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根据野外实测资料的分析,揭示了葛洲坝大江下游航道在运用初期的泥沙问题,对航道泥沙的冲淤特性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大江下游航道汛期淤积快,数量大,泄洪冲沙后回淤迅速,回淤速率达到每日4800m~2,水文年内航道以淤积为主,对大江通航有一定影响.最后提出了解决大江下游航道泥沙问题的建议,包括采取延长下游导航隔流堤以改善下游通航水流条件及航道的泥沙淤积.  相似文献   

3.
4.
葛洲坝航道运行以来水流泥沙特性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玉林 《人民长江》1996,27(6):27-30
依据葛洲坝工程运行10余年来的原型观测资料,阐述了大江与三江两航道成功地采用“静水道航,动水冲沙”辅以机械清淤的方式,解决船闸两航道的航行水流和泥沙问题。并对两航道的水流条件,冲淤规律,影响航道淤积的原因,过流冲沙,拉沙效果及影响拉沙效果的主要因素,下航道枯季走沙现象及两航道存在的差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一些初步的认识,可为今后两航道进一步解决存在或出现新的问题提供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5.
6.
7.
8.
本文根据葛洲坝水利枢纽运用以来的实测资料,分析了坝上下游约13km河段的河势,提出了形成有利河势的调度措施。分析表明:枢纽蓄水运用以来,坝区河势发生了明显变化。上游主流由大江改走二江后,原大江河道淤积;大江工程运用后,形成二江主泓和大江航道及电厂两条支汊的河势。坝下至李家河由于冲淤变化,产生一系列局部地形和大江及二江两条深槽的河势。李家河以下河床已冲刷下切,水位降低,因此,应采取合理的调度运用方式,保持有利于通航和发电的河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葛洲坝水利枢纽泥沙问题的研完成果,并对葛洲坝工程运行期的泥沙问题进行了总结。葛洲坝枢纽建成后,库区内的比降和流速显著减小,目前库区冲淤已基本平衡;库区航道得到显著改善;坝区的淤积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三江航道的水流条件良好;二江电厂引水防沙情况良好,机组叶片磨损轻微。从大江电厂的初步运行和大江航道试运行情况看,电站的底孔排沙效果良好,不需常年运用即可保持“门前清”;大江航道的冲沙效果良好,除下游引航道口门外的横波对船舶有一定影响外,其它处的水流条件均能满足航行要求。本文还对葛洲坝水利枢纽船闸泄水所形成的往复式不恒定流、大江下游引航道口门外的横波和回淤速率以及枢纽下游水位降低等新出现的泥沙问题进行了分析。工程的运用实践和研究表明:坝区、库区出现的泥沙问题与前期研究成果基本上是一致的;解决泥沙问题的途径和措施是有效的;个别新出现的泥沙问题,通过运行期的观测试验研究是可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10.
三峡水文泥沙监测资料数据库系统研制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3年三峡水库水文泥沙专项监测计划实施以来,已取得了大量的水文泥沙监测资料成果,为科学高效地管理这些资料,更好地为三峡工程的施工建设和运行调度服务,研制开发了三峡工程水文泥沙监测资料数据库系统.阐述了以数据源分析和需求分析为基础的系统逻辑设计、表结构设计和系统功能设计思路,以生命周期法结合原型法的系统开发模式和实现方法,以人工录入、计算机校对的人机结合数据质量控制方法,为水文泥沙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建设提供一种高效、可靠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1.
水下不分散柔性混凝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南方某水库自蓄水运行以来,大坝出现漏水现象,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针对这一现象,决定在不放空水库的情况下,采用水下灌注铺盖进行渗漏处理.为此进行了水下灌注材料的试验研究,分速凝和普通两类.提出了新型的水下灌注材料-水下不分散柔性混凝土.该材料具有高流动性、高水下抗分散性和低弹模高塑性的特点.对该材料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葛洲坝水库冲淤规律及航道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葛洲坝水库近20a水文泥沙观测成果,分析了库区水力条件的变化,阐述了水库泥沙淤积的动态特征与基本规律,浅滩演变与航道变化。葛洲坝枢纽运用一期,库区淤积即基本平衡,经过多年冲淤冲淤调整与交换,水库平衡淤积量约1.5亿m^2,库区淤积主要在常年回水区的宽谷段,其淤积末端距坝120km处,库尾河道及浅滩仍保持蓄水前的演变形势,库区险滩水流条件及航道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湘江株洲航电枢纽坝区河段河床变形预报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采用正态河工模型,模拟湘江株洲航电枢纽坝区河段宽级配河床质泥沙运动。在模型河床变形验证相似的基础上,研究一期(左汊)、二期(右汊)围堰施工工况和枢纽正常运转条件下河床冲淤变化规律,以及对船闸下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航道的影响;同时推荐了该区域航道整治推荐方案,为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多年的现场观测资料和理论分析及数学模型和实体模型试验等研究表明 :三峡枢纽运用后 ,坝区河势朝平顺微弯单槽态势发展 ;合理布置和运用排沙洞 ,可确保电厂长期正常引水 ;合理布置隔流堤和堤头位置 ,可满足或基本满足通航水流条件 ;采用”动水冲沙”辅助机械挖泥措施 ,可解决上下游引航道的泥沙淤积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多年的现场观测资料和理论分析及数学模型和实体模型试验等研究表明:三峡枢纽运用后,坝区河势朝平顺微弯单槽态势发展;合理布置和运用排沙洞,可确保电厂长期正常引水;合理布置隔流堤和堤头位置,可满足或基本满足通航水流条件;采用"动水冲沙"辅助机械挖泥措施,可解决上下游引航道的泥沙淤积问题。  相似文献   

