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银行结算制度的改革,我国参照国际通行的支付结算方式,以汇票、本票、支票组成的票据体系得到了确立,票据的使用日益广泛。可是,关于票据的法律纠纷也层出不穷。由于《票据法》属于商事法,而商事法追求的最主要目标是效率,因此《票据法》和民事法律规定便有所不同,有些地方甚至大相径庭,所以正确理解《票据法》是解决票据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票据的无因性指票据只要具备法定的形式要件即可生效,即使票据的基础关系无效或有瑕疵,票据债务人仍应对持票人按所载义负责。我国《担保法》第十三条规定:“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这是据无因性在法律上的体现。票据无因性的内涵是票据关系与发行、转让票据的原因关系互相分离、互相独立。谁持有有效票据谁中以主张票据权利,至于持票人因何而取得票据,票据为什么而作成,均不影响票据的权利和流通。票据的无因性还表现在票据权利的转让与一般民事权利的转让不同,票据权利转让时,不须通知债务人即可生效,而民事权利转让时,债权人必须将转让的事实通知债务人,否则该转让行为不对债务人产生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3.
票据关系中坚持无因性,坚持票据关系与基础关系相分离,是现代各国票据法所采纳的准则,这一原则被经济活动实践所检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在票据立法中确立票据无因性原则,对加快票据流通,完善票据市场,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蔡喆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3,(12):41-42
票据行为无因性是票据法的一个重要法理。有学者认为:票据行为无因性只适用于票据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在票据的直接当事人之间,仍可以票据原因作为抗辩事由。所以,票据行为无因性并非是绝对的,只是一种相对的无因性。一时之间,相对无因性论竟蔚为通说。另有学者认为:票据行为无因性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票据人的抗辩的切断。亦和者甚众。相对无因性论果真揭示的是票据行为无因性的真理吗?票 相似文献
5.
汪其昌 《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11,(9):61-63
一、基本情况2008年初,深圳某金属公司(以下简称“金属公司”)与广州市某发展公司(下称“发展公司”)签订了名为联营、实为借贷的《联营合同》,约定发展公司向金属公司借款人民币600万元,建行广州某分行(下称“广州建行”)对该借款作担保并给金属公司出具了担保书。其后,金属公司签发了以佛山某陶瓷厂(下称“陶瓷厂”)为收款... 相似文献
6.
无因性作为票据法的基本原则,早已被各国的立法、司法实践及法学理论所普遍承认。然而该原则至今仍未在我国的法律理论和票据业务实践中形成共识。因此我国应在法律上明确确立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原则,使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票据无因性与我国票据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无因性作为票据法的基础性原则,早已成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承认,但是该原则至今仍未在我国法律理论和票据业务实践中形成共识。中国人民银行依然在对商业银行开展票据业务是否坚持真实交易背景进行严格监管,不断对“违规者“进行处罚;司法机关在此问题上的立场也是摇摆不定,不断出现基于原因关系否定票据有效性的裁决。这些因素影响了我国票据的流通,阻碍了票据功能的发挥。因此,完善我国票据立法,确立票据无因性原则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票据无因性是票据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现代票据法的灵魂.票据无因性对票据的流通具有基础性作用.票据信用是票据活动信用化的必然结果,票据信用也促进了票据的流通和广泛应用.票据无因性原则是对票据信用所给予的法律上的肯定,目的是促进票据信用的发展.而当事人对于票据无因性的滥用,会对票据信用造成损害,最终不利于票据信用的发展和票据... 相似文献
9.
票据无因性法律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银行结算制度的改革,我国已确立了以汇票、本票、支票组成的票据体系,票据的使用日益广泛。票据无因性原则,作为现代票据法的基础原则,早已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承认。然而,我国票据立法对该规则的立场却未能明确,不仅困扰着票据司法实践活动,而且妨碍票据的流通进而影响信用、融资、支付、结算等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应完善我国票据立法,以票据的无因性作为票据立法和法律适用的普遍原则的前提,同时根据我国当前的商品经济发育程度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利用立法技术对票据的无因性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10.
浅析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票据行为无因性原则是现代票据法的灵魂,是世界票据法的立法原则。但是我国的《票据法》、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票据规章、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此却各有不同的规定,这必然会引起理论和实务上的混乱。对此,我们应该坚持票据行为相对无因性的理念,明确票据行为无因性效力的范围,改变票据法的立法宗旨, 修改若干的条款以进一步体现票据行为的相对无因性。 相似文献
11.
