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跨国外包可以通过中间品或资本品的进口、出口及合作研发等多种渠道,并以竞争、示范和模仿等横向机制和产业间关联的纵向机制实现技术知识外溢。本文基于知识生产函数构建专利知识溢出方程,分别检验中美外包体系中的进口、出口及合作研发三条技术外溢渠道对中国当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外溢效应显著为负,进口和合作研发外溢效应显著为正,且具有显著的行业差异;合作研发和进口的外溢效应随着行业的技术水平所处位点的提高而显著增大,但二者对中等技术行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却不显著;在中美外包体系中,我国制造业企业已难以通过"出口中学"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亟待转变中美外包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和完善"进口中学"和"合作中学"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制。  相似文献   

2.
通过并购来获取技术和知识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医药行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专利数量是衡量一个医药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文章以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的专利增量作为研发绩效指标,以是否发生技术并购、并购企业规模、并购次数、现有专利水平、研发强度为自变量,对2006-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认为:技术并购对研发绩效有正面作用,而其它目的的并购对研发绩效有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构建知识生产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广东省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就内外资部门的独立研发、出口贸易、干中学、外资技术外溢对工业部门专利创新的影响及其行业差异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对于大部分行业来说,外资负向的挤出效应超过了其对专利知识产出的正向作用;内资部门独立作用的系数则取决于行业的竞争程度;外资技术外溢效应是否显著取决于行业是否适合看中学;出口贸易和干中学对创新的推动作用要取决于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企业性质。最后本文从实证检验结果出发提出了有行业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台资企业的逆向外溢网络区分为国际外溢网络、本地外溢网络和台商外溢网络,分析不同逆向外溢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考虑R&D投入在之间所起的作用.基于在闽粤投资的91家台资企业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取数据,运用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际外溢网络和台商外溢网络皆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的影响;R&D投入在这两种逆向外溢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均起到调节作用;R&D投入本地外溢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未通过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5.
全球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及其蕴含的创新知识,构成了开放条件下知识外溢的又一重要源泉。本文基于跨服务行业面板数据,在充分考虑行业研发知识源异质性前提下,经研究证实:中国服务贸易进口下的研发知识外溢效应是存在的,经由外溢结构分解,其不仅表现在产业内知识外溢效应方面,更体现在产业间知识外溢效应方面;由于技术禀赋差异和更高的协同生产要求,服务产业间知识外溢相对服务产业内知识外溢具有更显著的效率水平提升作用;研究最后亦证实,服务产业内、产业间知识外溢效应均存在明显的非线性作用规律,而这并没有妨碍两者的互补效应及其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信息通信技术兼具传统资本、知识资本及通用技术的特性,能够通过产业间关联促进其它行业的生产率增长。利用2002—2013年中国35个工业行业数据,基于投入产出系数测算了信息通信技术和非信息通信技术外溢存量,进而估计了信息通信技术对其它行业的技术外溢效应。研究发现,在控制自主R&D投资和非信息通信技术外溢的基础上,信息通信技术外溢显著促进了中国生产率的增长;分阶段进行考察可知,2002—2007年信息通信技术外溢效应尚未显现,后一阶段信息通信技术才显著提高工业行业的生产率;基于行业特征的异质性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自主创新能力对信息通信技术外溢具有"替代效应",而国有企业占比过高则对信息通信技术外溢产生"挤出效应";分位数回归结果进一步表明,随着各行业生产率的提高,信息通信技术外溢对各行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研究关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过程,讨论行业竞争机制、嵌入集群的社会资本以及企业技术战略选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行业竞争强度对运营绩效、扩张绩效和动态相乘绩效均有显著影响;制造业产业聚集所产生的集群效应对运营绩效有显著影响;集群内的强联系显著地提升企业的动态相乘绩效;集群外的弱联系是中国制造业企业忽视的社会网络资源,这种集群外部社会资本对3种创新绩效的影响都不显著;防御型技术战略只能显著调节集群内社会资本的强联系对动态相乘绩效的影响,而且这种调节效应还是负向的;进攻型的技术战略显著调节行业竞争强度、集群内的强联系对扩张绩效的影响,这种调节效应是正向显著的.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正处于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阶段,经济发展动力由以资源和初级要素驱动转向技术和知识等高级要素。研发作为获得技术和知识等高级要素以及进行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途径,研发及外溢能否有效改善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具体的影响机制如何?本文以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为研究对象,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国内研发及外溢和中间产品进口研发外溢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及影响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当期研发及外溢并不能带来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国内研发及中间产品进口研发外溢的一阶滞后项对当期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前者的影响大于后者,即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主要来自于国内研发。从影响机制来看,科技机构数量所代表的制造业获得的科技中介服务程度是国内研发及中间产品进口行业内研发外溢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机制,专利申请量所代表的科技创新水平是国内研发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1995-1997,2000-2003年期间,中国工业36个行业的平行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估计了FDI对工业行业内部的技术外溢,及影响技术外溢的因素。结果显示:在1995-1997年期间,FDI对我国工业行业内部有不显著正的技术外溢。技术差距较小、劳动密集型行业获得较大的技术外溢。