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地域文化是学术界所热衷的话题之一,各地都在积极编辑地方文学史、地方文化史及地方文化研究丛书,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化一旦形成,不仅具有极强的稳固性,也往往具有极大的融通性,地域相邻的文化往往体现出某些程度的一致性。在中国几大文化板块中,齐鲁、秦晋、巴蜀、燕赵、吴越等文化板块在传统中往往被分别视为文化一体。从文化板块来说,又非一个地市的地方文化史所能融尽,只有打破地域疆界,从大文化区域的高度才能更清晰地审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当前,吴文化研究、越文化  相似文献   

2.
辛叶 《江南论坛》2004,(9):20-20
由江苏省历史学会和无锡吴学研究所联合编纂,吴学研究所所长高燮初担任主编。江苏省历史学会秘书长唐茂松任副主编的《吴地文化通史》(以下简称《通史》)正式于今年6月启动。用吴学研究所所长高燮初教授的话说,这项工作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探索,也开拓了民间与学界联手开发吴文化资源的一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3.
《经济》2001,(1)
《艾丰通用文库》是新近由AF研究中心策划,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力著,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各个领域,共包括十本书:《一个中国人的世纪宏论》、《中介论》、《三做谈》、《古今说》、《名牌论》、《战略谈》、《策划说》、《知识论》、《人生谈》、《传播说》。以上前五本已经出版,其余五本年内出齐。  相似文献   

4.
李忠明 《江南论坛》2014,(11):59-61
正梅花是我国历史文化中最为重要的花卉,与国人的精神品格、审美情趣、文化理念密切相关,具有我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经典符号意义,包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程杰近十多年致力于梅文化的专题研究,由文学而文化,不断纵深拓展,陆续发表《宋代咏梅文学研究》、《梅文化论丛》、《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等著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中华书局新近出版的《中国  相似文献   

5.
米德长  汪滨 《经济视角》2000,(11):25-26
《吉林省志·计划志》是吉林省地方志中的一部经济综合管理分志。按照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部署和要求,吉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于1996年11月成立了省计划志编纂委员会,下设编辑室。历经3年多的时间,于  相似文献   

6.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厚根基和宝贵财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燕赵文化,也包含着可资当代中国企业文化借鉴的丰富资源。从历史传统和地域特征来看,燕赵文化大体相当于现在的行政区划所辖属的河北区域文化。燕赵文化发端于燕赵大地古老的先民,一代代传承下来,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尽管随着人们文化视野的扩大和相互交融的深入,地域问的趋同倾向越来越重,彼此间的文化相似性也愈来愈多,但积淀于心理深层的文化个性和鲜明特质,仍然顽强地流淌在本地域人们的血脉之中,影响和规范着本地域人们的精神风貌与风俗习惯,由此形成一种本地域共有的价值观和认同感。燕赵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如“慷慨悲歌、勇武任侠”、兼纳包容、变革图强,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过现代语境下的梳理与阐释,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可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所借鉴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论述了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地域文化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受地理、行政等因素的制约而形成的文化形式,也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一个标志。每一种地域文化都有其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性。在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的时代背景下,地域文化不仅是一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更是一种对区域经济有着深度影响的生产力因素。  相似文献   

8.
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志的编撰工作在中国石化系统内有着良好的传统。做好新时期炼化工程单位企业志的编撰工作,编纂出时代性、科学性和专业性兼备的企业志,成为企业和企业文化从业人员需要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  张倩  李莎 《经济研究导刊》2009,(19):122-123
区域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基础构成,由于地理区位、资源、气候、人文、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孕育出具有不同个性特质的地域文化,而地域文化本身在受区域经济影响的同时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对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关系的探讨,可以弘扬地域文化优势,强化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支撑力并通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来保护地域文化和提升其活力。因此,研究和探讨地域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景维民 《经济问题》2007,(7):129-129
由王森博士主笔的《中国的股票市场与上市公司风险研究》(以下简称《风险》一书)已经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同时被收入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这是一项富有现实意义的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论地域文化与区域特色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频 《生产力研究》2006,(4):143-144,17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经济文化日益一体化。文化力日趋成为区域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于不同区域来说,地域文化渗透进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区域特色经济:首先,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类型促使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其次,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类型促使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格局,具体表现为:不同的地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不同的地域文化可形成有特色的区域产业和有特色的产品与品牌。此外,不同的地域文化也有利于形成区域特色技术。  相似文献   

