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解前苏联国家的经济增长——基于实证研究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苏联国家的经济增长是源于丰裕的自然资源禀赋和有利的外部环境,还是归因于经济转型和制度构建所取得的积极进展?自然资源禀赋究竟是前苏联国家经济增长的"福音"还是"诅咒"?本文利用前苏联国家1994~2001年的数据对以上两个争论进行检验。研究表明:⑴前苏联国家的经济转型进展并不显著,其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于有利的外部环境使其具有资源依赖型特征的产业结构重新焕发生机,与其经济转型关系不大。⑵虽然自然资源禀赋在短期内对前苏联国家的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长期来看,自然资源对制度质量和资本积累的负面影响要超过其直接的正向影响,因此,自然资源依然有可能成为前苏联国家经济增长的"诅咒"。  相似文献   

2.
方予 《中国西部》2011,(20):36-37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其一生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前苏联的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主要可以从教育、教学、学校管理这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3.
辽宁与俄罗斯经济互补性及合作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作为前苏联主要继承国,幅员辽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工业基础及大量科技人才储备,而辽宁省作为中国东北部的老工业基地,在上述几方面与俄罗斯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尤其是在前苏联时期156个经援项目中有24个落在辽宁.  相似文献   

4.
下篇:前苏联及俄罗斯军事工业体制与战略 (一)前苏联军事工业发展模式 前苏联在立国后经过短暂的反复,最后选择的是加速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超越"战略,相应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由此形成.前苏联军事工业成为这一战略和体制最为典型的代表和当然受益者.此后,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维持强大的军事机器争夺世界霸权,一度成为前苏联占第一位的战略目标,因此,军事工业既是前苏联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前苏联保持其政治影响和国际威望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鹤岗矿业集团公司兴安煤矿是1954年由前苏联列宁格勒矿井设计研究院设计并由前苏联援建的大型国有煤矿,是我国"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工程之一,年生产能力在270万吨以上.煤矿储量丰富,煤种主要为气煤和少量气肥煤,煤质待征为低硫、低磷、低灰、高发热量.  相似文献   

6.
鹤岗矿业集团公司兴安煤矿是1954年由前苏联列宁格勒矿井设计研究院设计并由前苏联援建的大型国有煤矿,是我国“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工程之一,年生产能力在270万吨以上。煤矿储量丰富,煤种主要为气煤和少量气肥煤,煤质待征为低硫、低磷、低灰、高发热量。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哈萨克斯坦大部分出口商品是矿物原料及其初加工产品。哈萨克斯坦采矿冶金综合体的矿物原料基础从规模方面来看一直在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中居领先地位。目前,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矿物原料在国际市场上也开始发挥出不可取代的作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黄金探明储量将近1 500 t,目前居世界第九位;金矿的平均品位为6.3g/t,居世界第四位。在前苏联解体前,哈萨克斯坦的黄金产量居全苏第三。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目前共有199个含金矿床,其中,原生矿床127个,复合矿床40个,冲积矿床32个。  相似文献   

8.
环球纵横     
太空卫星知多少自1957年原苏联向太空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截止1994年7月底,人类共向太空发射了4511颗人造地球卫星,其中有100颗是军事卫星。发射卫星最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依次是:前苏联(独联体),2908颗;美国,1246颗;日本,63颗;国际通信卫星组织,44颗。目前拥有人造地球卫星的3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中,只有9个国家和组织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射的,它们是前苏联(独联体)、美国、欧洲空间机构、日本、中国、法国、印度、以色列和英国。截止1993年底的4446颗卫星中,有68.5%为技术开发卫  相似文献   

9.
闫蕾 《魅力中国》2014,(14):16-16
东南亚在前苏联全球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东南亚不仅自然资源丰富,盛产各种重要战略原料(锡、天然橡胶、石油等),而且位居欧、亚、澳三大洲和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仰光、曼谷、西贡、马尼拉、新加坡、雅加迭等城市都是重要的国际航空港,马六甲海峡更是扼西方海运的咽喉。如果前苏联侵占东南亚,不仅可以从南面建立反华包围圈,更重要是可以切断远东与欧洲的交通线,进入印度洋从侧翼包抄苏美争夺的重点——西欧,并进一步孤立日本。正是出于争霸世界的全球战略需要,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前苏联逐步加强了对东南亚的扩张,尤其在印支战争结束后,前苏联支持越南控制老挝和侵略柬埔寨,将自己的军事力量大举进入东南亚;从而造成东南亚局势的动荡和不安。回顾前苏联在东南亚的扩张历史,研究今日前苏联在东南亚扩张的动向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前苏联对外政策的实质和当前东南亚局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一、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经济特区的发展概况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深化,世界各国都在竞相发展各种类型的经济特区,并将其作为拓展进口贸易、引进外资和沟通与外部市场联系的重要渠道。前苏联自1985年开始改革以来,确定了辟建经济特区的方针,并着手于经济特区的筹建工作。近几年,辟建经济特区的工作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前苏联解体后,各独联体国家政府通过建立自由经济区来吸引外资、引进技术的愿望更加强烈。目前,在前苏联境内,各共和国已宣布建立了30多个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的建  相似文献   

