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建设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信息化的基础性产业。自“八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近5年来年均增长率高达34.86%,产业规模已居世界第三位,并成为我国第一大出口行业和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在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信息化发展,推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出口结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调整,加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方面,将…  相似文献   

2.
一、制造业的概况 制造业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总规模已经位居全球第4位,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目前,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作为过去20多年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有关部门预测今年我国电子产品市场前景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特别是“三全”工程的逐步实施,为我国电子工业开拓了新的产业领域,电子产品的市场进一步扩大.计算机、软件、微电子、通讯等方面的一批重点工程的实施,将为电子工业的发展打下基础,并达步成为电子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据有关部门预测,1995年投资类电子产品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幅度,预计比上年增长25%左右;消对类电子产品将稳中趋升,预计今年产用将比上年增长15%左右;元器件类电子产品也将有较快的增长,将比上年增长20%左右.预计几种主要电子产品的产销现状…  相似文献   

4.
《新前程》2009,(5):8-8
“最受尊敬企业”出炉,苹果公司再度成为全球最受尊敬的企业。在前五十名中,并没有出现中国企业的名字。第二名到第十名分别是:巴菲特领导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丰田汽车、谷歌、强生、宝洁、联邦快递、西南航空、通用电器和微软。而2008年对任何一家前十名的公司,都是极为困难的一年,排名榜首的苹果公司也不例外。但即使在经济低迷时期,消费者对于苹果产品的忠诚度有增无减,在整个计算机产业和电子通讯产品行业都陷入低谷时,在2008财年,苹果售出了5480万台iPod,增长6%:  相似文献   

5.
电子元器件行业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用信息产业部副部长曲维校的话来说,“一代的元器件决定了一代的整机产品。”2月25日,全国200余名业内专家聚集广东肇庆,就如何发展我国新型元器件产业、如何培育全球性的元器件企业、如何整合整个行业资源等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了“十五”发展思路。市场空间大“钱”景广阔世界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电子元器件行业的飞速发展。1994-1999年,世界电子元器件产值年均增长8.7%。更重要的是,伴随着世界电子产业结构大调整,各国电子元器件行业从传统型向新型电子元器件发展。90年代…  相似文献   

6.
刊中报     
我国工业结构出现可喜变化 来自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的消息表明,经过近几年的结构调整.我国工业结构已出现可喜变化,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增强,创新步伐加快;行业结构出现积极变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国有工业经济战略性改组成效明显,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定增长。 工业结构的可喜变化首先表现在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企业规模趋于大型化。据经济信息中心统计,1996年到1999年,全国大型工业企业数量年均增长3.7%.占全部工业企业的比重由1.4%上升至4.9%;大型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7.
从资源禀赋结构看,传统制造业仍然是我国的比较优势产业。在全球经济条件下,如何把传统制造业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是把我国打造为世界主要制造业中心的重要内容。天津自行车产业10年来的成功再造和发展表明,民营化、群聚生产和先进而适用性技术的运用是成功改造传统制造业的基本途径。传统制造业仍是我国的优势产业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从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对中国经济增长所做贡献的几组数字,就可以充分地印证上述结论:一是20多年来,制造业增加值一…  相似文献   

8.
<正>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基础产业,其发展对信息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起着重要作用,其竞争力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沿海地区是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重心。  相似文献   

9.
肖黎 《公司》2000,(7):25-27
我国从1985年起,正式对三大产业做出明确划分,第三产业是指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全部产业。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虽然第三产业不直接生产物质产品,但其提供的眼务产品是社会需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对第一、二产业提高生产效率,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将从农业向制造业、进而从制造业向商业和服务业转移,经济也将由以第一次产业为中心向以第三次产业为中心的结构转换。6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第二次产业比重对始下降,第三灾严…  相似文献   

