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卓新平 《三联竞争力》2008,79(10):71-71
“光”自柏拉图以来就是西方思想家所关注的现象。柏拉图在谈到“善的相(理念)”时曾用“太阳”作比喻,说太阳是“善”在可见世界中产生的儿子,因为有了来自天上太阳的光,人的眼睛才能很好地看见,其对象也能很好地被看见。此后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亦论及“光”之“流溢”。在宗教传统中,犹太教、基督教的《圣经》论及上帝首先创造了“光”、分出光暗,而基督教的《新约》进而阐明作为上帝的“逻各斯”(道)是光,其创造的“生命就是人的光”。  相似文献   

2.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在其经典著作《理想国》中阐述了许多令后世受益匪浅的教育理论,尤其是他不顾当时的时代背景提出的男女平等的女性教育思想更是令人佩服不已。本研究在引出柏拉图女性教育思想"男女天赋平等"的理论基础上,总结男女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平等的受教育内容及应在社会中任平等的职务等平等思想,以此产出了柏拉图女性教育思想对当代我国女性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商》2015,(34)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人类思想的伟大导师柏拉图的传世名著之一便是《理想国》。柏拉图通过《理想国》为后人构建了一个理想城邦的模型,城邦中的公民按照天赋能力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金质银质和铁质,他们各司其职,各展其才,各尽其用,共同组成了"理想国"这个柏拉图心目中的完美城邦。而这个完美的"理想国"的统治者就叫做"哲学王"。人类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千奇百怪,政府组织形式更是花样繁多,柏拉图所提出的"哲学王"统治的观念看似和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政治体制大相径庭,实则却蕴含着深厚的哲理。那么柏拉图为什么要培养"哲学王"呢?怎样培养"哲学王"?以及,培养"哲学王"的意义究竟有哪些?本文希望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依次回答简单分析和探究柏拉图提出的"哲学王"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4.
欢庆春天     
《中国海关》2008,(4):58-59
“春天到没到,问问土拨鼠”。土拨鼠节是美国和加拿大传统的小节日,据说冬眠的土拨鼠从洞穴里爬出来,看看太阳底下自己的影子能否看见,以此来判断春天是否来到。  相似文献   

5.
刘继阳 《商》2013,(19):116-116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洞穴理论”把“善的理念”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动力和终极,是他的美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他把理式作为最高存在,把“善的理念”作为建立“理想国”的基础与目标,在他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值得令人欢呼的伟大创举。但今天我们必须认知到他的局限,更全面和准确的阐释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与终极意义,那就是人性的存在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技速览     
《中国科技财富》2007,(4):94-95
火星表面发现奇特洞穴未来可能作人类居住点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地质勘探局科学家日前在休斯敦举行的月球和行星科学会议上报告说,他们通过美国宇航局"奥德赛"火星探测器发回的图片,在火星表面辨认出了7个洞穴。  相似文献   

7.
郭戎戈 《华商》2008,(10):73-74
在人们的惯常思维中,"柏拉图式恋爱"就是指纯粹的精神之恋。其实这种理解暗含了两层意思:一方面是对柏拉图的爱情观进行狭义的理解;另一方面认为崇高的爱情也只不过是男女两性间的精神上的沟通与融合。本文认为这样理解并不全面,而驳斥这种观点首先要突破两个定势,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爱情是纯精神性的,情感性的,易逝性的三种误解,进行了正面地分析与回答。  相似文献   

8.
两者相遇     
有一位年轻人,他朝气蓬勃,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志向高远;有胆有识,敢于冒险。他酷爱运动,足迹曾踏遍世间的每个角落。他的名字叫"会展"。有一位老者,他阅尽沧桑,看透人世百态。他从但丁的《神曲》中获得信仰的支撑;他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感悟人性的真伪;他从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看到理性的魔力;他从老子的  相似文献   

9.
<正>背景:为了改变"机器修复"不合理的局面,在经营思路上作了三次改变,让自己从竞争中摆脱出来,还赚了不菲的财富。近日,记者在合肥市定远路22号的"蓄电池修复检测中心"又见到了曹先生。看见他的修复中心无论从规模、装潢、员工素质  相似文献   

10.
熊彬茹 《商》2013,(8):253-254
《克力同》篇是柏拉图对话全集中的最简短的一篇,它所描述的是:当克力同得知得洛斯的船第二天即将回来——苏格拉底面临死亡——的前一天,克力同对苏格拉底的劝逃。柏拉图的所有著作几乎都是对哲人与城邦关系这一问题的探讨:不论是描述苏格拉底死前的勇敢,与其门徒对"正义"、"不朽"的讨论的《斐多》;还是描绘苏格拉底在雅典法庭上从容不迫地为自己辩护的《申辩》;或是脍炙人口的《理想国》等等。它们都是柏拉图借老师苏格拉底之口在阐释自己的观点。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解释柏拉图特别的写作手法——戏剧,并由此来引出哲人与城邦的问题。柏拉图认为,诗可以很好地感化民众,而传统神话中包含着漏洞。故他将故事写成戏剧来重讲神话,以希望能重整城邦秩序。再者是柏拉图的诗教及写作。第二,分析哲人与城邦之冲突的原因:首先,哲人与大众是对立的。哲人拥有独特的天资,他们热爱并追求超越于大众意见之上的真理;而大众则信赖传统,人与亦云。其次,哲人与民众比起来总是处于少数人的地位。第三,细述为什么柏拉图要将苏格拉底塑造为政治哲人的形象。第四,由以上分析,进而提出以下观点:柏拉图希望通过塑造苏格拉底的政治哲人形象而使哲人与城邦的关系融洽。在他看来,哲人才是真正关心城邦生存的人,而哲学则有利于城邦。他将苏格拉底塑造成政治哲人的形象,从而改变哲人们以往在城邦中的无用有害的印象,使哲人在城邦能够获得生存之地。  相似文献   