11.
回眸二战后的世界历史,不难发现,作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的美国,总是为世界经济第二强国的国家设置"老二陷阱",而且总能成功. 第一个掉进"老二陷阱"的,是二战后迅速崛起、挑战美国的前苏联. 前苏联在太空战、核军备竞赛、常规武器的军备竞赛中与美国疯狂角力.最后,在美国发动的货币战争中,前苏联轰然倒下,并在经济危机中被肢解.  相似文献   

12.
莫斯科社会科学基金会出版了斯塔尼斯拉夫·茹科夫所著的《现代世界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中亚》一书。下面就是该书中所阐述的部分观点。经济前苏联解体之后中亚地区建立了5个独立的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在历史上,这5个国家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可能获得今天这种地位。它们现在的国界与前苏联时期划定的国界一致。1993~1995年它们都发行了本国货币,建立了现代财政体  相似文献   

13.
前苏联时期的辉煌 前苏联从20世纪30~40年代开始发展现代化半导体电子产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4.
1991年一个萧瑟冬日的晚上,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俄罗斯,作为前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得到了前苏联大部分军队、战略核力量,以及众多高科技人才和能源基地,也继承了庞大的债务和僵化的国营企业。不堪回首的"休克岁月"前苏联解体,叶利钦成为俄罗斯第一任总统。"休克疗法"的发明者萨  相似文献   

15.
《中亚信息》2006,(7):F0004-F0004
哈萨斯坦共和国东哈萨克斯坦州Д.谢里克巴耶夫国立技术大学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8月的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道路工程学院。在前苏联时期,该校以其公路专业、公路交通专业与公路建设专业跻身前苏联六大公路交通类高校之列。  相似文献   

16.
误解一:“俄罗斯经济已崩溃了“   依照俄罗斯官方统计数据,其国内生产总值在1989-1998年间下跌了44%.这一数据被严重地夸大了.在苏联时期,人人都靠虚报产值来完成计划经济体制下规定的目标,没人关心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和有用性.例如,前苏联生产的拖拉机比美国多六倍,但其农业产出却远远落后,原因是生产浪费得太厉害了.前苏联的制造业也很不适合消费需求,因此在外贸放开后俄罗斯人争先恐后地去买泛滥市场的进口商品.在这个意义上,无用产品生产和浪费的下降并不令人沮丧,而是标志着可喜的变化.前苏联产值中至少有1/5属于无效和浪费的生产,因此前苏联的GDP估算也应该相应地减少.   ……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二战后海外华侨、华人正在做为世界上一个巨大的经济力量而崛起的话,那么前苏联及独联体国家华侨、华人的经济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本文试图就前苏联、独联体国家华侨、华人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变迁及变革后发展趋势,加以简述和探讨。一、前苏联时期华侨、华人经济状况较平稳、富庶,经济地位平等自二战结束至苏联解体的46年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宪法的规定下,经济上实行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限制私人资本的发展。跻身于苏联的华侨、华人,在这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约束下,其经济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1、从事社会劳…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著名院士、原子能专家彼列·卡皮查曾说过:“如果一个大国失去五十名一流科学家,就会使这个国家的科学失去头脑”。其实,不仅一个国家这样,一个地区的发展也同样如此。所以壮大人才力量,尤其是加强高级人才队伍建设是发展经济,增强竞争实力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哈萨克斯坦不仅在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之中,甚至在欧亚大陆都是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之一。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在自己的任期内成功地使刚刚从前苏联体制下独立出来的哈萨克斯坦摆脱了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并使其迈向经济领先国家的行列。可以预测,再过三五年世界上将会出现一个实力强大且富有前景的新的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提倡学生应该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这种教育思想对前苏联及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深远。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环境教育占了很大的比重,现就环境教育的含义、组成、特点及作用来探讨苏霍姆林斯基环境教育的意义和启示,为当今环境教育法提供借鉴之用,以期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