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理的秘诀是尊重人 ,那么尊重的人秘诀又是什么呢 ?换句话说 :怎样做才算尊重员工 ,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呢 ?尊重人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美国 ,成功的企业几乎都十分注重建立“尊重每一个人”的形象 ,他们不放弃任何一种可能的形式 ,甚至连语汇上也有所体现。达纳公司则在一切报告和讲演中都使用“大家”的字眼 ,不用“工人们”的称呼。在麦当劳公司 ,所有雇员为“伙伴” ,而不称员工。这些做法确实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当然 ,尊重人不仅需要形式 ,更应该注重内容。尊重人应该体现在对员工利益的真正关心上。有许多公司往往在企业不景气的…  相似文献   

2.
调查发现,现在一些企业管理者经常受到员工忠诚度不高的困惑。基于此,本文提出一些见解。让尊重体现在细节上任何企业要让员工有归属感,首先就要对员工保持最基本的尊重。这种尊重不是空喊口号,也不是简单地逢年过节送点礼品,而应该体现在很多细节中。譬如,员工进机房前脱掉的鞋子如何摆放,是简单地堆在地上了事吗?有的公司就给员工配备了鞋柜,  相似文献   

3.
IBM是美国在国际上著名的大公司,主导产品是计算机,现有员工对万人,资产总值815亿美元;1997年收入785亿美元,实现利润60.9亿美元。IBM几乎在全球各国都没有分公司,影响大,被人们称为具有人格化的公司。IBM企业文化是“沃森哲学”的体现。IBM由老托马斯·沃森在1914年创办,小托马斯·沃森1956年接任总裁,延续完善了沃森“行为准则”,要求总裁到收发室,每一个人必须清楚明了“行为准则”。第一条准则必须尊重个人IBM公司拥有几十万名员工,每名员工都能得到沃森总裁的尊重。沃森说,有相当多的公司老板不尊重员工,或在私下…  相似文献   

4.
《企业与文化》2004,(3):35-36
农工商出租汽车公司崇尚人本管理,以“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为管理方略,以企业文化凝聚员工的心。在长期的实践中,公司提炼了“自我超越、永不满足”的企业精神和“企业品牌是我们共同的利益”的企业价值观以及“让市民感受文明,让乘客满意放心”的企业道德观,并以此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激励员工为实现共同愿景不懈努力。公司坚持以企业的共同价值理念统一员工思想、营造企业氛围、培育员工行为规范,充分激活员工潜在的积极性,培育了一支忠诚企业、爱岗敬业,自觉服务市民、奉献社会的员工队伍,展示了上海出租汽车行业的文明形象,体现了上海城市的精神风貌。企业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连续三年获上海市用户满意企业荣誉和全国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称号,“农工商出租”已成为上海市民最喜爱的出租车品牌之一,“蓝天白云”出租车业已成为上海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5.
有关研究表明:管理中70%的错误是由于不善于淘通造成的。管理离不开沟通,淘通渗透于管理的各个方面。惠普公司公司认为:与员工进行直接交流就要向员工敞开总裁办公室的大门,鼓励越级报告。总裁的办公室从来没有门,员工受到顶头上司的不公正待遇或看到公司发生问题时,可以直接提出,还可越级反映。这种企业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相处时,彼此之问都能做到互相尊重,消除了对抗和内证。摩托罗拉的每一个高级管理人员都被要求与普通操作工在人格上千方百计地保持平等。所有的员工——甚至包括总裁、副总裁都在同一座餐厅排队,等候同样的烧茄子和狮子头。更能表现摩托罗拉。对人保持不变的尊重,个性的是它的“opendoor”。所有管理办公室的门都是绝对敞开的,任何职工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直接推门进来,与任何级别的上司平等交流。通用的韦尔奇向员工发表演说时指出:“我们已经通过学习明白了“淘通,的本质。它不像这场演讲,也不是一种报纸。真正的淘通是一种态度,一种环境。它是所有流程的相互作用。它需要无数的直接淘通。它是一种持续的互动过程,目的在于创造共识。”  相似文献   

6.
论坛声音     
《公司》2004,(7):56
了解员工需求 人才流失是企业最大的损失。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公司应该根据不同员工的需求为他们制定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单从物质上着手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刘嘉年需要设立人事部门来负责这个问题,让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下雨的天空  相似文献   

7.
晓庄 《中外管理》2011,(2):123-123
当一个员工的过失引发企业问题时,许多管理者都在抱怨员工素质和责任心等个人因素。但是,管理者是否认真检讨过公司制度和管理上的漏洞呢?正像一位管理者曾说:没有不好的员工,只有不好的制度。不是某些“害群之马”毁掉了企业,而是企业不良的土壤培养出了这样的员工。企业不仅没有理由痛恨这样的员工,还应该向他们道歉:因为是公司管理上的漏洞,使他变成了“坏员工”。  相似文献   

8.
1、使命感的建立 为什么日本的企业可以做到“终身雇用”的制度?首先,他们的经营者不强调雇主与员工身份上的区别。多数经营者每天穿着与员工同样的制服上班,与员工在同样的餐厅吃饭;其次他们重视员工的福利保障,有定期的加薪和红利、资金制度,而不是只付薪水就打发他们;这样一来,员工对公司有使命感,不至于象美国社会的员工那样,老想着替你做这个要拿多少钱,替你做那个要拿多少钱。 企业经营的理想,除了赚钱之外,应该包括“服务社会”、“创造需要”、“提供就业机会”、“把效用价值高的财物提供给消费者”等等。这些理想,…  相似文献   

