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工师应该比牧师做得更好一位常去教堂听牧师布道的朋友对我说:“你们搞思想宣传工作的人也应去听一听,也许会从中学到不少有用的东西”。我说“何以见得?”她说“我给你介绍两堂课的内容,你自己就能作判断。”“一堂课是1998年抗洪救灾最紧张时,牧师专门讲了一课:要做仁慈的姊妹。要求听课的姊妹要有怜恤仁爱之心,向遭受洪灾的人们援手,体现上帝的仁慈与博爱。”  相似文献   

2.
孙雨果 《新电子》2013,(19):91-91
梦鸽还是“道歉”了!虽然心有不甘,也情非所愿。虽然梦鸽“儿子犯错但内心干净,希望社会公众、网友朋友们、媒体能够给我们一个更宽松的生活环境,在我的身边支持我,关爱我”之尾音还在缭绕,但作为母亲,能够“承认儿子犯错,含泪道歉求大家支持”还算有勇气。梦鸽的咄咄气势,国人是看在眼里的。梦鸽“不知轻重”的矫情,与李天一无法无天的为害之“母子同心与同体”,  相似文献   

3.
礼品     
一个朋友准备结婚,我和妻商量送一件礼品以示祝贺。手头有两套一模一样的酒具,我打算送去一套。妻却说:“送那套茶具吧!”这套茶具小巧玲拢,做工极为考究、透着一股自然天成的艺术韵味,是我的钟爱之物。我说:“酒具多出一套,留着也没有用处。”妻说:“把自己都感到是多余的东西,拿去送与别人,心里总觉得缺乏诚意。茶具我们很喜爱,朋友也一定会喜欢的。”于是我把那套茶具送去了。朋友果然非常满意,爱不释手,陶醉在一种艺术氛围里,把我的心也感染得一片晴朗。这,真是*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呀!礼品  相似文献   

4.
冬亥 《乡镇论坛》2009,(15):37-37
虽然从来没有做过坏事,可是第一次走进派出所,还是忍不住肃然起敬,心怦怦跳得厉害。一名老警察从里面走出来,看了我一眼:“来投案的吧?”  相似文献   

5.
育才     
《财会通讯》2005,(6):i021-i022
1942年8月,老舍先生写过一篇叫做《艺术与木匠》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我有三个小孩,除非他们自己愿意,而且极肯努力,做文艺写家.我绝不鼓励他们.因为我看他们做木匠、瓦匠或做写家,是同样有意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  相似文献   

6.
谁谁谁 《乡镇论坛》2009,(36):41-41
我有一帮做“生活方式”类媒体的朋友,找他们算是“过日子”的专业级选手,知道城市里最最高精尖的吃喝玩乐宝地,并且以指导别人过优质的闲暇生活为职业。然而,就像专业厨师回到家以后就再也不想进厨房一样,这些职业生活家们一旦自己休了假,日子就过得乱七八糟,不是埋头大睡就是一部接一部看盗版DVD.最大的亮色也不过是跟着朋友去唱唱KTV,虽然这个项目他们是绝对不会在媒体上向大家推荐的,太俗。  相似文献   

7.
曾经和身边的朋友开玩笑,问:“什么东西是自己的却又永远得不到?”朋友暧昧地看着我,一笑,说: “梦中情人。”尽管大家都是做HR的专业人士,还是很少有人能想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人事档案。游离在外的档案虽然没有什么暧昧的色彩,却的的确确是每个人得不到的“文字影子”。  相似文献   

8.
我从18年的海外生活总结了几条经验。其一,请欧美的朋友到家里吃饭时,饮料要丰盛,包括品位较高的葡萄酒等。但饭菜要从简,因为尤其是长年海外经历的欧美人品味不了“高档”的中国料理。记得在德国时。有一次请几个美国朋友吃饭,花了好几个小时做了小笼包,手都做麻了,可是,吃的时候,这些朋友竟然将小笼包个个用力又将皮馅分开后再吃,而且吃得很香!我禁不住“下令”取缔“违规”操作。他们改成吃整个的了,也吃得一样香。所以我们以后干脆简化“工  相似文献   

9.
一位朋友抱怨说,最近找他的寿险营销员特别多,宅电、手机、邮件全方位轰炸。“居然有人以威胁的口气逼着我买保险,他们是怎么知道我的号码的?”朋友对此十分反感,将“冒失鬼”一概喝退。其实,这位朋友一直考虑买些保险,但觉得十个营销员九个不专业,所以不放心,一直没有买保险。  相似文献   

10.
e时代,是网络渗透到生活各方面的时代,也是“网虫”横行的时代。虽然我的“道行”尚浅(还处于“菜鸟”阶段),但我却也是“网虫”一族。因为我已有三年的网龄:在网上获取最新的国内外新闻及各种我所需的资讯,不必费神地守候在电视机旁以求到点了收看新闻联播;结交了几十个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体味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情谊;在不少网站上发表过无数的BBS;与即便是素不相识的网友也能相谈甚欢;曾经尝试在网上的  相似文献   

11.
《乡镇企业科技》2009,(23):42-43
中国号称有7000万营销大军,这么多的营销人员在各自不同的市场上摸爬滚打,经验和教训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大家的感受必然自不相同。但凡是做得优秀的营销人员,都必须是用“心”做市场的人,他们用“心”经营自己,用“心”规划职业生涯,因为他们的用心而使他们显得卓而不群,成效斐然。总而言之:市场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因为这些“有心人”看别人看不到的,听别人听不到的,想别人想不到的,才有了做别人做不到的累累硕果。这也是大家常说的:“只有做不好的思想,没有做不好的市场”,做市场就是事在人为。  相似文献   

