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大学教授刘遵义通过比较分析后指出,在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贡献这三个决定经济增长的指标中,发达国家如日、美等国技术进步的贡献所占比重较大,而东南亚国家则是资本和劳动投入占的比重大。由此可见,东南亚经济的增长急需发挥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东南亚经济缺乏技术进步支撑@静思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测算技术进步的作用就是利用数学模型,把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起到的作用分离出来,对每个评价单元(国家、地区、部门或者企业)技术进步的增长速度、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做出定量的估计。索洛余值法对于我们国家认识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发现用索洛余值法测算技术进步增长速度存在不少局限性,因此探索新的测算技术进步作用的方法仍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牛枫 《企业活力》2005,(12):14-15
<正>一、引言 195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索洛教授首次使用增长速度方程对美国技术进步进行了实证研究。1962-1982年间,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丹尼森教授采用增长速度方程对世界上10多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50%-70%。1991年,世界银行对68个国家的技术进步进行了分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分解:有偏技术进步与要素投入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标:从有偏技术进步和要素投入增长视角分解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研究方法:基于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对中国1978~2015年的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进行估计,并扩展Solow增长核算方程重构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分解框架。研究发现:国内研究在技术进步偏向识别、生产函数参数设定及估计方法应用方面存在部分偏误;修正偏误后本文发现考察期内有偏技术进步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支持总体强于要素投入增长,且有偏技术进步和要素投入增长内部发生了明显的动力转换;中国经济增速近期下滑主要由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减缓、资本累积速度下降和人口红利消失引致。研究创新:基于多种要素替代关系、市场假设和技术进步率框架,对中国要素替代弹性、有偏技术进步进行全面再评估,通过打开技术进步率的“黑箱”进一步分解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研究价值:为有偏技术进步识别和经济增长动力分解提供可靠框架。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增长中资本、劳动、技术进步作用的实证分析,得出陕西经济增长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技术进步对陕西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推进体制改革,提高要素质量和效率,建立有利于技术进步的经济体制是今后陕西经济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维  杨蔚 《价值工程》2008,27(6):38-40
20世纪60年代初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作为外生变量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作用,并提出了技术进步的测度方法即SR(Solow-Risidual)。在此以后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同样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并进一步将技术进步内生化。在分析了各种主要的肯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影响作用的增长理论基础上,运用计量方法测度了中国1996年以来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中国1999—2008年28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从劳动力技能结构与技术水平匹配的角度解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单纯的技术进步不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技术水平与劳动力技能结构同步提升才能有效促进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提高。与劳动力技能结构匹配的技术进步才能有效提升中国经济增长绩效,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依赖于劳动力技能结构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经济和科技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切实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是关键。但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仍未能走出以数量扩张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技术进步缓慢,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技术进步的现实障碍的分析,以期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经济发展阶段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发展 经济增长理论以经济长期增长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增长因素在经济长期增长过程中的作用。本世纪40年代前后,哈罗德和多马在几乎同一时间内分别发表了极为相似的长期经济增长模型,因此,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哈罗德-多马模型是经济增长理论出现的标志。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模型是封闭的,仅研究某一国家的经济增长,以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完全竞争经济和外生技术及其收益不变为其理论假设。该模型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长期看,可称之为惟一的动力。另外,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还假定各个国家有相…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经济和科技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切实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是关键.但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仍未能走出以数量扩张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技术进步缓慢,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技术进步的现实障碍的分析,以期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测算技术进步增长速度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引言美国经济学家 R.M.索洛(Solow)于1957年在文献[1]中首次分离出技术进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作用.人们开始认识到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R.M.索洛的理论对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影响.R.M.索洛还提出了著名的用于测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余值”法,向人们展示了抽象的经济增长理论应用于实际的可能性.1987年 R.M.索洛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索洛余值法被介绍到我国之后,国内不少专家、学者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已成为目前国内从国家到省市、地区、行业测算技术进步增长速度的主要  相似文献   

