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12月10日,“全球竞争力品牌·中国TOP10”颁奖活动在斯坦福大学举行,娃哈哈公司入选“全球竞争力品牌·中国TOP10”。这是娃哈哈继与达能结束品牌纠纷之后又一件值得庆贺的喜事。虽说娃哈哈已跻身全球竞争力品牌中国十强行列,“独资”后的娃哈哈原本的“硬伤”依然存在,甩掉达能的洋拐杖后,企业又将面临新的问题,还不是大笑的时候,娃哈哈且慢笑哈哈。  相似文献   

2.
《光彩》2017,(3)
宗馥莉:娃哈哈宗庆后之女 娃哈哈集团独女宗馥莉是“娃哈哈帝国”的“钦定”接班人,媒体对这位民营企业家二代、富家女的评价多是正面词汇——严肃、利落、勤奋.据媒体报道,她几乎是公司每天到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她的“工作狂”劲头跟其父简直如出一辙,并与父亲几乎同样的强势、果断.历经多年的打拼,辅以父亲的悉心培养,宗馥莉如今已经有了自己的“小王国”——2014年成立了“浙江馥莉慈善基金会”.  相似文献   

3.
读者之声     
《糖烟酒周刊》2004,(29):2-2
2004年夏季,以娃哈哈“激活”、乐百氏“脉动”为代表的功能饮料,因其出手阔绰,成为中央电视台上半年广告投放的主力军;同时在硝烟四起的厮杀中,娃哈哈的“激活”、汇源的“她他营养素水”、康师傅的“劲跑”、日本麒麟和农夫山泉的“尖叫”等,从四面八方蜂拥而出,狂掷资本问鼎功能饮料的“武林盟主”之位。我看了贵刊第27期《功能饮料发  相似文献   

4.
娃哈哈已从25年前的一个校办企业,成为中国快消品领域的龙头企业。外界都很好奇,娃哈哈的成功有什么“秘诀”?  相似文献   

5.
APO(高级计划排程系统),是娃哈哈对自身“系统极限”的一个求解。当这把“钥匙”,由埃森哲顾问们“插入”娃哈哈这个“中国式”超级复杂和长系内部时,它不仅让汇集成“极限”的这个体系自身的所有矛盾与冲突暴露无遗,而且更加激化。  相似文献   

6.
几天前,达能集团以“娃哈哈把合资品牌应用在非合资公司”为由,强行要求以低价收购娃哈哈非合资企业资产的51%股权,此举引起了娃哈哈方面的强烈反对。针对达能的“强行并购”行为,娃哈哈掌门人宗庆后一改一贯的低调姿态,频频亮相媒体,祭起一面保护中国民族品牌的大旗,开始了拯救娃哈哈的行动。根据最新的消息,双方矛盾已经开始激化,法庭上见可能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局。  相似文献   

7.
“我们将抓住入世之机,真正面向全球走出去,在发展中国家建厂,将中国的娃哈哈发展成为世界的娃哈哈,”名列“中国饮料十强”之首的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庆后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介绍了企业的最新发展战略。他说,这一战略的实施将充分发挥娃哈哈的品牌优势、管理优势和技术优势,并将逐步、稳妥地进行。作为一批在改革开放政策下诞生、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年轻企业的代表,娃哈哈的成功具有典型意义。目前,这家名列中国“饮料十强”之首,至今已连续4年荣获中国饮料行业资产规模、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第一的年轻企业,已成…  相似文献   

8.
郑克棪 《浙商》2013,(6):16-16
在《浙商》1月下杂志中,“中国渠道商能否‘拯救’欧洲名牌”—文报道称,汇聚众多欧洲品牌的第一家娃哈哈欧洲精品商场在杭州对外营业,这对手头上余钱较多的老百姓而言绝对是一件大好事。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购买到国际大牌,娃哈哈无疑迎合和切中了老百姓的消费诉求,成为娃哈哈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会带来全新的商业业态。  相似文献   

9.
品牌延伸的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娃哈哈”最初是一种儿童营养饮品的品牌,它一出现就以极为鲜明的个性赢得了孩子们的好感,使该产品迅速红遍大江南北。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在这一品牌下接二连三地冒出了娃哈哈红豆沙、绿豆沙,娃哈哈八宝粥,娃哈哈纯净水等产品。这些产品既越来越偏离“儿童”,又越来越偏离“营养饮品”等娃哈哈品牌原有的属性。厂家的品牌延伸策略效果究竟如何?也许从短期来  相似文献   

