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市场》2009,(16):11-11
<正>3月6日,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华盛顿邮报》发表了题为"经济复苏取决于‘G2'"的文章。中国经济增长率2009年将会下跌。美国正处于严重衰退之中。世界经济要想  相似文献   

2.
观点     
《光彩》2014,(2):8-9
正"靠排他性垄断所赚的钱,在经济学上不能叫经济利润"——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这是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日前在接受凤凰网采访时说的一句话。他认为,"现在凡是能赚钱的国有企业,基本上都是靠政府的排他性垄断。靠排他性垄断所赚的钱在经济学上不能叫经济利润,只能叫会计利润。会计利润不同于经济利润,好多隐形成本并不记在账上,表面上看是赚钱了;但如果把隐性成本(经济学家称之为‘机会成本')也算进去,就不能算是赚钱。"  相似文献   

3.
新经济的带动下,繁荣了10年的美国经济,让经济学家的衰退预言一次又一次落空.9.11后,关于衰退的讨论,在坊间顿成时尚.11月26日,美国经济研究局(NBER)宣布美国经济衰退从2001年3月开始.这个由6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构成的组织,在研究美国经济的衰退与复苏方面,有着不俗的纪录,他们的结果一经公布,便为西方各大媒体广泛采用.因此衰退开始的时间几乎没有争论就达成了一致.但关于衰退将延续的时间,在权威机构没有发言之前,却是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4.
何乐 《中国市场》2009,(33):64-64
<正>经济低迷正在彻底改变所谓的"抗衰退行业"。约翰·戴维斯,曾担任过《机械公敌》(I,Robot)和《诺比特》(Norbit)的制片,现在正在适应"Gulliver’s Travels"(《经济学家》杂志的一个栏目)的工作。他也投资各种各样的行业,像是饭店和施工架。眼下他对电影  相似文献   

5.
所有这些显示制造业复苏的迹象都"正好是周期性的",而不是结构性的。换言之,美国制造业还不能够宣告长期的关键转变已经到来如今全球经济关注的焦点之一是美国制造业复苏,市场似乎普遍认为,现在能源价格低、美国生产力在增长、而海外的成本在上升,这些因素集结在一起将让美国制造业活跃起来。然而,高盛首席经济学家简·哈祖斯虽然承认,最近的一些经济数据  相似文献   

6.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近日警告,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还异常脆弱,不排除再度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7.
何晓春 《浙商》2011,(24):68-68
“我们的房地产行业,‘父亲’是土地,‘母亲’是金融;土地所有权是国家的,金融也是国家垄断的。”陈旺财对《浙商》记者说,“既然‘父亲’与‘母亲’都是垄断的,生出房地产这个‘儿子’也是垄断的。”  相似文献   

8.
早在1958年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先生就说过“经济是‘人’和‘物’两个因素的矛盾统一体。‘人和‘物’两个因素缺少一个,就不成为经济。”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职工队伍中科技人才总量少、素质低、专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已严重制约和影响到国有企业的振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1500亿美元的减税和75个基点的降息并没有让华尔街安心。经济学家预测,次贷危机的高峰期还未到来,即使现在市场上已经哀鸿遍野。很多经济学家相信,美国经济即使不是衰退,也已经在衰退的通道中。差别在于,这将会是一次持续多长时间的衰退?如果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的拯救行动难见奇效,投资者希望知道,中国在"此岸"还是在"彼岸"?  相似文献   

10.
石油价格的波动上扬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增长的忧虑。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倘若原油价格突破每桶50美元,则将严重威胁经济复苏,并可能使经济重新陷入衰退。石油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加剧了各国之问石油资源的争夺战。  相似文献   

11.
<正>坐在总理对面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建言献策的,除了3位中国经济学家,还有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世界银行和麦肯锡公司的3位外国经济学家。这是李克强总理12月7日在国家发改委主持召开座谈会的场景,也是我国首次在最高层级邀请外国专家参与五年规划编制建议。李克强开门见山表示:"今天我们邀请国内外几名专家发表意见建议,让我们能够在编制‘十三五’规划的过程中‘开门’征求各方意见,充分集聚民智,在开放中巩固更多共识。"  相似文献   

12.
旅游经济的溢出效应即一城市旅游经济的增长对邻市旅游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外部性。本文先理论分析旅游经济溢出效应的产生机制,之后建立分析旅游经济溢出效应的MF模型,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包含的六市为例,测算"黄三角"六市间旅游经济的溢出系数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建立"‘黄三角’双环旅游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的新变化是,国内需求增长空间变小、速度放缓。近年,一些著名分析师和经济学家在经济运行大方向判断上频频犯错。2011年,"新周期"预期被证伪;2012年,一年"寻底",年终被市场确认;2013年初,复苏预期被经济数据冲淡。到底错在哪里?笔者认为,仅在需求与周期问题上打转是误读中国经济近年变化的根源,遗漏了  相似文献   

14.
在18日的一篇署名文章中,"股神"巴菲特将当前的美国经济形容为刚刚走出"急救室",但现阶段的复苏异常缓慢. 这样的比喻似乎也适用于更广泛的世界经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在周三发布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全球经济已开始复苏,但要完全复原可能需要很多年的时间,而且,潜在的经济产出可能很难回到危机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刘旭 《国际贸易》2012,(1):28-32
一、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影响因素(一)全球经济减速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长达近20年的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的黄金期业已结束。"十二五"前期全球经济将低速增长,"十二五"中后期全球经济将逐渐走出衰退,但复苏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全球经  相似文献   

16.
中哈友谊源远流长,"一带一路"战略提出来后,从九个方面阐述了中哈旅游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就中哈旅游经济合作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中哈旅游经济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在不久前的一次经济形势研讨会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穆萨特意戴了一条黑领带出席会议。他说:“黑领带是我出席葬礼的特定装束,今天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我现在出席的是‘全球经济危机的丧礼’。”恰如其言,世界经济发生的积极变化正在把危机推向远方。  相似文献   

18.
正"保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永恒动力。""中国将坚持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大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4月22日,温家宝总理出席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坚持改革开放,推进创新发展》的演讲。温  相似文献   

19.
名言     
《信息与经营》2013,(6):18-18
防止经济过快下滑和推动一系列微改革将是今年决策层的两大政策议题。对房地产市场"下猛药"是一件危险的事,政府应该更加合理、谨慎对待房地产市场,让泡沫不至于很快破灭——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原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在里昂证券举行的"中国投资论坛"上表示  相似文献   

20.
一、当前世界经济和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形势 2009年下半年以来,在各国扩张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刺激、库存回补以及金融市场改善三大因素推动下,世界经济逐步走出了衰退,特别是在2010年第一季度,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以及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出现较快回升,经济复苏的趋势进一步确立,标志着世界经济普遍进入复苏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