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简称“两区”)划定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举措。文章调查“两区”内作物实际种植情况,探索遥感技术在“两区”作物种植结构监测和“两区”数据更新中的应用方法。方法 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研究区,以Landsat8多光谱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遥感监测技术,对研究区范围内2020年水稻、玉米和大豆3种作物种植情况进行监测,识别3种作物并提取地块边界,形成作物空间分布矢量图,与“两区”划定成果图叠加对比,分析“两区”划定情况与实际种植情况的一致性。结果 (1)富锦市水稻生产功能区内水稻实际种植面积占比88.2%,玉米生产功能区内玉米实际种植面积比例为17.8%,大豆实际种植面积占大豆生产功能区的68.8%。(2)富锦市实际种植情况与“两区”划定成果要求种植面积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大小因作物不同而不同,主要受当地自然条件、国家政策和农民种植意愿的影响。结论 鉴于遥感技术可以在“两区”作物种植监测中发挥特殊作用,建议农业农村部门采用遥感技术对“两区”范围内作物种品种和种植面积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实际种植情况并更新“两区”数据库,实现精细化管理,进而为决策部门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政策调整下农作物种植格局变化引起的水土资源消耗变化研究,从资源利用角度为种植格局调整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支撑。[方法]文章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大豆种植格局驱动机制模型,并模拟三大作物(即大豆、玉米和水稻)补贴政策情景下的作物种植面积转换;其次,核算三大作物生产中的水土资源消耗量,并获取不同政策情景下大豆与玉米和水稻种植面积转换引起的水土资源消耗变化量。[结果](1)黑龙江省大豆、玉米和水稻生产过程中单位面积的水资源消耗排序为“大豆<玉米<水稻”,单位产量的耕地资源消耗排序为“水稻<玉米<大豆”。(2)由于单位面积大豆的耗水量最少、单位产量大豆的耕地消耗量最多,当大豆生产者补贴增加40%时,大豆净增加面积最多(由玉米和水稻转入),因此三大作物生产过程中水资源消耗总量减少最多为2 400万m3,但耕地资源消耗仅增加3.2万hm2。[结论]农业补贴调整,不仅可以满足粮食的总体供给,优化作物种植格局、扩大大豆种植面积,进而减少大豆供给的不确定性,还可以实现区域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该文结论可以为...  相似文献   

3.
大豆主产区主要竞争农作物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等大豆主产省主要竞争作物的生产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东北地区大豆的生产经济效益比较稳定,而玉米的生产经济效益波动性比较大,大豆种植面积仍有继续扩大的可能,特别是吉林省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潜力最大;黄淮地区的玉米生产效益普遍高于大豆,由于该地区畜牧业发达,对玉米及其秸秆的需求量大,所以,黄淮地区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潜力有限。  相似文献   

4.
吕卓民 《中国农史》2000,19(1):57-66,40
明代西北地区种植的夏粮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青稞及与大小麦同时播收的豌豆和扁豆,兼有kuang麦和燕麦;秋粮作物主要有黍、稷、粱、稻、荞麦及大豆、黑豆、小豆等豆类。由于西北地区面积广大,不同地理区域的环境、气侯迥异,因而在农作物的种植与分布上也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地域差异。各种农作物的宜种区域及其种植经验,对今日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为例,应用计算实验方法,基于蛛网理论及农产品成本收益分析,探究"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收储政策对微观农户的种植决策以及区域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储政策对黑龙江省农户的种植抉择以及区域种植结构的调整规模与方向有影响,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因作物不同而有差异;水稻种植面积的变化与价格波动关系密切;旱作农户的种植抉择多是基于玉米、大豆的价格及利润进行博弈,其中,随着利润权重增加,玉米、大豆种植规模变动幅度增大;大豆种植决策对价格的敏感程度高于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变动受自身价格、利润及玉米价格的共同影响,且受玉米价格的影响大于受自身价格的影响。因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补贴标准等措施,有助于实现大豆扩种计划和大豆品质提升目标。  相似文献   

6.
价格波动对黑龙江省种植结构影响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省为例,应用计算实验方法,基于蛛网理论及农产品成本收益分析,探究"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收储政策对微观农户的种植决策以及区域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储政策对黑龙江省农户的种植抉择以及区域种植结构的调整规模与方向有影响,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因作物不同而有差异;水稻种植面积的变化与价格波动关系密切;旱作农户的种植抉择多是基于玉米、大豆的价格及利润进行博弈,其中,随着利润权重增加,玉米、大豆种植规模变动幅度增大;大豆种植决策对价格的敏感程度高于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变动受自身价格、利润及玉米价格的共同影响,且受玉米价格的影响大于受自身价格的影响。因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补贴标准等措施,有助于实现大豆扩种计划和大豆品质提升目标。  相似文献   

