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于坏账准备的核算,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与原行业会计制度相比,在会计核算原则的运用,坏账损失的确认以及账务处理等方面均有重大改进。本文对这些问题作些综述。一、适度运用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原行业会计制度关于坏账准备核算的规定,只强调要符合客观性原则的要求,忽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其弊端日益明显。新制度为适应现代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对原行业会计制度的不合理之处进行了修正,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适度运用。1、明确了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坏账损失的核算一般有两种方法,即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原行业会计制度并未…  相似文献   

2.
李兰  王莉 《山东审计》2002,(5):26-27
谨慎性原则又称审慎原则或稳健原则,是指企业在处理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应持谨慎态度,即凡是可以预见的损失和费用都应予以确认和记录,而没有实现的收入则不能予以确认和入账。这一方  相似文献   

3.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企业在处理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应持谨慎的态度。也就是说.凡是可以预见的损失和费用都应予以记录和确认,而没有十足把握的收入则不能予以确认和入账。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因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正确运用也应引起企业界的足够注意。下文拟对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及其局限性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唐欣 《现代企业》2006,(1):61-61,67
近年来,财政部通过对《企业会计制度》和五个具体准则的修订突出和强调了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为企业实行谨慎性会计处理奠定了政策基础。如在“建造合同”准则中对工程预计损失的确认;“或有事项”准则中对预计损失的确认;修改后的“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两个准则中基本上不允许确认收益等等。这一系列现象表明谨慎性原则的影响正在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5.
稳健原则又称稳健主义、谨慎原则或审慎原则,是会计对经营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所作的一种反应,它要求对收入、费用或损失的确认持谨慎态度,凡是可能的费用和损失应予以充分估计,对可能的收入或利得尽力少记或不记,以免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引起报表使用者的盲目乐观。稳健是为了达到下列结果而选用的“公认”的会计方法:(1)推迟确认收入;(2)尽早确认费用;(3)低估资产;(4)高估负债。谨慎性原则可体现在确认、计量、报告等方面。会计稳健原则被广泛运用在会计核算、会计管理、财务分析过程中,在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和《无形资产》等具体会计准则中,稳健原则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但是由于稳健原则本身所具有的倾向性、不平衡性以及实务操作中的随意性,使这一原则在实际运用中受到一定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1、谨慎性原则的含义。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之一。它是指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和风险或是在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方法进行处理。也就是说.按照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凡是可以预计的负债、损失和费用,我们都应当予以充分地记录和确认,而没有十足把握的资产和收益则尽量少计或不计,  相似文献   

7.
王海燕 《活力》2006,(2):91-91
一、谨慎性原则的含义及优越性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它同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一样是一项起修正作用的基本原则。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应该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设置秘密准备。简单地说就是:对没有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加以估计,并予以确认,而对可能发生但还没有发生的收入和收益,则不能提前确定。  相似文献   

8.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再允许转回,这也是目前国际会计准则与我国会计准则的少数重大分歧之一。毫无疑问,这一规定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也压缩了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制度  相似文献   

9.
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张亚修长期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界一直视谨慎性原则为资本主义的东西批而弃之,而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则突破了这一禁区,借鉴国际会计贯例,明确提出了“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那...  相似文献   

10.
吕洪芝 《活力》2008,(2):26-26
谨慎性原则是指在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作出合理预计,凡是可以预见的损失和费用都应予以记录和确认,而没有十足把握的收入则不能予以确认和人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风险,比如金融风波,债务人的死亡、破产,固定资产因技术进步而提前报废,恶性竞争等情况。  相似文献   

11.
对于坏账准备的核算,与原行业会计制度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旧制度)相比,新<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统称新制度)充分体现会计谨慎性原则,在坏账准备的计提、坏账损失的确认以及账务处理等均进行了重大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稳健性原则又称审慎原则,是西方会计的一条重要原则。它要求会计人员确认一切可能的损失和费用,避免利润虚胀和不实,以保障企业财力不受侵害,不使报表使用者因其报填的会计信息而盲目乐观。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制度中,明确允许企业提坏帐准备金,加速计提折旧等,这体现了国际通行的稳  相似文献   

