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雅静 《经济前沿》2004,(11):13-15
农民增收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社会重任,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社会安定和国富民强的国策问题。当前,制约我国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是制度性因素,如农地使用制度的缺陷导致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增收的渠道;不公平的税费制度使农民负担沉重;教育制度的缺憾导致农民素质低下;农产品流通制度改革的滞后造成农民利益长期受损等。所以,完善各种制度,并努力进行制度创新,当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1996-2011年四川省数据,从农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GDP之比、乡村就业人员数与总就业人员数之比、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占GDP比重、文盲率等因素出发对四川省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这四个因素中,农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GDP之比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影响最大.增加农民收入,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以制度创新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造成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有很多,但当前来说关键的原因是存在各种制度障碍。因此,实现农民增收重在制度创新。文章提出了以制度创新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路和对策,为决策层提出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韩光道 《经济经纬》2005,(3):123-125
在影响农民增收的相关因素中,经济技术因素是直接变量,但制度体制安排则更具决定性和持久性,它决定着经济技术因素的作用成效。因此,我们应强化城乡户籍、农村土地、金融、财税等制度创新,实现劳动、资本、技术、土地等经济技术要素的合理利用,推进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最终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致富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制度创新与农民增收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又是收入问题。在现阶段农业发展中,由于受到一系列制度性因素的约束,造成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速度缓慢。在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时。通过对农业制度的创新,可消除制度性因素的约束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金融制度创新中制度学派的主要观点,并且利用金融制度学派创新的理论分析了我国金融制度的创新,并提出了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促进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和核心,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工作。当前,农民收入问题主要表现为增长缓慢、收入绝对值偏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等等。究其深层次原因,制度性障碍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症结。因此,将从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农村资金融通制度等方面进行阐述,论证制度创新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静 《生产力研究》2002,3(2):113-114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情况作了简要回顾 ,分析了当前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及危害 ,提出其症结是农村经济的深层次矛盾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因此 ,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从内部讲要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进行农业组织制度创新 ;从外部讲要破除二元经济结构 ,实施城镇化战略 ,积极发展小城镇。  相似文献   

9.
结合工作实际,笔者从如何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角度考虑,提出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是我国现阶段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中来自非农产业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数量不断减少,则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本文利用基于扩展的3变量VAR模型,考察了1985-2003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民非农就业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在此期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虽然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短期的正效应,但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而农民的非农就业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巨大促进作用,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进而指出,应该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稳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加农民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11.
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增收:一个制度分析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城镇化所带来的农地制度、户籍制度和支农政策的调整为农民增收带来了机遇。机理分析和实证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有效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而制度调整的"增收效应"表现在:第一,由农地使用权期限的延长所带来的"收益保障效应"和"成本分摊效应"促进了农民增收,但该效应的发挥应以土地流转机制的完善为前提;第二,城乡分割的长期存在使得户籍放松政策难以发挥"增收效应",后续政策应进一步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第三,财政金融支农政策通过对经营环境改善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投入,促进了农民收入的长期增长;第四,相较于"东中西部地区差异"而言,城镇化促进农民增收的"南北地区差异"更为明显,且南方农村具有较强的"增收效应"。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应着力于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滨 《经济学家》2007,(4):125-126
一、农民增收的机遇和挑战. 农民增收难是当前农业和农村面临的最根本、最突出问题.有效破解这一难题,不断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改善农民生活、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的主要途径.虽然主客观条件在发生变化,但要将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工作落实好,仍然是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3.
农民收入增长的制度障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制度障碍因素分析 1、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是造成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的重要因素。我国自1978年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以来,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农业产值绝对总量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但与此同时,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相对份额却呈不断下降趋  相似文献   

14.
农民就近转移与住房置换战略的协调实施,将会有效减少农业人口、促进农村城镇化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施行这一战略,要求解决主要农村制度的创新和如何实施创新问题。而能否成功实施此战略的关键,就在于对诸如户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和宅基地制度等主要农村制度的创新和创建。  相似文献   

15.
农民市民化:制度创新与社会空间形态的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民市民化是城市化整体进程中最为深刻的层面,相关的制度安排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快,目前在一些发达地区出现了景观城市化与农民市民化相脱节的现象,农民市民化问题的重要性更为突显。实际上,从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约束到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创新,农民市民化相关的制度变迁并不局限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等内容,而是作为一个重要主题贯穿其中;不仅如此,相关的制度创新更引发了城市社会空间形态的相应转变。本文试图在制度创新和社会发展的研究中关注空间维度的分析.从社会空间格局、社会空间流动和社会空间治理等三个方面,着重探讨在相关制度创新的背景下城市空间形态的转变与农民市民化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中国70%的人口在农村,农业和农村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稳步增加农民收入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因此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成为近期农业  相似文献   

17.
何燕  祁晓玲 《经济学家》2012,(6):103-104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能否切实地保障好广大农民的基本权益始终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问题。深入研究当前我国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的特点和规律,日益成为完善我国农民权益保障机制、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土地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进城务工农民的身份将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身份制度,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财政金融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深层次变革.  相似文献   

19.
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是农民增收问题,这在欠发达地区显得尤为突出。目前广西农民收入落后全国平均水平较多,为此,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提升农民增收速度。《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明确提出,"从2012年到2020年,努力实现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0.3%","到2020年,按当年价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7万元,比2010年翻1.88番;按2010年不变价达到1.18万元,比2010年翻1.38番,确保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广西农民收入增速目标要高出全国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