7.
面向农业区划的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尝试将作物种植结构提取结果由行政单元发展为基于相对均质的地理网格单元,解决当前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提取的空间局限性问题,文章在大尺度的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与地块尺度的作物分类之间提出了作物种植结构单元概念,并构建了一种快速、低成本、准确的区域尺度作物种植结构提取方法。[方法]利用黑龙江省2014年250m分辨率的植被指数产品构建时间序列曲线提取物候信息,在耕地物候分区基础上对各物候区进行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提取作物种植结构单元,利用光谱特征和NDVI指数构建特征空间,最终采用最邻近分类方法提取作物种植结构。[结果](1)利用MODIS时间序列数据提取物候特征进行多尺度分割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取区域尺度农作物种植结构单元;(2)作物种植结构提取总体精度为95.70%;(3)黑龙江省2014年作物种植类型共有12种。其中,三江平原主要是水稻单一种植区、水稻混作区;松嫩平原以玉米单一种植区以及玉米-大豆混作区种植为主;西北部种植结构较复杂;东南部因地势等影响多种植玉米、大豆。[结论]利用物候数据进行种植结构提取可以有效划分农业区划,研究成果不仅为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也是不同区域产量预测的基础,为合理布局农业生产、改进耕作制度以及引入和推广新产品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作物种植结构演变特点与调整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地,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名列全国第一,由于东北地区玉米库存积压严重,面临大幅度压缩玉米种植面积的严峻局面,如何调整黑龙江省的作物种植结构和发展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引起各方关注。[方法]文章依据面板数据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黑龙江省作物种植结构演变特点,分析了黑龙江省作物结构调整的各方面限制因素,并结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实际,提出黑龙江省今后的作物结构调整方向。[结果]稳定粮食生产,适当增加小麦和大豆的种植面积,适当压缩玉米种植,把休耕纳入轮作体系,作为临时措施,可以大面积开展玉米休耕;适当发展经济作物和杂粮杂豆作物;有条件发展饲料牧草作物。对于非粮食作物的种植,政府应该有长远考虑,不能作为应对短期出现的玉米产大于销的权宜之计。[结论]今后黑龙江省玉米生产要立足于通过提高单产来提高效益和竞争力。政府应该为玉米休耕和种植非粮食作物提供补贴,相应补贴政策是黑龙江省此轮种植结构调整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东北三省是我国大豆生产的重要基地,也是国家种植结构调整的重点区域。研究分析了1980—2010年东北三省大豆时空演变特征,为合理制定种植结构调整政策、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科学的空间信息参考。[方法]综合卫星遥感技术和空间信息重构模型优势,基于交叉信息熵方法,构建了作物空间信息重构模型SPAM China,对1980—2010年东北三省大豆种植空间分布、时空演变、重心迁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1980—2010年东北三省大豆种植区域小幅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栅格数量从6 703个增加至7 214个,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以及吉林省中部地区是东北三省的大豆主产区; 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单位栅格面积增加1 000hm2以上的栅格数量增加明显,面积增加区域主要位于北纬47°~50°之间和东经1255°~131°之间; 东北三省大豆种植面积重心分别向东迁移10620km,向北迁移20857km,辽宁省、吉林省大豆种植面积重心南移,黑龙江省基本保持不变。[结论]1980—2010年东北三省大豆种植面积空间分布小幅增加,但时空变化特征显著,种植面积重心向北向东迁移。  相似文献   

10.
大豆作为重要的植物蛋白和植物油原料,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21世纪最佳保健食品,而且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食品和发展畜牧业的重要蛋白质资源。目前大豆已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农业四大支柱作物之一,发展大豆产业对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光热资源充足,具有生产优质大豆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既是高蛋白大豆主产区,也是高油大豆产区。河北省大豆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玉米,是全省第三大粮食作物,常年保持在600-700万亩,最高年份曾达到1200多万亩,是河北省农业生产中必不可…  相似文献   

11.
王朝晖  周博 《农家之友》2009,(19):61-61
大豆是我市的主要作物,每年种植面积都在90万亩以上,由于大豆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大豆新品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客观上促进了大豆生产。大豆面积的猛增,导致病虫草害加重,尤其是豆田杂草十分严重,近年来笔者对北安市大豆田的杂草种类和结构进行了调查,对除草技术进行了研究,有效的控制了豆田杂草危害。  相似文献   

