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币升值压力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克 《现代财经》2007,27(10):20-23
通过检验人民币均衡汇率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从节俭困境和日元的升值经历来研究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源,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压力并不是来自是否存在低估,而是来自高储蓄所导致的经常项目顺差,尤其是与美国的双边贸易顺差。另外,近期的全球失衡则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的直接因素。只要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人民币将会面临持久的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2.
在中美双边贸易失衡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成为缓解中美贸易冲突,解决贸易失衡问题的良策。但事实上,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还会对我国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造成严重冲击。对人民币升值的提法本身就是违背市场对汇率的操纵,实际上造成贸易双方"双输"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出于外部政治需要,还是为了自身国家利益,人民币一次性大幅升值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状况,更不能解决当前全球贸易摩擦、经济失衡问题。但是,抛开外部对人民币升值施压问题不谈,仅从中国国内情况看,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出口形势有所好转、并持有巨额的外汇储备,更为重要的是,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相对僵化的形成机制导致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举步维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让人民币升值,人们自然要问,人民币升值能纠正现在人人都谈的全球贸易失衡问题吗。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虽人民币汇率有一定升值压力,但未必像外界所认为的那样严重,在短期仍要保持稳定的汇率。  相似文献   

6.
2005年7月21日,央行正式宣布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即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这引起全球广泛关注,虽然2%的升幅不至于对中国和世界经济产生太大影响,但外界普遍认为这是逐步推进汇率改革的开端。那么,人民币升值这一汇率的变动给福建经济带来哪些影响?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如何?应当怎样解决影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进行研究分析,以寻求规避风险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巫燕玲 《新经济》2003,(8):58-60
有关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大。在外部世界的压力中,中国正在考虑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但人民币升值仍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8.
论全球经济失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傅瑜  徐艳  何泽荣 《经济学家》2006,(6):103-109
全球经济失衡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一大特点。在研究国内外有关全球经济失衡的观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全球经济失衡实际上是国际经济新格局正在形成的表现。研究一国经济的对外失衡不应该仅仅研究贸易项目或经常项目的失衡,而更应当研究整个国际收支的失衡。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是美国的失衡。一个国家的对外失衡是国内经济失衡的表现,中国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否没有必然的联系,从根本上说来自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在解决全球经济失衡中,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协调主要表现为汇率政策的协调。这一协调是解决经济全球失衡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手段。解决中国经济对外失衡的关键是治理中国经济的内部失衡。  相似文献   

9.
自中国2005年7月人民币升值后,关于人民币升值压力一度有所缓解。而后,由于国际贸易顺差扩大,中国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顺差分别为1141.97亿美元(美国方面统计中美贸易顺差为2016亿美元)和701.1亿美元(欧盟方面统计为1200亿美元),因而中国与美国和欧盟等国的贸易摩擦升温,国际社会再次关注人民币汇率问题,美国等国又借口对中国的贸易赤字过大而要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坚持目前的人民币小幅度升值的政策,国外压力又比较大。本文根据中国企业融资偏好和金融体系的特征,提出对中国汇率政策进行适应性调整、实行适度提幅增频双向浮动的汇率政策。这样,既有利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又可以缓解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亚  周姝婷 《当代经济》2010,(10):60-61
2010年3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进出口银行年会上发表贸易政策讲话时,要求人民币进一步向"以市场为导向的汇率机制"过渡.无疑,这是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再一次将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推向高潮的表现.面对部分发达国家施压中国汇率政治的意图,人民币汇率将何去何从?本文以理论模型作为初始切入点,探讨在内外部均衡条件下的汇率决定理论以及人民币汇率机制.根据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揭示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的现状,重点论证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旨在为相应措施和政策建议的提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兰纪平 《经济管理》2005,(15):12-14
自2003年夏季以来,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不断加大。我国则在重申把建立更加适应市场供求变化、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作为改革目标的同时,作出了人民币暂不升值,也不改变现行汇率机制的回应。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我国当前面临的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并存的现象,分别从全球经济失衡,流动性过剩;我国双顺差以及由此导致的外汇储备扩张;国内外利差等国际、国内两方面进行分析,指出我国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并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第一,历史经验证明人民币升值不能改变中美贸易失衡。自2005年7月21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21.1%,同期美国贸易逆差占GDP比重年均达到5.9%,对华逆差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14.
近来一段时间,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颇有如果人民币不升值就会影响到中国国际地位之意。面对这种压力,中国政府在前年的“两会”上明确提出要“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形成真正的由市场来决定汇率的汇率形成机制,并且一直坚持这种说法。那么,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人民币汇率到底应该适当升值来满足国际要求,还是致力于完善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呢?本文将对此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WTO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飞速的发展。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问题与压力,如在全球化经济失衡的大背景下,一些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一再要求对人民币进行升值,2010年6月底,人民币汇率首次突破了6.8大关,这将使我国的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大大的影响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也将降低我国的出口贸易额。因此,本文对人民币升值与贸易失衡加以探讨,以期对我国的经济管理起到一点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中美双边贸易额、贸易结构和双边贸易条件三个角度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失衡造成的影响。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会对中国出口企业形成压力,促使其进行产业技术革新,使得中美贸易结构升级。从中美贸易商品的价格弹性、海外市场竞争状况分析来看,人民币升值可改善中国对美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并强调人民币升值必须是在坚持小幅度、渐进式原则下实现,要针对汇率变动风险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缓解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陈百助 《商周刊》2011,(22):99-99
我们创造了"全球失衡"这个非常深奥的词语,来描述我们的过度消费和过度举债。我们将责任归咎于中国。我们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以免中国再向我们出售廉价商品。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外均出现了一些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而货币升值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对外贸易而言至关重要.文章从国内和国外两个层面阐述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详细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将会对我国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最后给我了目前我们应采取的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汇率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要素,2005年以来,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人民币汇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升值。人民币的升值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我们应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措施,稳定人民币汇率走势,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  相似文献   

20.
汇率是一国对外经济贸易联系的纽带.汇率制度是一国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汇率制度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之一.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基本维持了稳步缓慢升值的态势,但从2007年初以来,人民币汇率总体呈现"加速升值"的特征,升值的预期也再次得到强化.人民币升值日渐成为国际经济的焦点问题,也成为我国理论界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在阐述人民币升值原因以及影响的基础上,借鉴日本德国等国家汇率升值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当前国际经济环境,提出了我国政府以及企业应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