10.
杨洋 《商场现代化》2007,(1):232-233
从最初的校办工厂到如今的世界第五大饮料生产商,娃哈哈在十八年的时间里谱写了中国民营企业的神话。在这场传奇式的发展经历的背后,就是被人们广为传颂的娃哈哈的“联销体”营销模式。面对着可口可乐、百事的直营终端思路,面对着健力宝的批发市场模式,“联销体”给资金、品牌都不占优势的娃哈哈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生存武器、自卫武器、进攻武器。  相似文献   

11.
《商业科技》2013,(31):11-11
中国饮料行业的巨头娃哈哈11月5日在北京宣布正式进军白酒行业。娃哈哈方面表示,其在茅台镇选择前身是汪家烧坊的金酱洒业合作,产品品牌名称叫“领酱国酒”:  相似文献   

12.
《现代商贸工业》2003,15(11):27-29
<正> 近年来,“娃哈哈”已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讲究“喝”的企业,从推出瓜子到上马蓄谋已久的方便面生产线,都表明“娃哈哈”正在向一个更全面的“贪食”企业进军。如今,“娃哈哈”的多元化发展之路已越走越远,自从2002年5月介入童装市场,其号称“跨行业经营的第一步”也迈了出来。可是,童装毕竟大不同于“娃哈哈”以前的“食喝”,这难免叫人为宗庆后担心:“娃哈哈”童装胜算能有几何? 为此,宗庆后爆出了自己的底料:“做童装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最终让市场说话,让消费者说  相似文献   

13.
“娃哈哈”的经营和营销谋略宗庆后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是中国利税总额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一,系浙江省省级企业集团。公司座落在中国著名风景旅游城市杭州,濒临秀丽迷人的西子湖畔。1987年,公司以三个人,十四万元借贷资金创业。经过7年的艰苦奋斗,到1993...  相似文献   

14.
娃哈哈乱局     
王方剑  白灵 《商界》2007,(8):30-33
知名商标、品牌争夺的背后是市场、利益之争。娃哈哈商标专有使用权的被突破,以及原本就不彻底、就有问题的娃哈哈商标所有权转让,埋下了娃哈哈合资公司和娃哈哈集团矛盾的“原罪”和隐患。娃哈哈商标可以在非合资企业之外使用。使“一个品牌、两家公司”的同业竞争成为现实,而这两家公司同一个品牌的产品在同一个市场的巨大市场份额。使得谁也不愿意、不甘心放弃娃哈哈品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达能并购的机会主义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4月,娃哈哈与达能之间的“恩怨”将在中国市场一直快速成长的达能推向了风口浪尖,引发了中国第一场关于食品饮料行业外资垄断问题的大讨论。在与达能合作中一直以强硬风格著称的娃哈哈创办  相似文献   

16.
企业主声音     
《中国广告》2004,(9):121-124
娃哈哈创业17年来在大家的关心和支持下不断地成长.这17年不但造就了娃哈哈这一知名品牌.而且娃哈哈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五大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大型饮料企业。“激活”活性维生素水是娃哈哈公司从今年3月份开始重拳推出的饮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娃哈哈既然参与.就希望能成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所以娃哈哈通过中央电视台大密集的广告投放.配合代言人王力宏积极参与的地面促销推广活动.仅仅三个月时间,“激活”这一产品已成功推向全国各地市场。从今年3月8日娃哈哈开始打响这场市场拓展战斗.到今天刚好4个月时间.现在“激活”的销量已经突破1300万箱。  相似文献   

17.
金少策 《浙商》2009,(13):90-91
对娃哈哈来说,在“家文化”的企业文化大旗下,通过全员持股等激励机制来“笼络”员工、经销商,让他们与企业利益保持一致,从而推动娃哈哈的腾飞。  相似文献   

18.
宗庆后自身就是娃哈哈的“超级电脑”,不仅控制着娃哈哈从生产到销售每一个流程的每一个节点,也控制着每一个节点上的每一个人。APO和R3项目似乎是一个标志,我们看到了由杜建英推动的一种可能——一个从“人治”走向“法治”的娃哈哈。  相似文献   

19.
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在风云激荡的神州大地上,多少品牌“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娃哈哈品牌已服务中国百姓27个年头了,作为一个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品牌,娃哈哈只是一个开始走向成熟的实力青年。  相似文献   

20.
实质上,娃哈哈绝不仅仅靠营销取胜,它的标杆意义,在于它是中国将一种“经销体系(系统)”运作到了极致的公司,也是中国最早开始进行系统思考并已经建立了“供应链竞争力”的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