10.
产业动态     
高增长产业群初步显现(本刊讯)中国产业增长格局正经历重要的变化,目前已经出现了几个具有典型特征的高增长产业群。第一,汽车族高增长产业群,包括合成材料工业,轮胎制造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中的机床工业;第二,房地产族高增长产业群,包括钢铁工业,建材工业,特别是砖瓦等轻质建筑材料制造业,建筑用金属制品业等,该产业群的发展空间还将不断扩展;第三,机械制造族高增长产业群,特别是普通机械制造业所包含的八大类子行业中,有七个子行业增长景气快速回升;第四,日常消费品族高增长产业群,包括食品工业,饮料工业,高档消…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的产业发展战略可分为五个层次 1.高科技产业。 2.基础设施(交通运输、通讯和能源)。 3.基础产业,主要指机器制造业、电子工业、原材料工业。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业即第三产业,是指以生产非实物产品为主的行业,在我国是指国民经济中除第一产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第二产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供应业和建筑业)以外的所有行业。一、我国服务业发展情况2002年,我国服务业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全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45万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与上年大体持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7%,提高0.1个百分点。服务业继续发挥着吸纳就业主渠道的作用,全年服务业新增就业岗位占全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的70%左右。(一)部分服务行业增长较快全社会消费品…  相似文献   

13.
王倩 《东方企业文化》2012,(17):252-253
本文研究了我国制造业集聚度及其变动趋势,重点研究地方政府行为对产业集聚度的影响。利用Krugman空间基尼指数测算了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度,分析发现2000—2010年我国制造业20个行业的集聚度呈上升趋势,产业集聚十分明显。此外,实证结果表明地方保护对产业集聚有显著的负效应,行业规模经济、行业外部性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集聚有明显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4.
机械、电子、汽车、石油化工和建筑业是我国九十年代初确定的支柱产业。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产业关联以及市场需求来看,这五大产业应该而且完全可能成为我国跨世纪时期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国民经济登上新台阶的主导和支撑力量,必须重点加以扶持。据专家分析,目前我国除建筑业外!机械、电子、石化和汽车产业均属技术密集型行业.但目前我国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落后,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刀薄弱,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技术开发的能力.目前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来源主要依靠引进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着眼于未来,实施跳跃…  相似文献   

15.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看,信息产业将是使全球经济摆脱困境,进入下一轮快速增长期的重要推动力量.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领域和发展依托,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国家信息化体系的有机部分,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不仅对于我国抢占先机,主动迎接下一个全球经济发展高潮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对于促进我国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具有显著的现实作用.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同时也是我国利用国际信息产业加速转移的机遇,大力吸引外资,提升信息产业的一个关键时期.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环境变化,采取措施,迎接挑战,加快发展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已成为2002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制造业:我国经济腾飞的主要力量 经历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我国已成为制造业的大国,在全球名列第四,而且我国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产品制造行业的出口大国.  相似文献   

17.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分析提出,中国要成为全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必须要解决七个方面的问题:一,既要造飞机也要造皮鞋。今后几十年,传统的制造业仍然是中国就业增长的基础,是中国发展的基础,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二,传统制造业是我们的看家本领。传统产业产品以后仍然是国内市场需求的主体部分,是我国竞争力的主要基础,市场扩展的主要源泉;三,传统产业后发制人,是中国利用后发优势占领国际市场的捷径。发展传统制造  相似文献   

18.
邹蓝 《经济界》2003,(5):91-96
外资流入与沿海工业化 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公布的《工业发展报告2002/2003年》统计,1985年以来,中国大陆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为全球速度最快。中国制造业实力的提升与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制造业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90年代初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近年来则侧重在技术密集型产业。全球500强中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世界主要电脑、电子产  相似文献   

19.
进入“九五”以来,我市对经济建设工作进行了新的部署和安排,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国家科委参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有关资料,在现行的标准产业分类体系中,划定六类行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代表。这六类行业分别是:飞机航空器制造业、办公及计算设备制造业、通讯设备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科学仪器制造业、电汽设备制造业。有关专家认为,六类行业在技术水平和技术性质上与国家界定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度相关,构成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础部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根据上述标准,利用第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技术创新窗口、规模报酬特征、产品附加值和产业链构建高质量经济活动的选择标准和测度方法。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STAN数据库、联合国贸易发展数据库和中国各省份投入产出表的数据,本文测度1995—2014年中国30个省份18个细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情况。研究发现:有潜力作为主导产业引领高质量增长的行业依次是:化学品和非金属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消费性服务业、商业服务业和交通仓储业。从行业分布上看,5个行业中有两个制造业、三个服务业。这说明,未来中国高质量经济活动的选择应当集中在高端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此外,高质量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和山东等东部沿海省份。这意味着,高质量经济活动主导产业的选择是典型的非均衡发展策略。应当利用东部地区的先发优势,快速建立基于主导行业的产业体系,构筑产业集群,再通过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