在2000-2003年期间,FDI对工业行业内部有显著正的技术外溢。技术差距较大、资本密集型工业行业获得较大的技术外溢。因此,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工业行业的引资应偏重技术差距较大的资本密集型行业。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于国内外既有基于贸易角度的国际研发知识外溢研究,文章在价值链国际分工背景下,重点关注了制造业细分行业研发知识存量异质性对国际知识外溢的影响。主要结论表明:只有在与国际研发知识存量资源相结合的情况下,价值链国际分工网络渠道的进一步扩张及由此形成的研发知识溢出,才能够真正体现出价值链国际分工对我国制造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且是价值链国际分工影响我国制造业部门效率水平提升非常稳定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2006-2010年创新型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研发支出的创新绩效.通过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研发支出的创新绩效分类研究,探讨在不同经济类型、地区和行业中,创新支出对创新产出的影响,以指导各类型各发展阶段的企业更合理地分配研发资金,提高创新绩效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上海2001-2006年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企业自主研发R&D活动和技术引进对企业绩效的不同影响。文中将两种不同的促进技术进步策略作异质性的分析处理,同时基于倾向得分考虑模型的选择偏差,再通过匹配法做平均处理效应估计。研究结果表明,试图通过技术进步寻求发展的企业相比其他企业均对企业绩效产生了积极效应。其中技术引进方式对企业的当期利润和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优于自主研发方式,而自主研发对于企业TFP的贡献更优于技术引进。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量吸纳外国直接投资,不仅明显地缓解了资金不足的矛盾,更主要的是通过吸纳外商在直接投资过程中产生的技术外溢,促进了技术进步,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并取得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显著成效.在当前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前提下,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的市场环境,让外资直接投资产生的外溢效应更加充分发挥作用.应改进外资政策和产业政策,引导外资投向技术密集的行业,鼓励FDI加大研发力度;增强本土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加强外国直接投资企业与本土企业的各种联系;允许和鼓励外资对某些行业的国内企业进行并购,使外国直接投资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技术多元化影响知识吸收能力与绩效,但是对技术多元化影响企业绩效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也较缺乏基于中国高技术企业的实证分析。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从技术多元化的广度与深度视角探讨其对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多元化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作用,吸收能力在企业技术多元化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5.
就理论而言,软件行业服务外包过程中会产生技术外溢,进而促进接包国软件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通过北京、广州、上海、天津、武汉等5个城市的服务外包6年数据分析,证明中国软件行业服务接包过程中存在技术外溢效应,外溢效应的大小受该地区软件企业技术力量、教育质量、经济发展水平及出口量大小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技术外溢效应主要是指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本、技术研发投入、管理经验等因素通过各种渠道导致技术的非自愿扩散,它可以促进东道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本文以我国14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为样本,实证研究了软件行业承接国际外包的技术外溢效应。结果表明,承接国际软件外包获得了技术外溢的益处,提高了本土软件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在技术外溢的多种可能途径中,跨国公司的示范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显著。因此,应当坚持软件产业的对外开放,并着力提高软件行业的人力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17.
随着当前跨国公司研发(R&D)全球化的趋势,跨国公司在华研发迅速增长.文章着重从技术外溢渠道的角度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外部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渠道会产生不同的技术外溢效果.  相似文献   

18.
黄静 《财贸经济》2007,(5):26-32
本文以非参数估计方法估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为基础,以工业行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微观、中观、宏观等各层面吸收能力对FDI技术溢出效果的影响。结论支持了我国对外开放政策,但也发现我国现阶段内外资技术差距过大;同时发现,如果要提高FDI技术外溢效果还需进一步加强企业自身研发,培养行业内我国自己的大型企业。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是我国重要的FDI聚集地之一,然而以这一地区为研究对象的关于FDI技术外溢效应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至2006年27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估算了FDI对江苏内资企业生产率水平和生产率增长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密集使用外资的江苏省内,FDI对江苏省制造业内资企业的技术进步效应主要依赖于行业间的产业关联,总体而言,行业间外溢效应显著,行业内的外溢效应并不明显。但在高附加值产业,内资企业的技术进步不仅来自于行业间的关联,而且来自于行业内部外资企业的技术扩散和竞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中国分地区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应用随机前沿形式的知识生产函数,实证检验了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与外资引进三种研发投入模式对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全国整体而言,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与外资引进对技术导向技术创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企业吸收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外资引进功效的发挥,但却抑制了协同创新的技术导向创新绩效;自主研发与外资引进对市场导向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协同创新的作用并不明显,且企业吸收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协同创新市场绩效的提高,却不利于外资引进市场绩效的提升。三种模式的投入功效在东、中、西三大地区间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