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魏文婉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25(3):110-115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实证研究对西部地区各省份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研究表明:碳排放对西部地区各省份经济的影响,除对重庆、贵州和青海的影响较显著外,对其他省份的影响并不显著;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而是存在"资源诅咒"现象;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西部地区更适合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前,需求的增长已成为决定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需求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的方法分析1979-2002年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要素,发现消费、投资、出口与中国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在短期内它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该文运用面板协整和基于面板的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各省能源消费与GDP进行了分区域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短期来看,各区域存在能源消费与GDP的双向因果关系,就长期而言,只存在从GDP到能源消费的单项因果关系。误差修正模型表明,东部调整到均衡状态的速度最快,其次是西部,中部最慢。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省市,GDP对能源消费的初始依赖越强,单位GDP能耗的初始水平越低。因此,建议中、西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工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附加值、低能耗的第二产业。 相似文献
4.
许爱景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1,(5):73-79
利用中国1999-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协整方法和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对高等教育投入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及耦合协调态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无论是东部、中部和西部,高等教育投入都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经济增长只在东部是高等教育投入的主要原因;在长期内,东、中、西部的高等教育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总体上都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只是这种因果关系在东部体现得更为明显,而在中、西部地区体现得相对较弱。在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方面,从总体上看,都从1999年左右的中度失调状态逐步过渡到勉强协调的状态,各区域之间又存在差距。因此,要提高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支出比例,缩小地区间高等教育支出水平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建立高等教育经费使用监督机制,开拓多元化高等教育融资渠道,促进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取了1989~2006年湖南省统计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湖南省FDI(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短期来看,湖南省FDI与经济增长偏离误差修正的速度并不快;从长期来看,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FDI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区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取我国各省1995—2010年能源消费与地区生产总值的面板数据,进行面板单位根与协整检验,并结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变系数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各地区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初始依赖有较大差异,能源消费的产出弹性也反映出各地区能源使用效率的状况。要保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实现经济与能源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外贸易与新疆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内外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文献可以看出,利用新疆1978—200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检验等手段,分析了新疆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疆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存在长期的关系,且经济增长是进出口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出口是进口的格兰杰原因。并据此基础上提出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赟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2(4):36-41
税收和经济增长是密切相关的,经济的发展培育了良好的税基,这样税收收入才能有稳定的来源。经验证据表明:我国GDP对税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税收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不会明显偏离均衡状态,税收应该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税收与经济税源之间保持着合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选取了1989—2006年湖南省统计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湖南省FDI(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短期来看,湖南省FDI与经济增长偏离误差修正的速度并不快;从长期来看,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FDI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周勇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6):74-76,81
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技术等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辽宁省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动态分析,并根据实证分析结论提出应通过优化税制结构、增强税收的适应性、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税收征管等措施来保证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地区差异问题分析:2005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卉兵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6):38-42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尤其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振奋人心的成绩;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保障待遇和服务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差距的不断扩大,这造成了社会保障这一正式的社会经济制度未能发挥其应有的调节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再分配功能。中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直接决定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强弱,从而引发地区间社会保障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的差异;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领域内财政关系的纵向失衡,会导致地方政府没有积极性也无财力提供充足的社会保障公共产品。所以,建立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实质上是通过财力调节方式理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促进政府间社会保障权责的对等,增加财政困难地区的财政收入,从而增强其社会保障支出能力,使各地社会保障制度提供的基本生活需求保障达到大致均等。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结合物,理应成为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社会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丹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6):21-25
将区域社会资本划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然后分别分析这三个层次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微观、中观和宏观作用体制,建构一个综合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地方政府运用社会资本解决区域经济增长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培育微观区域社会资本促进区域企业绩效的提高;培育中观区域社会资本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培育宏观区域社会资本优化区域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试图通过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和面板协整分析这种以更加有效的方式综合数据信息的方法的基础上,本文考察了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这种长期关系是通过动态OLS方法来估计的。对于西部来说,实证结果清晰地支持了在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控制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的结论,而且结论还意味着从金融发展到经济增长的单一方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缩小地区经济差异的财政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很大,而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财政方面讲,就是要提高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通过财政对落后地区的"搏动",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双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8(2):24-30
利用1988—200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条件收敛回归和弹性分析法,实证研究了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以及政府从经济中的退出,均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提高人均收入;产业结构、城市化和人力资本也能在相当程度上解释我国的地区经济差距;物质资本投资的解释力较弱,而劳动参与率几乎没有解释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东部、西部区域的经济增长不仅有利于自身,而且有利于其他区域的经济增长。因此,继续加快东部区域经济增长,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缩小中国区域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17.
段瑞君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30(4)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应用1985-2006年面板数据,对造成京津冀地区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规模的差异,投资和人力资本对于地区差距也有重要影响,而对外开放度和区域内贸易自由度影响不显著。实现京津冀地区的协调发展,国家应在政策、技术、资金、管理等多方面进行鼓励与支持。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非均衡的区域时外开放战略及递进式的区域开放模式,使得外商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而且,由于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对外贸易的高度相关关系,最终也使得我国的区域对外贸易也出现了非均衡的现象.当然,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东中西部的影响也并不相同,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及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中部地区正在成为我国吸引外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但是,西部地区却并没有出现我们所预想的那样,即外资的大量进入以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梁晓娟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7(3):28-30
国内外成熟的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目前,中国经济金融快速发展,但中西部发展并不均衡。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对河南省近20年的经济金融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的测量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因此,对于经济欠发达省份而言,应以金融创新为先导,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培育金融市场,激活金融要素,调整金融结构,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93—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东中西地区间金融体系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运用多变量 VAR 系统的研究表明:金融体系的银行发展指标和股票市场发展指标与经济增长在各地区间的因果关系不一致,这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直接关系.中西部地区的金融体系机构应在发展好银行体系的同时更好地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以此来带动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