12.
论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 ,而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有全方位、持久的影响。如发达地区多有经商的传统 ,而落后地区人们的观念则一般都比较保守。所以 ,深入、细致研究不同地域文化 ,对从根本上启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便结合案例来研究区域文化和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叶扬兵 《江南论坛》2013,(12):62-62
到底什么是文化创新?如何认识文化创新对于文化发展的作用?为什么说把中国建设成为文化创新大国是一个紧迫的历史课题?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杨吉华博士撰写的著作《文化的创新》(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2013年8月第1版),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的思想。国内第一部研究文化创新的学术著作。文化创新研究不是新课题,近几年来各类报刊发表的关于文化创新的论文和文章不为少见。过去一些研究要么就理论问题泛泛而谈,要么涉及某些具体领域,如绘画创新、京剧创新、理论创新等。  相似文献   

14.
江南信息苑     
学界民间联手打造吴文化平台【本刊讯】由江苏省历史学会和无锡吴学研究所联合编纂,吴学研究所所长高燮初担任主编,江苏省历史学会秘书长唐茂松任副主编的《吴地文化通史》(以下简称《通史》)正式于今年6月启动。用吴学研究所所长高燮初教授的话说,这项工作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探索,也开拓了民间与学界联手开发吴文化资源的一条创新之路。《通史》的编纂得到政界与学界的大力支持。《通史》编纂委员会主任由中共无锡市委副书记周解清担任,副主任是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廖进,中共无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立人、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相似文献   

15.
正手工业作为古代中国重要的经济部门,对传统社会发展产生过重要作用。手工业史也是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史学界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近期,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黄纯艳教授《造船业视域下的宋代社会》(1)(简称《造船》,下同)一书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打破先前技术史或者经济史研究的单一化视角,运用技术史、经济史、社会史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企业界正兴起一股研究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的热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也郑重提出了企业文化建设问题。那么,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本文提出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7.
地域文化以其广泛而深刻的渗透力对经济增长绩效有着重要影响,地域文化的空间差异也必然导致区域间生产要素非线性组合绩效的不同。然而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均质文化的假设却使得地域文化这种生产要素被长期忽略,从而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与现实经济表现出难以克服的割裂状态。将文化因素引入经济增长绩效研究,探析地域文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不仅可以弥补过往经济增长理论的不足,而且其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以及非连续性的解读也为我国提出并实施的主体功能区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化向度与空间经济增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源于以均质文化为暗含前提条件,以往经济增长理论对现实经济的指导作用显得模糊而难以把握。事实上,地域文化特征对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文化特征所表现出的较强空间差异,使得地域文化特征成为经济活动空间维度的重要向度,因此研究文化特征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理也就成为探寻经济增长本质的一条可行路径。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推演,地域文化向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不仅可以深刻揭示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也足以澄清区域经济增长非连续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以壮乡文化为例,分析认为地域文化对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具有导向性和凝聚力,在主导人们的价值观念、推动区域文化发展、提升区域形象等方面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具体的影响。并简要揭示了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对充分利用壮乡文化的特色资源,摒弃和改造其传统文化的消极面,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发挥壮乡文化对广西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以壮乡文化为例,分析认为地域文化对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具有导向性和凝聚力,在主导人们的价值观念、推动区域文化发展、提升区域形象等方面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具体的影响.并简要揭示了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对充分利用壮乡文化的特色资源,摒弃和改造其传统文化的消极面,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发挥壮乡文化对广西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