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1.建立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现有户籍制度不但影响流动人口的城镇化,更是直接影响了不同户籍人口的收入与消费,制造就业不公平。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取消户籍歧视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而促进户籍制度改革,使广大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充分发掘扩大国内需求的潜力,使经济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理清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户籍制度城乡福利分配职能辨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二元户籍制度的症结不在于从形式上将居民区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而在于户籍制度承担了额外的社会管理职能,使户口充当了城乡福利分配的工具。与现行户籍制度相联系的城乡福利差异表现在社会保障、就业、教育以及住房等各个方面。这种以户籍形式分配社会福利的作法既违背公平也损害效率。要顺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程,必须在政府推动下有步骤地剥离附着在户籍上的市民福利,还户籍制度本原功能。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是影响"三农"发展的重要原因.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本文针对现行户籍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分别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提出了推进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昊  陈海英  王柏皓 《财经研究》2021,47(12):79-92
文章从户籍制度改革的视角研究了市民化对地方政府教育投入的影响.在介绍政策背景和分析理论机制的基础上,借助于中国2014年实施全面户籍制度改革的"准自然实验",使用224个地级市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揭示了推动市民化进程影响地方政府教育投入的程度和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市民化进程的相对滞后会抑制地方政府教育投入,而利用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市民化不但能增加地方政府的教育支出总额,还将提高人均和生均教育投入水平;第二,市民化进程会通过人口效应提高地方政府教育投入;第三,市民化提高地方政府教育投入的效果普遍存在于所有城市中,但人口效应在不同财政收入水平的城市间存在差异.文章的研究不仅为提高地方政府教育投入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再次证明了进行全面彻底的户籍制度改革,让市民化进程在不同城市间平衡推进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历史上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导向下不可避免地选择,户籍制度改革已成共识,发达国家人口管理制度对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总结各地户籍制度改革实践经验,得到如下启示:以户为主的静态登记和以人为主的动态管理相结合,实行事后迁徙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人口自由流动的前提,统一城乡户籍登记制度,配套改革和渐进式改革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1 户籍制度的性质据历史学者考证,中国户籍制度形成于春秋时期,定型于秦汉.历史上其基本功能是为分配土地、征发赋税徭役提供依据.所以历代王朝都是"人户以籍为定"①.现代社会的户籍制度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人口的民事登记管理和人口的空间分布调节两方面。  相似文献   

7.
户籍制度改革关乎群众切身利益,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宁波人民的生活现状进行调查,针对不同年龄层、农村和城市的分层研究分析,得出户籍制度改革对住房保障、就业因素和社会保障三点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对应的意见,深入探讨户籍制度改革对宁波市人口和经济的影响.宁波市在改革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阻碍城市化进程,希望通过这次研究得出户籍改革制度为宁波市带来的好处和可能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相似文献   