杨国兵 《金融经济(湖南)》2009,(10)
一、票据无因性的含义票据的无因性是指票据行为不因票据的基础原因关系无效或有瑕疵而受影响。出票人签发票据,只要形式上符合票据法规定的要件,即为有效出票行为,出票行为成立后不受基础原因关系的影响。我们可以把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分为外在无因性和内在无因性。票据行为的外在无因性指票据行为的效力独立存在,其效 相似文献
12.
13.
票据的无因性原则与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票据是无因证券,权利人享有票据权利只以持有票据为必要,至于这种支付关系的原因或者说权利人取得票据的原因均可不问,而商业银行在办理票据业务时却要承担审查取得票据的真实交易背景这一职能。 相似文献
14.
杨国兵 《金融经济(湖南)》2009,(5):118-119
<正>一、票据无因性的含义票据的无因性是指票据行为不因票据的基础原因关系无效或有瑕疵而受影响。出票人签发票据,只要形式上符合票据法规定的要件,即为有效出票行为,出票行为成立后不受基础原因关系的影响。我们可以把票据行为的无因性分为外在无因性和内在无因性。票据行为的外在无因性指票据行为的效力独立存在,其效 相似文献
15.
<正>票据行为的无因性是票据理论的基础。在票据关系中坚持无因性,坚持票据关系与基础关系相分离,是中外票据法理论共守之原则。对我国的《票据法》进行修订,确立票据无因性原则,建立起与我国票据业务发展实践相适应、与国际票据法规相衔接的现代票据法律制度,应当是我国票据立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17.
票据行为的无因性是票据理论的基础.在票据关系中坚持无因性,坚持票据关系与基础关系相分离,是中外票据法理论共守之原则.对我国的《票据法》进行修订,确立票据无因性原则,建立起与我国票据业务发展实践相适应、与国际票据法规相衔接的现代票据法律制度,应当是我国票据立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丁韦韦 《金融经济(湖南)》2007,(20)
票据行为的无因性是票据理论的基础,是现代票据法的灵魂,是票据法生命力的源泉。在票据关系中坚持无因性,坚持票据关系与基础关系相分离,不仅是中外票据法理论共守之原则,也是各国票据法所采纳的准则,这一原则是被经济活动实践所检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在这次我国《票据法》修订中确立票据无因性原则,建立起与我国票据业务发展实践相适应、与国际票据法规相衔接的现代票据法律制度,应当是我国票据立法的必然选择。一、票据无因性概述(一)票据无因性所谓票据无因性,是指票据仅以法定的形式要件为生效条件,其效力不以票据原因为必要条件的特性,是对票据行为内在无因性和票据行为外在无因性的统称。所谓票据行为的内在无因性是指产生票据关系、引起票据行为的实质原因从票据行为中抽离,其不构成票据行为的自身内容,当形成票据债权债务关系时,原则上,票据债务人不得以基础关系所生之抗辩事由对抗票据债权的行使。所谓票据行为的外在无因性是指票据行为的效力独立存在,持票人不负给付原因之举证责任,其只要能够证明票据债权债务的真实成立与存续,而无须证明自己及前手取得票据的原因,即可对票据债务人行使票据权利。(二)票据无因性原则票据无因性原则的实质内容就是票据基础关系与票... 相似文献
19.
浅析我国票据立法无因性原则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韦韦 《金融经济(湖南)》2007,(10):80-81
票据行为的无因性是票据理论的基础,是现代票据法的灵魂,是票据法生命力的源泉.在票据关系中坚持无因性,坚持票据关系与基础关系相分离,不仅是中外票据法理论共守之原则,也是各国票据法所采纳的准则,这一原则是被经济活动实践所检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在这次我国《票据法》修订中确立票据无因性原则,建立起与我国票据业务发展实践相适应、与国际票据法规相衔接的现代票据法律制度,应当是我国票据立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票据的无因性脱胎于物权的无因性,同时又避免了物权无因性给物权所有人所带来的种种不公平,而胜于物权的无因性.本文从德国<民法典>的角度出发,探讨物权无因性和票据无因性的区别,梳理了票据无因性的理论基础,希求在这一领域做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