琼,使得海南楼市再现火热凶猛。鉴于海南上世纪90年代泡沫破裂的教训,舆论开始集中对海南高企的房价、频繁的土地转手甚至政府的管控能力口诛笔伐。所幸,在中央政府力求楼市平稳健康发展的大背景下,海南省政府通过系列举措,使高烧的楼市逐渐降温。  相似文献   

18.
声音     
《住宅与房地产》2007,(3):66-66
重点发展面向广大群众的普通商品住房;仅靠市场机制无法解决住房领域的社会公平;讨论楼市泡沫有利于辨明是非;保有税起征点“人均30平方米”有欠科学.  相似文献   

19.
2004年,中国楼市又从“泡沫”的争论中走向岁末。在各大城市房子无不热销,房价无不高涨的现实之中,产品创新、营销创新、融资难题、供求矛盾等等似乎都不成问题,也再难以—较高下。素以创新为推动力的深圳地产,在今年“让人看不懂的热卖”的市场机遇之中,创新似乎已经无暇顾及,在北京、上海、广州地产实力仍旧深厚乃至苏杭、成渝楼市迅速窜升的压力之中,深圳地产排头兵的地位岌岌可危。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共发生了三次比较大的楼市泡沫危机 十年一轮回,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我国楼市虽然,中国楼市直接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较小,但是间接的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中国楼市在经历两三年的调整期后,会逐步朝着两极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