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5 毫秒
1.
天然橡胶至今仍是重要的四大工业原料之一,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以巴西橡胶树为对象的天然橡胶生产占有绝对优势,其相关科技创新也在产业竞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一系列良种为基础的栽培、割胶技术,使天然橡胶单产数倍增长,天然橡胶初产品加工技术配套也日渐完善。但天然橡胶产业目前面临着全球气候变化、劳动力短缺、产业竞争等挑战和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为应对挑战,未来以巴西橡胶树为对象的世界天然橡胶科技将朝着育种目标多元化、胶园管理精细化、采胶技术高效安全化、病虫害防治统防统治、加工技术深度开发和节能化等发展,而同期替代产胶植物的研发力度加大,有希望在单产和加工技术上取得更大突破。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将面临更多挑战,因此,我国天然橡胶科技发展必须在理论创新、先进实用技术研发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同时,要积极启动替代产胶植物开发,加快自主创新,保持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后,中国减少征收天然橡胶进口关税,为此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将面临进口胶的巨大冲击:中国天然橡胶的比较优势较弱,进口贸易依存度逐年增加。本研究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来分析政府对中国天然橡胶产业补贴的策略选择,分析发现,政府的补贴对中国天然橡胶产量起促进作用,而对东南亚国家天然橡胶产量起抑制作用。当东南亚国家天然橡胶生产厂商选择高价格策略时,中国政府选择补贴国内良种种植、高新技术割胶等生产厂商;当东南亚国家选择低价格策略时,中国政府选择补贴普通民营胶农。  相似文献   

3.
今年年初,百年一遇的寒流使广东农垦天然橡胶业蒙受巨大损失,使种胶热潮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 寒害过后认真思考,笔者认为,在广东农垦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防灾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我们应把建立有效可行的防灾体系列为当前垦区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重要议题,绝不能存有侥幸心理。现就如何做好胶园防灾抗灾工作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天然橡胶的产业和价格波动的基础上,从天然橡胶产业“红线”与“红利”的视角出发,解读了天然橡胶政策“红线”不能保障战略资源安全和天然橡胶市场“红利”不能保障农户生计发展。最后,提出了争取天然橡胶国际定价权,通过股权运作等方式控制产量和交易成本等;设定合理天然橡胶“红线”,以进口依赖度、胶园开割率和单产等指标确定中国天然橡胶“红线”为110万hm 2;释放双向天然橡胶“红利”,在宜胶区实施“价格支持”政策,在非宜胶区实施“退胶还林”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天然橡胶消费第一大国,而自给率只占20%左右。近几年天然橡胶价格波动频繁,2011年最高价格一吨达4,2万元,但2012年以来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下跌,今年最低时一吨仅1.6万元胶价大幅下跌,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产胶区和胶农生产积极性,部分胶园出现胶工流失、生产投入不足等现象。针对当前天然橡胶产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如何保护我国天然橡胶产业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如何理性分析和看待市场形势?应该采取哪些切实措施促进我国天然橡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记者目前采访了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天然橡胶协会会长杨绍品。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在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低迷背景下种植户的生产行为,从农户及家庭特征、生产特征、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4个方面选取16项指标,研究影响天然橡胶种植户生产行为的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在天然橡胶主植区云南、海南的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多元Logit模型分析天然橡胶种植户生产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结果]种植户生产行为选择降低和提高割胶频率是种植户权衡各类因素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产生的不同行为模式,其中橡胶收入占比、种植年限、投入肥料变化、雇工割胶、生产成本、后期价格态度、补贴满意度、收益满意度8项因素对种植户选择降低割胶频率具有显著影响;受教育子女数量、种植规模、雇工割胶、是否享受补贴4项因素对种植户选择提高割胶频率具有显著影响。[结论]天然橡胶种植户的生产行为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并且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低迷破坏了天然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90年代初期,龙江农场为了减轻胶工的割胶和胶园管理的劳动强度,以及鼓励胶工发展自营经济,增加胶工收入,以弥补胶价低迷、职工主业收入偏低的缺口,在个别割胶生产队(22、27队)试行开割胶园不挖深肥沟、不施有机肥、肥穴也不作压青盖草,而是将每年施有机肥和压青盖草的投资等量全额投入增施化肥(BB肥和橡胶专用肥)的方法。这种方法从1994年持续至2004年。现选取一个多年来施有机肥和肥穴压青盖草较完整的割胶生产队20队为处理与其比较。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天然橡胶的生产大国,同时也是橡胶的消费大国。从天然橡胶产业规模现状谈起,介绍天然橡胶价格波动情况,分析天然橡胶价格波动对农户的具体影响及价格波动的原因,提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生产技术,不要盲目种植,加大补贴扶持力度,发展生态胶园种植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内天然橡胶主要产地海南和云南两大垦区,对改革割胶制度的探讨一直都未停止过。以云南西双版纳垦区为例,七十年代一人一个树位200株左右,割一天休息一天,个人年产干胶只几百公斤。八十年代开始两个树位交替割,割株增至300多株,胶工产胶达到两吨多。九十年代初割株又有的达到500多株,产量也开始较大幅度提高,许多胶工的产量已突破3吨以上。随着橡胶市场价格的大幅调整,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降,过去两天一刀、二分之一树围的常规割胶方法受到了挑战。围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职工收入、参与市场竞争问题,必须在割胶制度上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垦经济》2008,(2):F0002-F0002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精神,加快割胶高技能人才培养,提高我国天然橡胶割胶技术水平,促进我国天然橡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农业部于2008年3月10日-11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了全国首届割胶工技能大赛。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给大赛发来书面讲话。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给大赛发来贺信。  相似文献   

