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整理如何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整理产业化是我国实现土地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推动土地整理事业不断发展的有效途径。按照用途不同,土地整理可分为农用地整理和建设用地整理。土地整理的类型不同,产业化发展的运作模式也有所区别。本文主要论述农用地整理的产业化问题。农用地整理产业化实践最初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比较发达的苏南地区,以后逐步发展到山东、浙江、陕西、辽宁、黑龙江等地。当前,土地整理的产业化正在各地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最近,笔者围绕土地整理产业化到江苏省作了一次专题调研。现结合这次调研情况,谈谈自己对…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理的产权经济关系与土地价格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整理投资、整理地块经营使用及产权转移均涉及其产权经济关系的变化,而且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土地价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先针对不同土地整理方式分析其产权关系和经济关系,再从土地整理开发投资的角度分析土地整理投资与土地价格的关系,讨论了整理地块价格评估的方法,并提出整理地块的价格评估应以产权关系为基础,遵循市场规律、公正地评估其公开市场价格,引入价格机制促进土地整理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3.
土地整理产业化是解决目前我国土地整理资金筹措问题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今后土地整理工作的发展方向。本文从土地整理产业化的涵义、土地整理产业化的本质特征、实行土地整理产业化的意义、我国土地整理产业化的政策法律基础以及运作模式对土地整理产业化进行了探讨,并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土地整理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提出了推进土地整理产业化发展的建议。本文从各个方面对土地整理产业化进行了详细地探讨,对今后的土地整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一些地方在开展农地整理工作时,片面强调增加耕地面积,改进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却忽视了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致使土地整理后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进而危及土地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1.土地整理项目忽视生态效益的原因分析。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上看。现阶段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制定的时候往往着眼于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土地的质量、达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改善生产条件以及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等方面,对于土地整理的生态保护这一要求考虑甚少,也缺乏对土地整理规划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合理性的论…  相似文献   

5.
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整理是一种常见的人类改造地理环境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探讨土地整理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必要的.从土地整理案例出发,结合目前研究现状,分析土地整理活动中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各个因素,以及它们的作用性质和强度,建立起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量化.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案例进行评价,建立起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模型.  相似文献   

6.
广东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化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们对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和明确的概念。近日,笔者就此问题在广东省进行调研。结合调研情况,我们认为,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化大体可概括为:通过加大投入,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整治和优化配置的力度,实现土地资源开发整理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促进土地资源产业从投入、规划设计、项目实施到后期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全过程的一体化,形成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机制,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程度,充分发挥社会、经济、生态三大综合效益。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化是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有效途径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粗放,…  相似文献   

7.
为了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促使耕地总量能够一直保持动态平衡,近些年,我国各地区都展开了土地整理工作。通过土地整理,不仅能够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增大耕地面积,从而达到土地生产力的提升。因此本文对新农村建设的土地整理与土地生态保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土地整理与土地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解决土地整理与土地生态保护问题的有效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ISO9000和ISO14000一体化有利于节约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效率、效益。文章论述了两个标准一体化的可能性、必要性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与现状  相似文献   

9.
土地整理作为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解决土地细碎问题,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及景观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技术和改革土地制度,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有效措施,被世界很多国家看作是促进农村综合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农村城镇化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城镇化带来的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集约水平和土地产权制度的变化。结合目前我国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和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总结了农村城镇化与土地整理的关系,并指出,只有通过协调两者的关系才能保证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攀枝花市对土地的需求压力很大,须加强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但该市未利用地开发难度大利用成本高,产出低。加强已利用的各地类的管理,通过土地整理,改善使用结构,可缓解土地需求压力,提高产出率。  相似文献   

12.
李麒 《山西农经》2020,(7):80-8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占地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城市用地与农耕用地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矛盾。因此要协调耕地和城市用地,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并将其作为建设的指南,为后续土地整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土地整理中的生态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的土地整理发展比较迟,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大多数地区将增加耕地面积作为土地整理的主要目标,而忽略了生态安全建设,进而引发了一些生态问题.运用分析比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分析当前土地整理对生态安全产牛的影响,找出土地整理对生态安全负面影响的根源,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实际施上过程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化投资与补偿的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岚 《农村经济》2003,(3):21-22
土地开发整理是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土地整理的总称 ,是补充耕地的主要来源。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化是将过去小规模、零星分散的土地开发整理交由专业化造地公司 ,按照市场机制来运作 ,从而解决土地开发整理中一直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我国目前的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化模式以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模式为主 ,即由开发企业垫资先行土地开发整理 ,其成果经验审合格后 ,纳入新增耕地指标储备库 ,由土地开发整理中心核定开发企业的成本并予以相应补偿。对土地开发整理成本及补偿问题的研究 ,是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化课题中的一项基础性、技术性研究 ,对于政…  相似文献   

15.
土地整理中的生态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土地整理对生态安全的正面效应以及它对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壤资源和大气资源等的负面影响,提出在科学发展观的大前提下如何以生态安全为宗旨促进土地整理事业健康持续的发展;认为在土地整理中实现生态安全保护应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树立正确的土地整理观、伦理道德观,以及通过从整体出发,因地制宜地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措施来引导未来的土地整理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土地整理的景观格局与生态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研究目的:从土地整理对景观格局与生态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综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并对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中国土地整理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整理在有效促进土地资源保护的同时,也会对不同尺度的景观格局和生态效应产生影响。研究结论:国内外土地整理对景观格局与生态效应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经验和成果参考,但未来还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加强土地整理的景观类型的科学划分;(2)构建与土地整理生态过程相关联的指数集;(3)注重土地整理的多尺度景观格局与生态耦合研究;(4)强化土地整理的景观生态规划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土地整理在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由于我国的土地整理发展比较迟,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大多数地区将增加耕地面积作为土地整理的主要目标,而忽略了生态安全建设,进而引发了一些生态问题。本文主要运用分析比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分析当前土地整理对生态安全产生的影响,找出土地整理对生态安全负面影响的根源,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实际施工过程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安全影响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讨论了土地整理前后区域生物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及社会与经济要素的变化,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过程中尽量减少生态安全的负面影响和提高区域生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认为,在土地整理过程中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有益于增加区域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9.
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耦合关系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耦合关系模型,为量化研究二者耦合关系奠定基础。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的耦合关系,在国家、区域和项目三个尺度层次上,均包括内容耦合、模式耦合和管理耦合三个方面,而其耦合协调的实现以国家和区域尺度为导向、以项目尺度为基础。研究结论: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耦合关系模型,可为量化地研究和协调二者关系、推进二者健康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土地后备资源丰富,但水资源严重制约开发前景滨州市地处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腹地,拥有近期可开垦的未利用土地114285公顷,土地开发整理前景十分广阔。但是,由于滨州位于泰沂山脉以北,东南季风受泰沂山脉阻挡,自然降水较少,年降水量为579.2毫米(1952年~1997年均值),是山东省降水量较少地区之一。另外,这一地区虽然地下水位高,但大部分地区地下水矿化度高,含盐量大,近期内没有利用价值。据水利部门统计,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 327立方米,分别为山东省人均量420立方米的77.8%和全国人均量2400立方米的13.6%,据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