11.
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工科院校大学生数学观的现状和主要来源,发现工科学生的数学观的总体取向是工具主义和柏拉图主义为主的;工科学生数学观的主要来源是:"解数学题","教师演示教学的方式","教学教材的内客与整体编排"。  相似文献   

12.
黄丽莉 《商》2013,(7):235-235
迄今为止,人们对"柏拉图式爱情"耳熟能详,西方哲学上关于"柏拉图式爱情"的解读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几乎把"柏拉图式爱情"与精神恋爱、心灵沟通划上等号。这与柏拉图所阐释的爱情观是有悖的。  相似文献   

13.
不冷的!     
邵隆图 《中国广告》2007,(8):183-184
看见不是发现,发现是又见,又见是"观",是通过不断的观察和思考产生零碎的观点,再从点状的观点组合成系统的观念。很多时候,我们面对对象时仅仅是"看见",没有"发现","看见"是被动性的形象思维,而"发现"则是主动性的印象思维,看见的是照片,发现的则是底片。本刊将连续刊载隆图先生近期的一系列思想"发现"。  相似文献   

14.
珍藏外滩     
邵隆图 《中国广告》2007,(8):182-183
看见不是发现,发现是又见,又见是"观",是通过不断的观察和思考产生零碎的观点,再从点状的观点组合成系统的观念。很多时候,我们面对对象时仅仅是"看见",没有"发现","看见"是被动性的形象思维,而"发现"则是主动性的印象思维,看见的是照片,发现的则是底片。本刊将连续刊载隆图先生近期的一系列思想"发现"。  相似文献   

15.
怪谁呢?     
看见不是发现,发现是又见,又见是"观",是通过不断的观察和思考产生零碎的观点,再从点状的观点组合成系统的观念。很多时候,我们面对对象时仅仅是"看见",没有"发现","看见"是被动性的形象思维,而"发现"则是主动性的印象思维,看见的是照片,发现的则是底片。本刊将连续刊载隆图先生近期的一系列思想"发现"。  相似文献   

16.
李晓静 《商》2014,(48):102-102
柏拉图的《理想圆》其实就是一部“正义”论。《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对当时比较流行的几种正义观提出质疑,通过辩论,从而得出他的正义观。柏拉图的正义思想,先从城邦正义开始,再到个人正义,由大到小。本文将主要探析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什么是正义、为什么需要正义以及正义如何实现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商》2015,(8)
在柏拉图早期的所谓"苏格拉底式"的对话篇中,苏格拉底只是一个代表或者代号,他是最聪明的人则是意味着最聪明的人是那些像苏格拉底一样明白自己的智慧实际上上毫无价值的人——苏格拉底只是一个爱哲学的哲学家,并不是所谓的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智者。  相似文献   

18.
看见不是发现,发现是又见,又见是"观",是通过不断的观察和思考产生零碎的观点,再从点状的观点组合成系统的观念。很多时候,我们面对对象时仅仅是"看见",没有"发现","看见"是被动性的形象思维,而"发现"则是主动性的印象思维,看见的是照片,发现的则是底片。本刊将连续刊载邵隆图先生近期的一系列思想"发现"。  相似文献   

19.
看见 刘野     
<正>在一本有趣的艺术史书《我们什么也没看见》中,作者丹尼尔·阿拉斯对于学院式知识的艺术解读进行了批评。从委拉斯凯兹、提香、勃鲁盖尔到丁托列托,作者用一系列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调侃了所谓"解读"是如何蒙蔽作品本身进行的误读,同时告诉读者—其实绘画艺术想要昭示给我们的,我们并没有真的"看见"。阿拉斯看来对于绘画误读的方式,正是中国艺术评论的中心价值观,一边是符号学方法,正如福柯所分析的委拉斯凯兹的《宫娥》,另一边则是图像学方法,其代表即为贡布里希。  相似文献   

20.
徐萌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7):248-249
情理与法理、道德与法律的冲突是我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中以及司法实践中不可避免也不能避免的问题,缓和二者之间的矛盾与分歧已经显得尤为的重要与突出。从萨伯的假象公案——洞穴奇案入手,通过分析我国当前法律与道德冲突的现状,试图寻求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缓和"法理"与"情理"冲突的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