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报刊上有一些文章,对季羡林先生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文化复兴”等说法提出了批评,坚持全盘西化立场,反映出当代知识界对中国现代性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我不认为季先生的看法“可笑”,倒认为是可爱。它体现出一种本土家园意识和人类资源共享意识。因为我们不能老依赖别人,靠知识输血过日子,也要有自己的文化精神生长点。全盘西化或只想脱亚入欧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不赞成全盘西化——在全球化同质化中还有一颗中国心。正如李慎之先生说:“我是一个一直做着‘中国文艺复兴之梦’的人。我希望且相信,中国文化首先是哲学会在21世纪有一个大的发展。不过,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中国文化自己必须要下一番去腐生新、推陈出新的功夫,要能吸收其他文化的长处,首先是要能包容、消化一直超越、与自己对立了这么些年的西方文化。”我提出不同于上面两种看法的“第三种”立场,即倡导“发现东方”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毛志成 《中关村》2006,(11):118-121
“东方”与“中国”是近义词,甚而是同义词。因此,东方文化与“中国式”的文化(或文化风格上的“中国式”)很多时候是同义的。走近、走进文化风格上的“中国式”,对研究东方文化的西方人很重要,对我们中国人自己尤为重要。因为我们中国人自己假如对东方文化本身不作趋近式的、入实式的触摸,非但很难真正了解自己的强势与弱势,而且必然在“与国际接轨”的文化活动上大走弯路或误入歧途。为此,我们必须首先看明白“中国式”文化的基本骨架和基本魂魄。文化风格上的“中国式”,源于人的心理习惯和行为习惯上的“中国式”。化简一点来说就是:要…  相似文献   

3.
金开诚  舒年 《中关村》2005,(6):118-120
甲:我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维经验极其丰富。我们现在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充分吸取这部分思维经验,通过必要的诠释,在现实中发挥作用。可惜传统文化似乎已经“淡出”现实,想用也用不上了。乙:我现在对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看法,倒不是那么悲观。我发现它目前正在得到六、七股相当大的社会力量的支持,只要假以时日,必能复苏乃至于振兴。甲:你这发现倒很新鲜,请道其详。乙:第一股力量是书法艺术创作者。现在全国学习书法并认为写了条幅可以挂在墙上的人,数以千万计(有人说有六千万人,我不相信,大约一千万是有的)。书法艺…  相似文献   

4.
吴炜 《中关村》2012,(4):100-103
罗伯特·弗罗斯特有诗云:“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所有的艺术家都在寻找自己的语言,李迪几乎是独自游弋于东西方两种文化之间,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相似文献   

5.
《中关村》2006,(5):35-35
刚才主持人也说了新东方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我感到很高兴。也许我们会有勇气,也许我们还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有所作为,把新东方在未来真正建成一所好的私立大学,现在还不敢说。但我们会一直努力。在我们新东方一直有一首歌,是从来不敢忘记的,就是在年轻时听到的一首歌叫做“永远相信未来。永远相信梦想”。面对中关村、中国的现实,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要承担自己的重任,我觉得中关村像根扁担。  相似文献   

6.
宋春华 《中关村》2012,(8):41-41
一个国家和民族,最终展现的是文化,文化才是可持续的竞争力,所以我想,世界城市一定是有自己文化特色的城市。我希望我们北京,要坚守文化底线。文化底线就是你要有特质,这是你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文怀沙先生     
王宏甲 《中关村》2008,(12):102-105
在我所能与之相处的人中,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农民。可与农民对我的影响相比的,是文怀沙先生。写下上面这段话后,发现自己第一次面对思维与言辞可能为情所蔽的问题,我为自己遇到的“情况”感到奇异。我不能不把我意识到的问题有如大石搬到文章的开端,也借以磨砺撞击。不然,要想发出声音,更困难了。  相似文献   

8.
吴炜 《中关村》2011,(3):45-45
她现在的工作正是把她的"幸运"带给更多的人。“我以前认为我不可能跳舞,我的话不值得说,但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有不同的方式可以表达我自己,我也更多地认识了我自己。”一个民工子弟在参加中美“舞蹈连线”项目后写下了这样的感想。这个项目由中美现代舞团体各出几位老师,在北京、  相似文献   

9.
关村  李春晓 《中关村》2010,(4):53-53
虎年春节的钟声余音缭绕,网民即对“小品王”的《捐助》表示不屑;嗣后,一些主流媒体连续发声加以挞伐。一直到“两会”期间,仍不绝于耳。这种文化现象,反映出一种民意,一种情绪;“民有微言,必有大义”,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中关村》2012,(5):19-19
近来国人的舆论界,从“名家”到“草民”多以“走进天堂的乔布斯”说事,自责缺乏创新意识,甚至放言“中国100年也出不了乔布斯”。日前,新加坡《联合早报》刊发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布雷兹尼茨接受采访时的言论:外界经常批评中国“创新不足”,许多中国人自己也这么认为,但这其实是对何为“创新”没有充分认识。他指出:把创新等同于发明产品创新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1.
《中关村》2011,(11):13-13
在党中央发出“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奋勇进发”的号令声中,“中关村第一村民”纪世瀛先生倍受鼓舞,深感“中关村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华高科技创业历史的写照”。“中关村人”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战斗洗礼,让身处其间的民营企业家甘苦自知,百感交集,凝聚为一句话,那就是“中关村精神万岁”!纪世瀛先生30年来有多次进“万言书”的壮举,  相似文献   