11.
天然橡胶是一种资源约束型战略物资。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天然橡胶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而我国可种植橡胶的土地资源有限。要想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更高的产量,实现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路子,不断创新生产技术,增加投入,提高单产,延长橡胶经济寿命;不断加强和完善管理体制,提高割胶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垦经济》2008,(4):66-66
海南琼海利发贸易有限公司万泉利发橡胶厂是一家规模较大的民营橡胶加工厂,建于2001年3月。主产天然高氨浓缩乳胶,兼产10#、20#标准胶及胶清胶,本厂技术力量雄厚,生产设备齐全,产品质量保证。地处海南省琼海市万泉镇,距琼海市7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垦经济》2013,(6):22-22
从第九届中国橡胶基础研究研讨会上获悉,随着中国植胶区的进一步扩大,天然橡胶产量将逐年增加,到2020年有望达到120万吨。据悉,2012年中国天然橡胶种植面积达111万公顷(1665万亩),6475万公顷(960万亩)已经开割,产量79.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6.83%。增产潜力主要来自以下三方面:中国橡胶植胶区近五年将进一步扩大,每年将新增胶园面积25万-~30万亩,到7年陆续投产,每年可增产277吨;目前已开割胶园中,将有65077亩以上可自然增产3%~5%(如加强管理幅度还要大些),年可增275万~375万吨;目前全国710多万亩未投产胶园,这些胶园都是21世纪培植的良种良苗,每年将有120万亩投产,年增产干胶约7万~9万吨。  相似文献   

14.
RRIMFLOW系统中文名称为马研短线割胶系统,简称RF。该系统是世界著名割胶权威专家、马来西亚橡胶研究院S.Sivakumaran博士花费近20年时间潜心研究出来的高效气体刺激割胶系统。在马来西亚两大胶园11年的连续试验表明,该系统可使橡胶树增产150%以上,干胶含量稳定,与常规刺激采胶制度相比,其死皮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张箭 《中国农史》2015,(3):3-16
橡胶树原产于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印第安人制作使用原始的橡胶制品、玩橡胶弹力球已有三千年的历史。欧洲人发现和殖民美洲后,印第安人的原始橡胶经济和橡胶文化仍旧继续发展,并向欧洲出口土法生产的橡胶(原料),直到19世纪末。18世纪以来,欧洲人在橡胶应用方面的发明层出不穷。用橡胶制成的密封垫圈在18世纪以蒸汽机为核心技术群的工业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839年美国人古德伊尔发明硫化橡胶(法)。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英国人威克汉姆于1876年终于在巴西辛苦采集到7万颗橡胶树种子,并将其安全运抵伦敦。伦敦植物园在温室中艰难培育出橡胶树种苗并迅即移植到热带地区锡兰的植物园,获得了成功。英国人马卡姆在此进程中起了积极作用。从此,以锡兰为辐射源,橡胶树的栽培渐渐传遍南亚、东南亚、大洋洲、非洲的宜种地区。到"一战"前夕,胶园天然橡胶的产量销量已超过野生天然橡胶。到20世纪20年代,栽培橡胶树的产胶量已占全部天然橡胶的90%多。大规模推广人工植胶后,有关的农林、园艺、栽培、割胶方面的技术也不断进步。1888年,英国人邓洛普发明充气轮胎。从此,车辆轮胎成了橡胶的最大用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中,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橡胶都大显身手,成为与钢铁、煤炭、石油并列的四大工业原料之一和重要战略物资,并延续至今。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是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6.
全面推行开割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是一项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关联度高的重大改革,涉及广大职工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海南省农垦总局的工作部署,以人为本,勇于实践,在开割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经营的运行机制、服务方式、利益分配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极大地调动了胶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胶工增收。我们重点抓了五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海南垦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经过40多年来的开发建设,已建成橡胶园370万亩,形成年产20多万吨干胶产品的生产能力。近年来,一方面每年约有10万亩老胶园需要更新,同时在已确定的橡胶发展重点向岛中、西部转移的结构调整方针指导下,中西部农场将挖...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红峰农场是一个以橡胶生产为主的农业企业。为了促进天然橡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寻求一种既高产又高效安全的割胶制度。实践表明,5天一刀(d/5)是技术比较成熟的、既能增加产量又能提高割胶劳动生产率的一种低频刺激割胶新制度,我场于2004年已开始在全场逐步推行该技术,获得了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垦经济》2008,(1):F0003-F0003
海南澄迈兴盛橡胶有限公司是以加工天然橡胶产业为主,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股份制民营企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拼搏,现已发展成为年生产乳胶1300多吨的初具规模专业企业。公司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开始只有手摇压机,随着规模的扩大,公司先后引进具有同行领先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至今已拥有离心加工车间,什胶加工车间,  相似文献   

20.
2003年以来,蚧壳虫害在云南西双版纳州橡胶林中大面积爆发流行。2005年,云南天然橡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东风分公司虫害面积86829.2亩,虫害率48.5%,严重影响了橡胶树的生长和产胶,虫害严重的橡胶树整株死亡。化学防治是发生虫害以来采取的主要防治方法,但防治效果有一定局限性。在研究总结了蚧壳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后,笔者在橡胶园进行烧火清园试验,以期切断越冬虫源及寄主,预防来年发生蚧壳虫害或减轻虫害。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