12.
重新认识大豆价值国家科委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副研究员吴正铠提出为促使我国大豆生产步入良性循环,要为大豆摘掉“低产作物”的帽子,我国长期反大豆列入粮食作物,一些地方行政部门迫于政绩压力,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压缩大豆种植面积,这是大豆总产量长期滞后于需求的最主...  相似文献   

13.
一、近代东北地区大豆生产与大豆三品贸易的条件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大豆生产国和发源地,相传公元前2800余年的《神农本草经》就有大豆的记载。东北种植大豆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在吉林永吉挖掘出土的春秋初期大豆碳化种子,较中原地区的文物旱400余年。东北近代大豆在生产数量、质量上都位居全国之冠,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大豆种植面积、产量的30-40%左右。  相似文献   

14.
大豆是黑龙江的重要作物类型,种植面积占全国60%左右。为进一步提高大豆种植效益,扩大大豆产量,垄上三行种植技术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相较于传统大豆种植技术,垄上三行种植技术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耕地面积,土壤肥力条件得到改善,进而促进大豆产量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随着近几年中美贸易战的摩擦升级、新型冠状病毒影响导致的全球贸易交流减少,乌克兰战事致其大豆出口骤降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大豆生产存在潜在危险。研究大豆主产区大豆种植结构动态分布及空间演变,对中国粮食安全和进出口大豆体量都有重大意义。方法 文章依托2011—2021年Landsat系列多景影像,利用“3S”技术、随机森林算法,得到黑龙江省嫩江市大豆空间面积,并通过J-M距离法对样点进行精度验证,最后通过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嫩江市大豆种植结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 2011—2021年黑龙江省嫩江市大豆种植面积在时空上整体上先减少再增加,主要种植面积从东北部至西南部、东南部增加。大豆面积总体以增加为主,但分阶段面积变化幅度较大。结论 该文利用近10年遥感影像对黑龙江省嫩江市大豆种植结构空间演变研究,以作为东北地区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优化粮食安全保障的依据,同时为国家粮食生产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数字     
93%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统计,2011年全球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达到7540万公顷,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的47%,占大豆种植总面积的75%。最大的转基因大豆生产国美国,转基因大豆的种植比例呈上升趋势,2000年占大豆总种植面积的54%,2012年已提高到93%。120升华南理工大学的科研人员与合作者成功地把天然气储存到蘑菇和茄子当中运输,使气体运输变得更稳定、便宜。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粮食种植结构单一,为确保粮食安全稳定、多元化发展,需要明确该地区粮食生产结构中不同作物的变化特点和竞争优势.[方法]文章运用Shift-Share模型对"镰刀弯"地区的粮食作物生产结构和竞争力优势进行比较,分析了水稻、玉米、薯类、豆类以及其他作物的结构和竞争力优势差异.[结果]"镰刀弯"地区内部不同区域之间不同作物的结构优势和竞争力优势差异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不同作物的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增长变动速度不同.[结论]"镰刀弯"地区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尤其是玉米种植面积的调减,应当充分考虑不同作物之间的优势差异,在满足可持续发展和市场需求且不形成过度供给的情况下,增加优势作物的种植,最终形成合理的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  相似文献   

18.
海南省是我国椰子主栽区,近年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在生产中,有的椰农对椰子种果种苗的选择不够重视,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椰子种果种苗优选技术介绍如下,供椰农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豆产业发展研究(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我国大豆生产发展缓慢的原因种植大豆的收益低于种植玉米和稻谷,比较效益差,造成我国大豆生产停滞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我国的1/4左右,多年来种植大豆的亩净产值均低于玉米和稻谷。近三年黑龙江种大豆平均每亩净产值比种玉米低48元,比种植水稻的每亩净产值低195元。由于比较效益差,农民选择种玉米和水稻而不愿种大豆。农民之所以还要种一部分大豆,只是因为大豆生长期短,适应黑龙江省无霜期短的气候。在一些具备条件的地区农民大量改旱田为水田种植产量高的水稻,一方面加剧了黑龙江省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另一方面又造成水稻的大…  相似文献   

20.
《农家致富顾问》2011,(2):16-16
1.大豆的生产。为稳定大豆市场价格、保护农民利益,国家连续2年在东北三省~区实行政策性大豆收购,有力的支撑了大豆市场价格。同时,农业部发布公告称,2011年将稳定东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不过,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由于比较收益低于玉米、粳稻作物,主产区农户继续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并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