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少同志至今还这样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调节机制是市场机制,而社会主义的经济调节机制是计划机制。“计划”与“市场”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经济调节方式有三种不同类型: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市场调节。但是只要我们不把计划与市场对立而是统一起来看,就会发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存在市场机制,而在于这个市场机制是否有计划性。任何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调节的方式或手段,最终都表现为对市场的调节。“市场调节”这个提法本身就欠妥,把“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并列也是不够科学的。因为: 第一,市场是客观存在的对象性的东西,它只能是调节的客体,不能是调节的主体。大家知道,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市场行为,讲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调节,也就是讲对市场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十年改革以来,我省经济体制发生明显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得到发展。按照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相应改革了计划、财政、金融、价格、物资、外贸等管理体制。过去那种高度集中、统得过死的局面发生  相似文献   

3.
一、加强国家对市场的调控我们已经认识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国家是社会经济生活的组织者,要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国家宏观调控的行为是否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则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和市场机制运行是否正常有序。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任务,就在于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重新构造起一整套市场秩序和竞争机制,并且扶持它逐步发育以至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在阐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时指出:“必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国家法律法规和计划的指导下发挥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既要克服过去那种过分集中、管得过多过死的弊端,又不能过于分散和削弱宏观调控。”(见《讲话》单行本第14页)这是我们党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三项基本要求之一,是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理  相似文献   

5.
1981年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中就提出了“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问题。 1982年春节期间,陈云同志约请国家计委负责同志座谈,正式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问题。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对关于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问题作了进一步说明,指出:“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同时允许对于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不作计划,由市场来  相似文献   

6.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以下三个目标:第一,资源配置要由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的变化起基础性作用。第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以及企业的优胜劣汰,要通过市场机制的运作来实现。第三,社会生产与需求的基本平衡。主要靠市场调节来达到。要实现以上的具体目标,离不开金融手段,具体地讲有以下几点:资源配置指的是资源在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各个企业之间的分配。计划经济强调的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虽然也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法,但是四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计划经济要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必须要有两个前提条件:其一是中央计划机关对全社会的一切经济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变型阶段。日趋成熟的市场机制与不断完善的宏观调控相结合,在资源合理配置、要素优化组合方面已充分显示其魅力,过去长期存在的物资短缺、通胀率高的局面已基本改观,现在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启动市场,以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体制。在这种新体制下,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但是市场机制这支“无形的手”也有失灵的时候,因此,还必须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来克服和纠正市场调节的不足。几年来我区的实践证明,计划、财政、税收等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林凌 《特区经济》1993,(3):17-20
<正>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一开始就提出了以什么模式作为改革取向的问题,由于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始终是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等概念上翻来覆去做文章。1984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观点,大家都认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但在认识上,歧义仍然不少。无论把重点理解为有计划还是理解为商品经济,实质上都没有脱离计划与市场板块结合的窠臼。1992年,小平同志继1991年上海讲话之后,再一次提出计划与市场不是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志,“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使中国在改革的取向上走出了要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死胡  相似文献   

10.
吕沛 《特区经济》1992,(8):22-23
<正>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做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但是,从宏观经济管理体制上看,广东目前仍未真正按照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建立起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宏观管理体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从理论上讲,广东的宏观经济理论未能解决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即计划调节缩小、市场调节扩大到什么程度,才是计划与市场结合的最佳点?也许有人会说,这个问题已经解决,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品由计划调节,其余的由市场调节。其实,问题恰恰在于:以国计民生的重要性程度作为依据来划  相似文献   

11.
国民经济要转换计划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体制,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实现这一转换,这对政府和农民都是一个新课题。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我国已有80%的商品农产品由市场调节。但农产品市场却交替出现“卖难”“收购大战”。农产品市场的波动,给农业造成了损失。 农产品市场出现大的波动,有其主客观的种种原因。从主观上讲,政府对如何转变职能调控市场和农民如何适应市场机制,都需要有一个过程。过去,  相似文献   

12.
一、市场经济下政府管理农业的必要性 首先,市场经济主要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进行自发性的调节,这便决定了市场机制存在着缺陷:第一,市场调节在某些领域失灵。例如那些投资大、周期长的项目中,许多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单靠市场机制的调节不能保证它们有足够的发展,而需发挥政府的经济和行政功  相似文献   

13.
学习列宁晚期关于计划与市场的思想札记徐博涵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在阐述十二大关系时,专门讲了一个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问题。他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绝不...  相似文献   

14.
一、计划体制改革的进展与成效。宝鸡市于1985年以来先后被列为全国机构改革和金融、物资体制改革的试点城市之一,围绕全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宝鸡市以促进搞活微观经济、加强宏观计划管理为目标,对现行的计划管理制度和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改革。 (一) 由过去单一计划控制向计划控制和市场调节结合转变,缩小计划控制指标,扩大市场调节范围,使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同时运行。宝鸡市首先从缩小计划控制指标着手改革,工业生产计划,1984年计委管理的产品有221种,1987年减少为90多种。其中省确定的指令性计划产品,前两年为6种,1987年  相似文献   

15.
第一个变化:市场取向的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经济中市场调节的范围和比重显著增加。改革开放14年来,由于计划、价格、流通、财政、金融以及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我国经济的商品化、货币化和市场化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市场机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  相似文献   

16.
(一)、实现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要求而产生的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的经济管理制度。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刻认识,按照这一矛盾发展的趋向,对未来社会经济运转的图景作了科学的阐述,在《资本论》中多次谈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是“一个自觉的、有汁划的联合体”。“这个自由联合体,他  相似文献   

17.
张友凯 《特区经济》1992,(3):21-22,28
<正>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适应这种经济的需要,必须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然而社会主义经济究竟是立足于计划还是立足于市场,是计划第一性还是市场第一性,仍是一个尚未取得共识的理论问题。在当前探索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最佳结合点和讨论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时,不可能也不应该回避计划与市场关系这一理论前提。笔者认为,不能用“对立论”或“兼容论”的观点来描绘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而应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立场上理解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理直气壮地承认市场第一性、计划第二性。简要地说,二者的关系是:市场属于经济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第一性的;计划属于经济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第二性的;市场决定计划,计划又反作用于市场,计划对市场的能动作用归根结  相似文献   

18.
一、计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 要明确计划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必须搞清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有人认为,既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什幺区别”,就意味一切经济活动只能由市场调节,可以不要计划了。他们忘了小平同志说过“……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相似文献   

19.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福建省无论在经济管理的制度还是生产方式上都起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中央确实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以及广东、福建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区后,市场调节的比重急剧增加,给宏观经济管理特别是新的经济秩序的建立提出一系列亟需解决的课题。我们认为研究沿海地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具体方式不但对福建经济的宏观管理和间接调控有直接帮助,而且也为全国改革开放提供一个有意义的案例。  相似文献   

20.
张井 《南方经济》2012,(4):73-74
一、“南方谈话”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宣言 从改革开始到邓小平“南方谈话”前,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导向和目标模式的重大问题,党中央高层包括元老,认识上有分歧,理论界和政界有争论:一种意见主张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另一种意见主张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后一种主张占上风,影响着中央决策.党中央文件先后提过: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商品经济;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覆盖全社会;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提法虽然变过多次,但实质仍然是计划经济为主.理论界则先批判商品经济,后批判市场经济,认为都是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