12.
格局     
也是这样的立春时节,昆明朋友引我游西山.脚下滇池在阳光下休息,旅友们则汗津津地拾阶而上.山间茶歇处,一儒雅游客与我拉话,东北人吧,我认识你们东北的蒋新松、师昌绪.在中科院开会时,发现他们都是独处敬业坐标上的人. 他说的两位东北人都已作古,好在这两位先生健在时我访问过他们:一位是中国机器人之父,有“可下五洋捉鳖”的开山之功;一位是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可上九天揽月”的“材料”奠基人. 二位先生虽担大使命,生前却“无名”,以至与之对话时,他们都提出“你怎么知道我”的同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人活在世上,不可能没有朋友,也不可能有太多的朋友。没有朋友,把自己封闭起来,做孤家寡人,恐怕日子不好过;若朋友太多,成群结队,那朋友就不叫朋友。但时下,“朋友”这个词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使用的地方越来越宽泛,不能不使人怀疑,“朋友”这个词正在发生质变。其实,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同的人群,对“朋友”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把握和尺度。仔细分析,朋友分三个档次:第一种是精神的,或曰真朋友;第二种是物质的,或曰“俗朋友”;第三种是心怀鬼胎,互相利用的假朋友。第一种朋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辞海》在“朋友”辞条列举郑玄注语:“同师曰…  相似文献   

14.
一声叹息     
刘苏 《企业导报》2003,(10):34-34
<正> 一声叹息之后,我的目光长久地停留在这张“全家福”上,虽然看得出男女主人公的年龄差距,但他们的表情依然明确地告诉我们:这曾经是一个幸福的家庭。然而,不管这张照片背后有着怎样的伉丽之情和舐犊之隋,如今却只能成为悲剧的见证。 如果没有陈建化的猝死,一切的纷争就不会上演。这是一场意外,却也是一种必然——如果陈建华与谭琴的婚姻是合法的,如果陈建华立下一份遗嘱,如果陈合法的儿女们能念及同胞之情,给予谭琴  相似文献   

15.
那天我去朋友家。他下海做生意后,我们就很少聚在一起了。他家里的摆设及他的一身名牌都明白地向我传递着他做发了的信息。朋友在“不经意间”很“谦虚”地告诉我,他现在只是做些小买卖,一年也就赚个十几万块钱吧。我笑,说:“你这家伙,心也别太贪了。一年赚个十几万,还算小买卖?”其实我在走进朋友家时,就注意到了门外站着的那个人。那个人的穿着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一看就  相似文献   

16.
前两天,一个做区域经理的朋友跟我说,他三十岁了,但是现在事业还没有基础,没有做到“三十而立”,比较迷茫,想听听我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我邻居家的孩子一直在央求他妈妈给他买新衣服,上衣是白衬衣,下面是黑色的短裤。他的妈妈说“:老师怎么会这样啊?”我问“:怎么了?”她说他们学校要搞拔河比赛,要求男孩儿一律都要穿白衬衣黑短裤,但我的孩子不用啊,因为他长得瘦小,没有被选上参赛。她是不想买的。因为孩子有很多旧衣服。“我想这小孩子虚荣心也太强了,看见别人穿新衣服自己也要。”孩子就哭了,边哭边说“:虽然我没有被选上参加拔河比赛,但老师说我是最重要的角色,没有我的鼓励,他们会没有力气的。”我一下感动了。这个老师是多么聪明而善良啊,既没有打击孩子的自信,还让他认…  相似文献   

18.
在企业开创之初,创业元老为企业冲锋陷阵,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等到企业发展起来以后,当年拼劲十足闯天下的创业元老大都“一身疲惫”,好像到了“更年期”。他们的能力相对于职位,已经远远落后,乃至成为企业继续发展的阻力。“不用他,我没有今天;用了他,我没有明天!”很多老板在面对创业元老时高声呼喊。全部砍死?落得个卸磨杀驴的恶名,也寒了众人的心,从此无人为企业卖命;让他们继续占据高位?那会阻挡众多才俊们的前进之路。何去何从,令人进退两难。如何治疗创业元老的“老年痴呆症”,成为老板们普遍的心病。同样,也是关乎元老们继续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朋友来信说,他们单位在年底进行的最后一轮福利分房中,发生不少矛盾,闹得争吵不休,上访不断,鸡犬不宁。在上级查询下,单位头头恼羞成怒,竟然搞起“反对自由主义”运动,明令禁止“地下串连”、“乱传小道消息”云云。 对这封信,我凝视良久,感慨万端。像我这样有了一把年纪的过来人,对“自由主义”这项帽子感受实在太深。在那些“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你虽然是清清白白的普通群众,但只要被扣上“自由主义”的帽子,也就难  相似文献   

20.
美国《创业者》杂志最近评选出数位30岁以下的成功创业者,他们中有天生的企业家,也有偶然跳入商海的人,有的依靠严密的商业计划稳步成长,有的则是在漫不经心中得到好运。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为梦想而奋斗。一、“做行业中的创新者”杰里米小型冰淇淋公司,生产口味独特的超级冰淇淋。杰里米·克劳斯说:“我从小就讨厌从事一个普通的职业,因此一直没有工作。而我说过:其实我能做任何工作——甚至去做冰淇淋。”于是这位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入学后就在宿舍里做起了冰淇淋。不久,同校的两个伙伴萨莫尔·科恩和托马斯·希尔顿也加入了。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