13.
与<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固定资产会计准则>在固定资产的确认、初始计量、折旧、后续支出、减值和报表披露等方面都有新的规定,更突出了真实性原则对会计核算的要求,更彻底地贯彻了谨慎性原则和按实际成本计价原则,明显地扩大了会计职业判断的范围,对会计人员的品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新旧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比较,来分析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变化,以期对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进行更加准确的操作.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1999年6月28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填补了我国会计规范的一项空白,并充分体现了会计处理的谨慎性原则,其实施必将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会计报表风险,更利于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服务。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原则),是指在会计处理时谨慎小心,尽可能选择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并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该原则在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活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一、在会计确…  相似文献   

15.
姜崧 《黑龙江财会》1999,(12):17-18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它要求对经济业务中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处理时,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在允许的范围内低估企业的资产与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营风险,有利于经营者作出准确的经营决策,提高经济效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在获得越来越多商业机会的同时,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这就要求企业在会计政策允许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中作出具体选择,充分考虑企业的风险和潜在的损失,保护投资人、债权人、主管部门和潜在投资人的利益。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充分贯彻谨慎性原则,合理合法地扩大谨慎性原则可以挤掉…  相似文献   

16.
从谨慎原则到合理谨慎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常青 《四川会计》2002,(12):44-45
一、谨慎原则的一般含义在会计的一般原则中,有一项重要的原则称为谨慎原则,又称为保守原则或稳健原则,指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事务时,对于收入、费用或损失的确认,应持稳健即谨慎态度:凡可能的损失或负债应充分估计;凡可能的(预期的)收入或利得,一般不予估计,或必须十分谨慎地予以估计。概括地说就是对资产的估计和收益的确认宁可估低而不估高,对费用和损失宁可估高而不估低。谨慎原则的要求体现在会计核算的全过程,无论是会计的确认、计量还是报告都体现出了谨慎稳健的内容,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问题上:1.应预计一切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17.
继1999年修订《会计法》和2000年6月国务院发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之后,财政部于2000年12月又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的出台,意义重大。本文仅从与原《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对比角度,对《企业会计制度》的创新进行探讨。(一)谨慎性原则创新《企业会计制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谨慎性原则的创新,其中最核心部分是资产价值确认方面的创新。《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18.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其核算的正确与否,既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反映的信息质量,又会影响到利润表的信息质量。固定资产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资产,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2002年11月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即旧准则)以来,通过执行准则,规范了对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提高了企业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质量。但在实施过程中碰到一些问题,为了使固定资产准则能够更好地规范企业固定资产的核算和披露,《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即新准则)对固定资产从确认、计量、折旧处理、减值准备的计提以及报表信息披露等做出了系统的规定,吸收了许多国际通行的处理办法。主要体现在:取消了固定资产减值转回;取消了后续支出的确认原则;对“预计残值”进行了重新定义,引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旧概念;规定了弃置费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9.
所谓谨慎性原则就是企业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在可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核算方法时,选择使利润就低不就高的方法。这样可以解决企业的虚盈实亏,提高资产质量,减低报表水分,有利于保护国家、企业债权人和投资者的利益,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以下是笔者通过学习《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并根据多年的会计工作经验,谈谈对谨慎性原则运用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谈谨慎性原则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会计对经营环境中不确定性因素做出的一种反映,它要求对收入、费用或损失的确认持谨慎态度,凡是可能的费用和损失应予以充分估计,而对于可能的收入或利润尽量少计或不计。谨慎性原则在2001年1月1日起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中得到了较多的体现。本文将对此加以介绍,并对实务工作中如何应用谨慎性原则进行简单探讨。一、《新制度》中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1.扩大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要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具体列示了这三类资产计提资产减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