9.
在21世纪,员工跟公司的关系已经变成“土壤学说”,公司有很多资源灌溉土壤,所有的员工在这片土地上自然成长,接受风吹雨打,能够长高就继续长,长不高就矮矮的,这是土壤学说。观念一:屋顶学说与土壤学说21世纪的企业与员工应该以什么关系来相处?20世纪用的是所谓“屋顶学说”,员工到公司上班,领公司的薪水,公司提供许许多多资源,让员工在里面成长,公司有员工挡风挡雨,但缺点是员工不能高过公司,员工跟老板讲话也不能太大声,这都是过去的说法。在21世纪,员工职公司的关系已经变成“土壤学说”,公司有很多灌溉土壤,…  相似文献   

10.
《中外企业文化》2007,(11):38-42
“快乐工作”是一种文化。 员工离不开工作,不仅是因为工作能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工作已经成为员工的一种追求,一种需要,就像我们对文体娱乐的追求和需要一样,它是人生追求快乐源泉的组成部分,它是企业所有员工共同的理念和思想。“快乐工作”是企业的文化发展趋势,体现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企业共同的文化。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因企业制度和机制的不完善,“快乐工作”虽没有成为所有员工现实生活的组成部分,但这种对工作的追求和需要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不可泯灭和阻挡。  相似文献   

11.
诺基亚"人本管理"文化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打开诺基亚手机,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Human Technology”。诺基亚“科技以人本”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上。事实上,“科技以人为本”不是诺基亚公司的一句广告词,而是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的一种经营理念,一种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一种经营理念,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正是这种管理理念,使诺基亚公司特别注重对人的培养,通过各种渠道,创造优越条件,让员工去实现他们的个人价值,从而创造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把广大员工凝聚到一起。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最大的零售业企业沃尔玛与员工建立的伙伴关系,是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公司称员工为“合伙人”,要求管理者必须尊重和赞赏员工,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真诚地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正是这种合伙关系,使沃尔玛凝聚成为一个整体。及时发现人才,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力,是沃尔玛的人才观。过去,沃尔玛推行的是“招募、保留、发展”的用人模式,现在则改为“保留、发展、招募”的模式。这一改,表明公司侧重于对已有人才的保留、培养与发展上,改变了以前通过不断招聘来挑选人才的做法。在公司内,领导处于最底层,为员工服务,是员工的“…  相似文献   

13.
《科技与企业》2011,(8):17-17
创业心态是一种积极主动,为求得回报敢担当风险的心态,这些都需要领导者作为榜样,用自己的领导力启发和激励员工。你需要聘请能力强且渴望学习新技能的员工。当一家初创企业决定聘请一些“普通员工”担任销售、营销和管理职责后,他们将会惊讶地发现,公司的生产力和创造力大幅下滑。初创企业应该做的,是聘请更多“创业者”,创业型员工把企业当作自己事业,并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哲有一句名言:人才差距产生企业差距。因此,注重人才的培养是三星集团的一大特色。新来的员工先要经过三星训练中心24天的培训。学员每天5点钟起床,先做体现集团精神的体操,唱国歌、征歌,然后,还要步行3公里。授课内容也主要是灌输“三星精神”,教育大家做一名好社员、好公民。新来的大学生则另有2‘3个月的“入社教育”。一般员工,包括董事在内,每年也要接受两周时间的训练。在训练方法上,李秉哲也有一绝。为了让受训者品尝销售工作的艰辛,提高销售本领,他把员工每两人分成一组,带上公司的产品和计算器到大…  相似文献   

15.
一个企业成功的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是用人问题。成功企业在人才任用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许多公司对员工都有这样的要求:个人志愿必须服从集团利益。然而,日本本田公司的用人策略则是“让员工感觉在为自己工作”。公司创始人本田宗一郎先生说:“每个人必须为自己工作”。他认为,“人们不愿为公司牺牲自己,他们来公司工作是来享受,本田公司要对不同类型的员工予以区别对待,让喜爱钻研的人尽情研究发明创造。”这种为自己工作和在生活中得到享受的感觉导致了革新和创造,激发和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使本田公司创业不到半个世纪,就…  相似文献   

16.
文静 《民营科技》2005,(3):39-39
麦当劳的学校观念麦当劳的管理者认为,企业首先应该是培养人的学校,其次才是快餐店。因为麦当劳是服务性行业,有优良职业道德的人,才堪称为一流的员工。所以他们着力于寻求相貌平平,但具有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的人,并以公司自身的经验和“麦当劳精神”来培训自己的员工。这种极有主见的管理为麦当劳赢得了很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摩托罗拉不会对任何一位辞职的员工有任何成见,反而会仔细调查清楚他们辞职的原因,尊重他们的意见与决定。摩托罗拉的员工若要辞职,需要填写辞职表格并且进行辞职面试。通过辞职面试,摩托罗拉可以了解到员工离职的原因,并且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员工辞职的原因、员工的去向。如果是摩托罗拉公司内部有问题,一定会认真检讨,以此为戒。  相似文献   

18.
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员工既是国家的主人又是企业的主人。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实施“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过程。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哈尔滨供电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为例,坚持做到“以人为本”,做到尊重人、培育人、成就人,让以人为本成为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基石。  相似文献   

19.
作为企业管理者,你或许希望员工上班8小时能干出10小时的活,业务员能在节假日积极拜访客户,员工能最大限度的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办事。然而,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工作并非是他们生命的全部。每个员工首先是一个追求自我发展和实现的个体人,然后才是一个从事工作有着职业分工的职业人。他们更愿意在工作上展现自己的个性、体现自身的价值,而不喜欢在事事被安排、时时被监督的环境中工作。  相似文献   

20.
《江苏企业管理》2014,(2):14-17
南钢正在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为目标,向着“创建国际一流的受尊重的钢铁企业”愿景目标迈进。公司现有员工11376人:15个生产厂;各类班组685个,其中已建成卓越绩效班组84个。他们是如何构建卓越绩效班组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