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国内,品牌必须尊重以差序格局为历史背景的关系社会。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明的精髓,是过去几千年社会关系的支柱,品牌管理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建设和谐的品牌关系,而关系的建设依托于儒家思想的文化哺育。儒家思想体系中的"义利观"、"仁爱"、"诚信"、"达兼"、"和"思想对于和谐品牌关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作为儒家的代表任务,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表现尤为成功和卓越.儒家的众多教育思想至今仍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很多启示.通过研究儒家的教育思想,分析其主要特点,对于探讨我国的教育改革有着非常大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民本思想又是儒家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这一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曾为调和社会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发挥过重大作用。虽然儒家民本思想有其内在的缺陷,在中国政治民主进程中设置了某种程度的障碍,但在今天,我们重新挖掘其合理内核,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向前发展仍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琼 《理论观察》2007,(3):42-4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文化历史渊源,它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现阶段的继承和发展。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深刻理解、充分吸收和借鉴儒家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强  罗聪 《魅力中国》2010,(6):83-8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形成了关于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睦,人与社会融合的观念,领悟儒家传统思想,借鉴汲取精华并适应时代精神的发挥,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余丹  罗平  潘东 《魅力中国》2010,(32):315-315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力量且辐射到亚洲各国乃至整个世界,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现代企业注重企业文化的塑造,中国的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塑造时可以借鉴和吸收中国儒家文化的精华。挖掘儒家文化宝藏,发挥儒家伦理思想的合理内核,对构建儒家核心价值观的现代企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拥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在其中处于核心地位,深刻影响了并继续影响着包括法律文化在内的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研究中国法律文化必然要研究儒家思想。文章从这个角度出发,提取那些成为中国传统法基本精神的儒家信条,论证其在中国传统法———封建社会的主流法中的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流,孝道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台湾地区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发扬儒家与孝道思想,已经深入民间家庭生活,成为家庭与社会的稳定的重要力量,本文透过对台湾社会孝道体现的观察,以及孝道思维的探讨,进行归纳整理,期望能作为研究儒学传播、发扬孝道思想的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拥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包罗万象、深刻独到,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推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重大的价值.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最重要的体系是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0.
<正>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成了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它以无形的巨大力量,深深地积淀在我们民族心理与民族性格之中。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传统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优秀代表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与疾病相互斗争过程中积累的人类宝贵财富,其吸收了古代先贤的思想智慧和文化精华。因此,在新形势下,有选择地运用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对于做好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于秀玲 《黑河学刊》2005,5(2):83-86
调解是指具有中立性的第三者通过当事人之间的意见交换或者为其提供正确的信息,帮助当事人达成含意,解决纠纷的活动。法院调解即中立的第三者为法院的调解。法院调解制度在中国的纠纷解决机制上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儒家思想早有不谋而合之处。儒家的中庸、和为贵和息讼的思想精髓几千年来所孕育的中国社会传统文化,为法院调解制度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使之成为各个阶层、各种角色广泛接受的解纷方式。在关于解纷机制改革的探讨与尝试中,甚至出现了建议彻底废除法院调解制度的一派学说。因而时法院调解制度在中国解纷机制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考察与分析,明确法院调解制度的价值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时于解纷机制改革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田坤  陈立恒 《魅力中国》2010,(32):322-322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以儒家法律思想为主导,而儒家法律文化又以孔子思想为主导。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看待孔子的法律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有利于今天的法制建设。本文仅从孔子的礼治论、德治论、人治论三个方面对孔子法理学思想作试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陈雷 《新西部(上)》2009,(12):142-143
“无为而治”是道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但并非道家所独有。儒家思想中也包含着“无为而治”,只是两者的意义不尽相同,道家主张是“自然”的无为,而儒家主张是“德化”的无为。道、儒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其思想精髓深深地影响着人们。因此,深入研究道家、儒家的“无为而治”的管理之道对当今管理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碰撞顾悦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最具影响的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尤以儒家学说影响最大,几千年来一直左右着中国人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和政治、经济行为,成为中国人为人处世、经商从政的行为准则。纵观中国历史,几经朝代更迭...  相似文献   

16.
中国山水画有它独特的审美内涵,这是由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决定的。在中国历史上,道家学派、儒家的哲学观以及中唐以后兴起的佛教禅宗思想可谓对中国山水画影响颇深。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山水画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7.
本文深入分析了代表西汉时期"儒家"与"法家"经济思想的司马迁与桑弘羊的论著,结合西汉的经济史,通过论证认为,西汉时期,"儒家"的经济思想与"法家"的经济思想表现出两者内在的统一性与外在的对立性。统一性表现在,两家的经济思想都服务于统治阶级暴力集团的最大利益;对立性则表现为,儒家思想更多代表了民众阶级的利益,而法家思想则更多代表了官僚阶级的利益。本文进一步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古代社会里,一切经济思想,包括儒家与法家,只有符合统治阶级暴力集团的利益,才能得到传承与发展。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18.
以儒家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远古社会以"养生送死"为原则的最基本的社会需要,到人们对人人各得其所的"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畅想,无不体现出社会保障伦理的思想.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形态和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直到今天仍然对中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以孔丘和孟柯为代表的孔孟社会保障思想中更是具有值得研究和借鉴的思想精华,因此,研究儒家需要典籍<论语>、<孟子>中所蕴含的社会保障伦理思想尤为必要.本文从社会保障发展、调控、运行三个方面进行浅析,以便讨论儒家社会保障思想对我国现代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儒家的伦理学作为中国最具代表的伦理学传统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极为重要的.《论语》作为儒家经典的原始著作,其"仁"义"礼"和"孝"悌"等伦理道德内容,构建出以伦理为核心,道德至上的精神家园.孔子儒家开创了"内圣外王"和"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说,并在《论语》中阐述了一系列对人生道德修养的理解,其内容涵盖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求学、明德、交际、为人、处事等等,在传统文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儒家的这些观点作为提高我们自我修养的要求,对当代人、对于当下的社会发展需求仍然发挥着其极重要的价值.文化是一个民族综合国力、历史内涵的重要体现,是民族之魂、民族之血,伦理道德是文化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如何理解传统儒家的伦理道德内容、领悟其中内涵,如何将优秀的伦理道德文化继续传承下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伦理道德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以来的几千年中,文化与道德观念受到儒家思想与道家学说长期、深刻地影响,成为主流思想。虽然在我国传统文化与道德观念中,也是有信用观念、意识与行为要求的,但由于商品经济的不发达,信用不是社会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的主流,没有形成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社会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