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广大农村方兴未艾。许多有知识、有远见的新型农民在尝到“产业调整”甜头后,更是坚定了继续在“产业调整”这条道上走下去唱响增收进行曲的信念。请看,来自德江县青龙镇、普安县江西坡镇和玉屏县大龙镇的三篇报道。  相似文献   

2.
去年 ,贵州省国家级贫困县普安县生产的“普天”牌———贵州细寨银峰、贵州细寨雪芽两个品牌茶叶 ,在中国第三届“中茶杯”名茶评比中 ,分别获得银质奖和优质奖 ,这是至今普安在茶叶上获得的最高奖项 ,为普安茶叶冲出贵州 ,走向全国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普安县江西坡镇细寨村一带山高坡大 ,云雾缭绕 ,气候温和 ,适宜发展种茶。为了加快茶业发展 ,县里作出了“谁开垦种植、谁管理、谁受益”的决定 ,发动这一片区农民开垦荒山种茶 ,当年垦出荒山3000多亩种上云南大叶茶。为了扩大种植规模 ,该县采取“公司 乡镇 农户 市场”的方式 ,统…  相似文献   

3.
2001年,辽宁省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兴农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保证了在世纪初实现“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一、2001年辽宁省农村经济基本情况(一)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和其他收入略有增长,运输业、商饮业、服务业收入下降。2001年全省各级政府采取了调整产业结构,推广百村千户高效农业示范工程及农作物新品种开发等措施,并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相似文献   

4.
羊年春来早,地处乌蒙山麓的普安县农村到处是一派春耕春种的忙碌景象。农民说:“党的十六大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发展特色农业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大、信心更足了”。笔者来到江西坡镇,举目望去,山脚下、山坡上是连成一片的万亩茶场,一眼望不到尽头。快人快语的大田村支书吴兴春乐哈哈地说:“我们普安农民真是沾了这特色农业的光,我家仅茶叶一项,年收入就不低于3万块,加上其它种养业全家人生活不比拿工资的差多少”。副镇长任殿文向笔者介绍说,目前江西坡镇已发展优质茶园12600亩,茶青年产值700多万元,受益人口…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邵阳县岩口铺镇按照产业结构调整“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结合本镇实际,采取多项措施,大力发展辣椒产业。据统计,2010年,全镇种植辣椒4520亩,鲜辣椒产量可达450万公斤,仅此一行,农民户均可增收1200多元。  相似文献   

6.
1989年,山东省寿光县三元朱村17名党员干部在村党支书王乐义的带领下,历艰辛、冒风险,克服重重困难,一举试验成功了“冬暖式蔬菜大棚”,当年棚均收入27000元。从而引发了一场改变大半个中国蔬菜产业结构的“绿色革命”,大幅度提升了城乡居民生活,促进了农民的经济增收,为中国亿万农民开辟了一条科技致富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7.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四忌调整产业结构是振兴农村经济,致富农民的一项有力措施,但要正确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须做到“四忌”。一忌只顾搞“一村一品”或“一乡几品”,忽视规模适度。不少乡镇和村组,一提调整产业结构,就只把眼光盯在上规模造声势上,认为只要规模能上去,...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普安县雪浦乡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中,把着力点放在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上,不断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实现了乡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乡已初步形成了“南林、北牧、中粮烟”的区域发展态势,油菜、百合、魔芋、茶叶、中药材、经果林等产品开发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始了从烟财政向特色经济的转变。1999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32993万元,比上年增长192%;农民人均纯收入151084元,比上年增长257%;财税收入215万元,增长幅度达65%,创下了雪浦乡历史之最。  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形势下农村工…  相似文献   

9.
60多岁的马清老人做了一辈子农民,没想到老了却变成了“股民”。他持有白坊村15000余股的股份,成为村里个人第一大股东。在白坊村进行“股份化”改革后,一年的两次分红中马清老人分到了1万多元,而过去他1年的收入只有6000多元。  相似文献   

10.
<正>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江苏省江阴市坚持强改革、优机制、严监管、促规范,以富民强村“四大行动”为抓手,蹚出一条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2022年,全市村级收入26.5亿元,村均收入1035万元,亿元村3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4993元,连续23年位列全省同类城市第一。开展“资产增值”行动,大气魄拉开“发展框架”着力破解发展空间局限问题,推动沉睡资源华丽“蝶变”。开展土地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贵州省普安县楼下镇,近年来,紧紧围绕深化改革,发展农村经济,稳定脱贫致富奔小康和兴镇富民这个中心,全面开展创“五好”村、“六好”乡镇活动,着力抓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确保“有人管事”和“按章办事”落到实处,该镇党委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由镇党委成员牵头,对全镇22个村的干部、后备干部进行全面考察,调整了19个瘫痪、扯皮、搞小圈子的班子;大胆启用一批有文化、有经济头脑、有开拓精神的农民能人走上村级领导岗位;选拔16名股站级干部到村充实力量;从镇机关中派出12人到村挂任副支书或村主任…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敦煌市肃州镇河州堡村农民王宏自2000年试种小拱棚西甜瓜套棉花获得成功以来,连续种植7年,平均亩收入都在4000元以上,2007年亩收入达到了5000多元,效益十分显著.在他的带动下,河州堡村每年种植小拱棚西甜瓜套棉花300多亩,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西甜瓜套棉花已成为肃州镇农民增收的"香饽饽".  相似文献   