12.
慕鲁  李春晓 《中关村》2007,(3):58-58
“戌狗”年岁中,有过一场热闹非凡的“论争”,让人至今不忘。据说全世界有130多万华人(当然是有文化的读书人),通过网络投票的形式,评出了10位“我心目中的国学大师”;鲁迅先生忝列其中。有趣的是国人中的一些“国学名流”对鲁迅先生的入选,很是不以为然,其根据则是鲁迅先生“既不读‘经’,又不研‘史’”,根  相似文献   

13.
苟耕田 《中关村》2010,(3):58-58
一位著名画家接受记者访谈时,在《光大传统文化,抵御后现代主义消极影响》的主题下,提出很多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诸如“中国文化的发展振兴,首先要继承中华文化精华的部分,使之充分发展,不断创新,我们才有一个健康的文化振兴”。可是,通读全篇,细细品味,窃以为,也有一些说法不好“消化”,宛如一副“中药”的“配伍禁忌”。不揣浅陋,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4.
刘合心 《中关村》2014,(5):118-120
前些日子,临汾市诗词学会副会长许俊梁先生送给我一本他的新作《中华通韵》(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年出版,下称《通韵》)。这是“平水韵”发布790年后的今天,平水(临汾)人写的又一部韵书,我甚感惊喜。开卷展读,头脑里产生了一连串关于诗、韵的想法:诗文与音韵有什么关系?“平水韵”在诗词史上是什么地位?《中华通韵》好在哪里?诗词如何实现复兴之梦?等等。  相似文献   

15.
周克玉上将     
王宏甲 《中关村》2009,(2):100-102
多年来,我在写作中常常念想周克玉将军。 我的老师和好友多次建议我:“你该写一写周克玉!”但我一直不敢动笔,只恐一下笔就有溢美之词。十多年前,我写过文怀沙先生对我的关爱和教诲,也曾经深恐自己“为情所蔽”,但还是写了。对周克玉将军,一直想动笔而不敢。是我写作生涯中遇到的唯一例外。  相似文献   

16.
张颐武 《中关村》2006,(5):107-108
这里记下的是一些中国的创新者的足迹。他们都属于中关村,属于这个中国高科技产业和文化创新的中心,他们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获得了人们的尊重。中关村二十多年的发展正是和这些人的努力分不开的,虽然历史有自己的命运,但如果历史里没有“人”的光彩,就会黯淡许多。正是这些人丰富了也充实了中关村,而中关村和这些人物一道,成了中国发展的最灿烂、最迷人的景观。  相似文献   

17.
张颐武 《中关村》2006,(11):106-107
最近有关“孔子标准像”的争议一直不断,形成了媒体的热点。这一争议涉及有关孔子的标准像是否真正“标准”?这是否是一种商业性运作?“标准像”能否真正对孔子起到弘扬的作用?等等。其实这些问题凸现了如何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面对今天文化“走出去”的诸多难点和困惑,值得深入思考。这些问题的出现关系到新时代我们如何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和认知这样重要的课题。回想二十世纪的中国,对传统的批判一直是“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五四时代的“打倒孔家店”是当时重要的口号。这其实也是历史的必然。中国的“现代性”为了发展自身,…  相似文献   

18.
李政 《中关村》2004,(11):70-71
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言,应当采取一个什么样的复兴方案?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来自于文化的复兴,那么,文化复兴的方案是什么?因为文化与教育的密切互动性,这个文化复兴方案首先必定是一个教育方案。两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能否在中国文化的未来选择中继承其成功的惯性?这还需要等待。但“,时不我待”,中国文化必须选择自己的未来,在这种痛苦的选择中,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系统。  相似文献   

19.
王畅  才力 《中关村》2004,(10):98-99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支,武侠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广。自太史公司马迁于2100多年前以史笔著成《游侠列传》,对侠客的追慕便一直绵延至今。清高而不失血性的文人们以诗词、小说、戏曲进行浓墨重彩的书写,并以文武双全的“一箫一剑任平生”作为最高的人生理想,而在民间,强烈的尚武精神历朝历代从未断绝,事实上它已楔入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中国的武侠文化长久兴盛,让人痴迷,借用北京大学李零教授关于通俗文学的断言,这是由于武侠文化里“有人类的基本兴奋点”、“埋着人类的‘永恒主题’”。这一兴奋点和主题的具体所指,不妨引述著名学…  相似文献   

20.
萧惑之 《中关村》2008,(8):55-55
囊中羞涩,养成一种淘旧书的“陋习”,不过也遇到过“便宜没好货”的尴尬;其实是自己“看走了眼”。上个星期天,在潘家园旧书市场上,觅得一部没开封的《中国……新思考》,装帧精美,原价79元人民币。翻开版权页,方知是去年出版的新作,16开本,洋洋63万多字。摊主要价10元,我砍价到5元成交,赢得摊主的一句“赞美”:“这先生可真够狠!”我笑而不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