12.
政府技术标准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国家标准组织制定的标准(GB)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估计1979~1996年之间"投入"应用于经济活动的GB目录总量,从而度量GB的"产出",由此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给出估计。在一个所谓的协整框架的基础上,发现劳动生产率、资本与劳动力投入比率以及内生性技术进步GB目录之间构成了一个具有统计显著性的惟一的协整向量。加入技术标准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技术进步因素后,从1979~1996年的"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经由"中性技术进步"逐步转向1990~2006年"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并且技术标准的产出弹性增长较大。这显示技术标准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在所有样本点上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13.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极为复杂的关系。本世纪中叶以来,西方一些经济学家致力于探求经济增长动因。库兹尼茨、索洛、丹尼森、乔根森等人用不同的生产函数对导致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大量定量分析,不约而同地证明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 一、索洛模型的假设条件与存在的问题 索洛把生产函数写成一般形式: 式中,Y为产出,K为资本,L为劳动力,t表示时间(年)。在技术进步希克斯中性条件下,生产函数可改写为 A(t)表示t年广义技术进步水平。上式对时间t求导,经变形及离散化后可得索洛速度方程。令y=Y/Y,…  相似文献   

14.
王亮 《英才》2020,(4):48-48
2019年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电投)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财报显示,2019年国家电投实现收入2722亿元,同比增长20%;利润总额159亿元,同比增长43%;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50%。进入2020年,新冠疫情从爆发、蔓延到全球传播,对我国和全球经济增长都已经产生并且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产业链调整、商业模式改变、新兴技术的运用、政府政策变化,对能源电力行业的深远影响刚刚开始。国家电投如何根据市场变化、宏观环境变化、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如何在外部市场大幅波动的环境下,保持公司的稳定运营?  相似文献   

15.
谈知识进步下内生经济的增长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经济增长模型的分析,尤其是对技术进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研究,在罗默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知识进步下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相似文献   

16.
景楠 《价值工程》2012,31(20):178-180
新贸易和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进步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而出口贸易又是提升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工具。本文主要对出口贸易促进我国技术进步、过出口贸易、技术进步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的具体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1986—2013年中国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以及两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二者都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在长期,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仍能进一步增强;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技术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制度冲击的影响衰退更快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技术进步是否存在特殊性是中国增长可持续性研究的关键,通过改进增长核算模型并结合对产出的调整和要素估算,本文研究表明中国技术进步的确存在这种特殊性,以投资为主的体现式技术进步是主要技术进步形式,对增长贡献高达28%,中性技术进步贡献则严重不足。但是中国体现式技术进步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并无突出优势,且难以实现赶超战略。因此加大研发投入、实现创新型增长仍然是中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技术进步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国际上近几十年来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科学技术进步的最终作用主要表现在集约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上。同时,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劳动的投入、资金的投入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因此,无论用劳动生产率和资金产值率的提高来表达技术进步,还是用生产函数为工具,设法从产出增长率中消除劳动力增长和资金增长所作的贡献,将余额视为技术进步的作用。这两种方法,都无不可。本文试图沟通两者之关系,作一尝试,抛砖引玉,完成定量估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中结构效益的测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发展经济以不断改善生活条件是人们永恒的愿望,经济发展的水平是任何一个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所以发展经济以增强国力、提高生活水平是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追求的目标。因此,经济增长作为人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引起了历代著名经济学家的高度重视。马克思对此就有精辟的研究,他的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理论上实现扩大再生产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外延扩大再生产,即在生产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追加投资和劳动力来实现的扩大再生产;另一种是内涵扩大再生产,即不依靠增加投资和劳动力,而依靠技术进步,如革新工艺、改造设备,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改善管理和劳动者的技能等来实现的扩大再生产。这就是说,经济增长的根源或称因素有三个:扩大投资、追加劳力和技术进步。这三个因素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是按照一定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的一个有机整体,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