13.
笔者日前在对村级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专题审计的过程中,发现部分代村记账会计由于对会计科目含义的理解不同以及业务素质等原因,在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到青苗补偿费、土地补偿费以及转让土地使用权等专款专用收入时记入“其他收入”科目,造成会计信息不准确。200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设有“其他收入”会计科目(科目编号523),明确解释其他收入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除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农业税附加返还收入和补助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如罚款收入、存款利息收入、固定资产及库存物资的盘盈收入等,并不包括专款专用收入,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区别。  相似文献   

14.
老山田村位于贵州省普安县罗汉乡西部 ,海拔1570米。全村11个村民组417户1864人 ,耕地面积1348亩。就是这个人均耕地不足一亩、1978年人均吃粮仅48公斤的老山田村 ,这10多年来 ,在村党支部领导下 ,全村上下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坚韧不拔 ,苦干实干 ,使全村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1999年全村人均吃粮300多公斤 ,收入1130多元。老山田村的旧貌换新颜 ,又一次使人们看到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修路解放以来 ,由于交通闭塞 ,信息不灵 ,一直制约着老山田村的经济发展。为改变人…  相似文献   

15.
《农家之友》2013,(12):27-27
你还记得那款风靡一时的“开心农场”游戏么?如今,现实版“开心农场”正强势崛起。山西省晋城市司徒村在汲取网络农场成功运作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民土地市民种的新模式,不仅实现了土地的绿色、高效、可持续利用,还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为城郊型农业发展趟出了一条围绕城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贵州省安龙县普坪镇四楞村十多户农户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稻田养鱼,实现了增产又增收,成了全镇调整农业结构致富的典型。2001年,该村村民王天奎购进500多斤鲤鱼苗放入田中试养,取得了成功,收入2100多元。2002年,蒋先洪等十多户村民纷纷效仿,全村养鱼面积增加到21亩。仅村民蒋先洪养的2亩鲤鱼就产出500多斤鱼,加上卖鱼收入2500元,收稻谷1300公斤,稻谷收入800元,实现了粮钱双增,平均亩产值达1900多元,比原来增加了倍。四楞村十农户稻田养鱼粮钱双增@杨维波  相似文献   

17.
正河南省武陟县大虹桥乡老城村是一个典型的没有经营性资产、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集体收入基本空白、在中西部地区颇具代表性的传统农业村。该村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起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社从土地和独特资源上做文章,通过土地流转调整产业结构、利用千年古庙"城隍庙"独特文旅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一年时间实现了集体和农民收入的双增长,两年实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红翻番,实现了由一个不起眼的普通村一跃成为武陟县集体经济发展、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8.
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以其去年收入、税收、劳均报酬、就业岗位、村民福利“五个增”,成功实现收入56586万元、税收17801万元、劳均报酬43460元,在连续保持上海市经济实力百强村第一名5年后,牛年伊始在2008年中国品牌影响力高峰论坛年会上,再获“中国市场第一村”和中国名村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村荣誉称号,九星村党委书记吴恩福也被评为中国名村建设十大杰出人物。  相似文献   

19.
浅议“计提入帐”刘岩,杨国辉,于广恒在近几年的村级财务检查中,经常发现被检村的土地、渔池、林地、村办企业等项承包收入.往往是兑现多少,村会计帐面就反映多少,而对实际已形成的收入尚未兑现部分,帐面上根本体现不出来。这笔漏帐款项时间短的一、二年,长的有三...  相似文献   

20.
为了摆脱贫困,1994年以来,德江县联合村党支部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加强组织建设为龙头,以增加钱粮收入为重点,稳步调整产业结构,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经过几年的奋力拼搏,到1998年实现了小康目标,被铜仁地委命名为“小康村”。2000年,全村农民人均产粮720公斤,人均纯收入2080元,贫困户降到了12户,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最近,该村党支部被铜仁地委评为“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夯实基础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1994年以前,由于村党支部班子涣散、战斗力不强,各项工作处于瘫痪状态。199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