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与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和贸易专业化指数对中国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中国现阶段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以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且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结论,最后提出了发展中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并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1996—2005年我国各类产品的进出口数据,采用G&L指数公式计算出各类产品每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对比分析我国入世前后十类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入世后,我国饮料及烟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趋势增强,而其他四类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我国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整体高于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中技术或资金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整体高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  相似文献   

3.
中日贸易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中国对日本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在提高。笔者通过查找中日2007年有关工业制成品进出口数据,计算相应的产业内贸易指标,分析了中日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同时提出改善中日贸易结构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从中美产业内贸易看两国贸易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玲 《商业时代》2006,(22):41-42
2002年,中美两国向对方出口最多的商品均是SITC7类商品机械和运输设备,这就使得用产业内贸易的方法来分析中美贸易结构成为可能。本文测算了中国对美国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值与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中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最后笔者认为,中美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反映出中美两国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从而对我国贸易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俄贸易在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贸易结构优化,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中俄产业内贸易水平偏低。产业内贸易是同一产业内产品同时进口和出口的贸易活动,往往代表了两国的贸易发展程度。采用实证的方法,通过中俄G-L指数的测算,分析了中俄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现状,促进两国产业贸易应提高出口品的加工程序;放弃一味地追求贸易顺差;积极参与国际细分市场的分工与合作。  相似文献   

6.
中美产业内贸易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Grubel-Lloyd指数分析法对中美1996年~2008年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此期间中美产业贸易有所提高,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中机械和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最高;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是中美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产业内贸易比重反映着一国产业竞争力,因此,强化我国产业竞争优势以进一步发展中美贸易。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Grubel-Lloyd指数分析法对中美1996年~2008年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此期间中美产业贸易有所提高,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中机械和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最高;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是中美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产业内贸易比重反映着一国产业竞争力,因此,强化我国产业竞争优势以进一步发展中美贸易。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Grubel-Lloyd产业内贸易指数与Glick-Rose出口相似度指数对东亚区域内自90年代以来到本世纪初之间的贸易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证实这一地区确实存在产业内贸易比重提高的趋势。研究表明,东亚产业结构由垂直向水平的整体性演进态势与东亚各经济体人均GDP的提高及产品多样化与规模经济是促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优势指数对广东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已经完成了以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出口商品结构转变,但与其他主要出口省市相比,广东工业制成品总体上竞争力并不显著,而且广东具有优势的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竞争力较低。广东应加大对出口产业的投入以及政策支持,大力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际分工的位次。  相似文献   

10.
产业内贸易对产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产业内贸易理论入手引出产业内贸易与产业竞争力指数的评定理论,并运用Grubel-Llolyd指数和竞争力指数对我国目前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虽不完全取决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但产业内贸易对产业竞争力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为通过产业内贸易可以提升产品技术等级,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开展产业内贸易可以扩大专业化的生产规模,加快产业升级;同时可以利用产业内贸易过程中的产业转移增加我国产品的多样性,改善产品结构。发展产业内贸易对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是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基于1993—2012年数据,运用MIIT指数、G-L指数和RAC指数从静态、动态和比较优势三个角度实证分析中美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状况,并对中国在美制成品贸易地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不论从静态角度,还是从贸易增量的动态视角,中美制成品都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中国具有制成品出口的显性比较优势;比较而言,中美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显著的出口比较优势,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优势较弱。  相似文献   

12.
中美产业内贸易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对中美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及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中美双边贸易中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有所提高,其中,机械和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最高;垂直产业内贸易是中美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市场容量扩大、跨国公司价值链管理的需要以及一体化生产体系的构筑均有利于促进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中国关税税率的大幅削减对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规模经济和贸易障碍对其则尚存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首先测算了中韩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G-L指数,结果显示,中韩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总体较高。其次,实证分析中韩人均GDP差异、规模经济、贸易失衡、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韩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均GDP差异、贸易失衡与中韩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规模经济与中韩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正相关关系,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韩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没有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殿兰 《现代商业》2011,(20):78-79
中国既是全球相机的生产和输出大国,也是相机的进口大国,日本是我国相机进口的主要贸易伙伴;日本是全球相机的生产强国,同时也是我国相机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之一。说明中日之间的相机产品存在产业内贸易。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理论对中日相机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其结构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提高我国相机产业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周菁华  刘彦 《商业研究》2002,(18):130-132
当今世界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 ,尤其是工业制成品贸易 ,大多属于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反映了参与贸易的国家间相似的生产要素比例和国际竞争力。因此 ,产业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更多地参与国际水平分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扩大市场容量、平衡国际收支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国必须重视加入WTO对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影响 ,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趋势及行业前景 ,并且要积极采取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中韩两国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贸易模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产业内贸易已成为中韩两国双边贸易的重要模式。本文选取1992-2013年中韩两国双边贸易数据,在对中韩两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现状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对中韩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选取中韩两国贸易不平衡程度、人均GDP差距、韩国对中国的FDI三方面因素对中韩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进行实证研究,据此提出提高中韩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中日制成品贸易结构、贸易竞争力以及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对日出口虽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已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并且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竞争力指数在不断提高。同时。中日制造业贸易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产业内贸易正在逐渐上升。文章最后重点提出了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我国对日制成品贸易结构改善的对策:积极推进比较优势动态升级,培育产业竞争优势;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日贸易以工业制成品贸易为主,中国对日本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对1999-2005年中日工业制成品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实证分析,得出中日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同时,本文也根据中国对日本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制品比重不断上升。本文应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对1996-2006年中俄工业制品的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在中国对俄罗斯工业制品贸易中,既有产业内贸易,又有产业间贸易,但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处于发展初始阶段,水平亟待提升。中国应充分利用中俄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缘优势,挖掘这一地缘优势所蕴含的产业内贸易潜力,从而促进中俄贸易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0.
黄娜 《现代商业》2011,(32):14-16
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的方法,运用G-L指数,分析了2002-2008年云南省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状况,结果表明云南省农产品主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且产业内贸易水平不断提高。具体来说是活动物与动物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最高,而动、植物油、脂、蜡以及精制食用油脂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最低并且出现下降趋势,其他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都在稳步提升,并具体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