8.
年猛 《经济论坛》2024,(4):52-60
户籍制度,即与户籍或户口登记、管理相关的一套政治、经济、社会及法律制度,是中国最重要的人口管理制度。户籍制度不仅对中国的劳动力流动趋向、城镇化进程、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社会阶层分割等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影响微观个体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收入甚至是婚姻等方方面面。新中国成立初期,基于稳定国内公共秩序、发展重工业等需要,我国建立了户籍制度,并在1959—1978年得到巩固与发展,导致城乡二元分割与逆城镇化。改革开放以后,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引致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由此开始倒逼户籍制度进行改革。2000年以后,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力度逐步加大,在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情况下,中央政府将户籍制度改革权力下放,鼓励大中型城市进行自主探索。2012年以后,基于公平与正义的考量,中国政府开始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任务,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不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都宣称已经进行了各种类型的户籍制度改革.但如果仔细考察这些改革.可以发现中国过去10多年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大规模流动并没有带来户籍制度改革的根本性突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CFPS家庭数据为样本,借鉴A-F多维贫困测算框架,重新估计了中国25个省份在教育、健康、医保、就业和收入等五个维度的多维贫困.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入户籍制度变量来解释农民工多维贫困的原因.研究发现﹕ 户籍制度本身隐含着对流入人口的制度性歧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工群体的自由流动和迁移,降低了个体外出寻求就业机会的可能性,进而加剧了农民工群体的多维贫困和不平等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 教育机会、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是户籍制度影响个体多维贫困的主要途径.具体而言﹕ 第一,户籍身份隐含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的不均等,导致教育回报率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进而影响农民工的教育选择与教育投入.第二,劳动者户籍身份的差异导致农民工获取就业机会不均等,但是就业机会不均等的影响深度随着教育年限的增加将会逐步被削弱.第三,劳动力市场对非城镇户籍劳动者的收入歧视依然存在,导致农民工落入多维贫困的概率更高.这也意味着,现阶段户籍制度所隐含的社会分割在改革进程中尚未从根本上扭转,因而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回报差距,是改善就业与收入机会不均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周耕  苗苗 《现代经济信息》2013,(11):333-334
目前在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中,地方逐步成为户籍改革的积极推行者,他们的改革与创新实践主要是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不公平。但这种做法并不能满足横琴新区。因为横琴开发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新事物,这是一个涉及港澳的新区开发项目,它有着复杂的社会构成,有着特殊的区域定位,有着较高的实践和理论诉求,所以可供借鉴的经验不多。但是国家、广东省及珠海市对横琴新区开发的积极性较高,因此"比特区还特"的政策定位可以被解释的更为宽泛。这为横琴在户籍制度改革上"先行先试"提供了可能,也使横琴的户籍改革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12.
户籍制度是一个国家进行管理的基本手段,在中国目前阶段,高校学生的户籍制度沿用1958年的户籍迁移制度,各省根据各自实际,出台了不少政策,对原有的户籍制度进行了改革,随着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家原来执行的户籍制度正在发生变化,高校学生的户籍迁移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农村人口的城市化问题研究——基于户籍制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化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现象的今天,农村人口的城市化也成为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学界普遍认为,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极大地约束了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进程,因此改革或取消户籍管理制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农村人口的城市化。然而,基于农民理性人的假设和对城乡相对收入差异模型的分析,得出改革或取消户籍制度并不会引发预期中的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进城落户的结论,并进一步指出只有实施一系列旨在提高农村人口对城市生活满足程度的改革才是促进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户籍管理本质上属于民事登记和人口动态统计的一部分。新中国的户籍制度以严格限制公民自由迁移和设置城市准入资格为鲜明特征, 是政府发展经济和调控社会的政策手段。改革开放以后, 户籍制度在限制人口迁移方面有所松动, 但户口归属仍然是城市外来人群的隐痛, 并成为影响社会分层的隐性力量。新中国的户籍制度一直与社会公共产品的分享体制有紧密的联系。户籍改革与社会公共产品分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户籍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应有相应的远期、中期和近期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一、国外"流动人口"的概念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流动人口在中国有其特殊的含义。对这种人口的流动,国际上更通用的称法是"迁移人口"(Migrant Population)。为此,在定义"流动人口"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国外对"迁移人口"的定义。根据国际人口科学联盟编写的《多语种人口学辞典》(Multilingual Demographic Dictionary),"迁移"是指"空间移动的一种形式,包括常住址的改变,并常跨越行政边界。这种常住址的改变可以是长期的,半长期的,甚至是短期的"。联合国迁移人口权利公约  相似文献   

16.
正确处理农村利益分化与农村社会稳定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积极促进农村利益分化,推动农村中间阶层的发展。一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打破"一国两策,城乡分治"的不公平政策体制对农民进一步发展的限制。二是创新土地制度。在坚持  相似文献   

17.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和影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存在落户难与不愿落户并存、城市选择性落户现象普遍、落户隐形门槛多等突出问题。本文通过新增城镇人口来源分析、全国2.34万农民工问卷调查、全国690个城市落户门槛全景式调查、沿海人口主要流入城市实地调研等综合分析,客观评估新时期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进展成效和突出问题。下一步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应聚焦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关键瓶颈和重点领域,持续推动城市落户门槛放开放宽,以存量带增量,加快推动存量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协同有序推进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8.
户籍制度、城市化与服务业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严格户籍制度对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影响了中国服务业的增长。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以人口自由流动(并非人口自由迁徙)为代表的户籍政策松动,为服务业增长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同时,这种并非到位的改革政策使流动劳动力的收入与消费大幅度分离,导致中国服务业未能获得充足的发展,如果对户籍制度及其配套的政策进行改革,则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将会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  相似文献   

19.
户籍制度是我国最基本的制度之一,它的改革对我们的生活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户籍制度管理,是我国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一系列基本任务,如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等.户籍制度往往与医疗、教育等民生关系挂钩.因此,探究户籍制度改革过程当中将面临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有效的对策,是在户籍制度改革之际刻不容缓的措施.本文就户籍制度改革对宁波市医疗、教育方面的影响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论证分析,提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应运用综合手段首先从解决现有已转入城市人口的户籍入手,逐步放开中小城市和县城的户籍制度,并进行城市观念创新,推进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