16.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和中国地质大学信息所联合研发了"长江水文泥沙监测分析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采用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以图形图像的形式表达长江水文泥沙监测分析的过程和结果,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揭示理解海量数据中包含的客观规律,改变直接面对大量难以理解的抽象数据的被动局面.介绍可视化技术在水文泥沙专题计算可视化子系统、长江水文泥沙信息可视化分析子系统和河道演变可视化分析子系统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因为有个伟人批示 :“赞成兴建此坝。”它的名字便在全国人民心里烙下了印迹 ;由于“大江截流”的壮举 ,“葛洲坝”这个名字从此享誉世界 !葛洲坝 :中国发电量之最 ,谁不引以自豪 !葛洲坝 ,凝聚着无数仁人智士和建设者的心血。政府把纪念碑矗立坝头 ,人民把功业铭刻在心中 !在庆祝葛洲坝电厂投产发电 2 0周年之际 ,我想唱一支歌 ,敬献给先辈 ,也献给为该工程立下汗马功劳的建设者。这支歌 ,是一组鲜为人知的故事———张体学急盼下河 ,毛泽东举起沉重的笔……要弄清葛洲坝工程的由来 ,我们得把时间闪回到五十年代。1 950年 ,是一个令人沮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土坝渗流监测资料的分析讨论,认为经过初期蓄水和机组发电运行阶段,该工程土坝渗流稳定性在设计允许范围内,运行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19.
葛洲坝二江电站220KV出线跨越三江通航建筑的方案经历多次反复过程,其争论的交点是架空线路若跨越船闸,担心会对通航船只的安全构成威胁(导线断线、电磁感应、无线电干扰、电晕火花等)。这些担心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着重介绍了无线电干扰,同时收集了已运行电站送电线跨越通航建筑物的信息;有2个水电站是架空线直跨闸室,2个水电站是电缆穿过闸室,9个水电站是架空线跨越上下游航道,在此基础上,葛洲坝技术委员会等7次会议决定“采用架空线,从上下游引航道避开船舶停泊区跨越三江”,通过20a运行实践,说明所担心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故目前设计的三峡枢纽工程左岸电站8回双回共杆500KV架空线路可直接跨越双线梯级船闸4号闸室。  相似文献   

20.
都江堰水沙信息分析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江堰有丰富的水文泥沙观测资料,为了更高效以及科学地管理这些数据,满足都江堰水利管理的需要,研制开发了都江堰水沙信息分析系统。文中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水沙数据库的表结构设计,应用SQLServer2000建立了关系型数据库,用VisualBasic开发了各水沙分析功能模块,实现了数据查询、分流、冲淤和泥沙运动的综合分析,为都江堰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