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名牌战略”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的。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们也产生了一些不同层次的名牌,有的还打进了国际市场,成为各国消费者耳熟能详的优质产品。但是,这样的名牌毕竟太少。相当多的名牌,特别是那些自封的或被某些权威机构封的“名牌”,却并没有“名”。有的连“牌”也消失了。 什么是名牌,我认为,名牌就是产品的或企业的质量信誉,当然是较高的质量信誉。名牌既体现了质量竞争力的高水平,又可以扩大质量竞争力的影响。企业较高的质量竞争力。往往通过名牌来体现。没有较高的质量竞争力,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名牌。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名牌就是质量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最近看了一篇《国酒五粮液》《精神文明报》 1999. 11.30)的文章,同时也看到和听到了一些由该文引出的谁是“国酒”的话题(以国家正式颁发“茅台酒国酒证书”而告一段落)。在此,颇有几句话想说一说。 企业的品牌要靠企业的质量去铸造。这里说企业质量而不说产品质量.是因为现在一个企业想要取得长足发展,不仅要有过硬的产品质量,更要有一系列的如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高质量,树立起“货真价实”的企业品牌。有的企业却走入了一种认识误区,认为名牌是包装的,是通过宣传广告就可以获得的,为了“出名”,挖空心思,绞尽脑…  相似文献   

3.
当今中国企业界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名牌忧虑。老牌子失去了光彩,新牌子立不起来。一些专家、学者频频急呼并为之出谋划策,大有指点迷津之气概。各省市纷纷出台名牌发展之宏伟战略。一时间,人人都有了战略眼光,大谈名牌战略问题。于是乎,许多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实力强弱、名声高低,纷纷加入了创名牌的行列。然而不少企业由于没有正确的名牌观,导致其名牌开发困难重重,即使开发出来,也常常是昙花一现。因此,企业要开发名牌产品,要树立正确的名牌观。 一、名牌宣传观 名牌产品的宣传应适度,要反对两种错误观念:1.名牌是靠广告…  相似文献   

4.
公明 《企业文化》2009,(9):85-85
看央视2台的“非常6+1”节目,我记住了主持人李咏说的一句话,那就是:“谁都会有机会!”这让我想起了西方的一句名言:“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所以咬得深了一些。”  相似文献   

5.
陈彦民 《企业研究》2000,(10):28-29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名牌的优势地位是有目共睹的,但其优势并非是一劳永逸的,有的名牌仅仅持续了十几年,有的甚至是二、三年就像流星一样闪过。翻开世界名牌的发展史,一些世界名牌之所以能够稳居名牌的宝座是因为这些名牌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进行创新,以“第一”和“唯一”的形象引导着时代发展的新潮流,在产品质量、服务、科技、文化、产业规模、员工素质、宣传等方面,体现出一种“不可取代性”,显示出名牌的威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的加快,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名牌产品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  相似文献   

6.
“传统名牌”绝大多数创立于计划经济时期,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国有品牌。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这批老品牌多半出现了“不适应症”,纷纷退出市场。目前,在中国市场上,彩电、空调.冰箱等产品的品牌集中度继续增加,除一些不知名品牌退出市场外,行业排名前十位的品牌的总体市场占有率高达80%以上。而与此同时,一些过去企业数量成千上万的食品.饮料.乳品、啤酒、白酒等行业,现在也被少数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和地区性名牌所统治。……这些都已说明,在消费者的品牌消费中,企业如不能建立自己的品牌,等待自己的结果将只有退出市场舞台,如仅有品牌却不能成为名牌,市场留给自己的也只能是残杯冷炙。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近年来,获得中国名牌产品荣誉的企业的产品销售额平均年增幅在25%以上。在企业界,一个共同的看法正悄然形成:“只有拥有名牌产品的企业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存权”。目前,各地的经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地的品牌尤其中国名牌的数量有直接的正向关系。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多出现了以名牌产品为支撑的产业集群。一些地方的产业集群甚至已上升到区位品牌层次,典型的有“青岛家电”.“晋江运动鞋”.“郑州食品”.“佛山陶瓷”.“深圳IT”等。  相似文献   

7.
名牌无疑会给其拥有者带来滚滚财源。然而,创名牌难,守名牌也难。中外企业发展史上,许多著名品牌由于种种原因而失却了往日的声誉,企业甚至从此一密不振。导致名牌败走“麦城”的原因,有些来自外部环境,但更主要的是企业自身因素。一忌宣传失度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是放弃宣传。有些企业在创牌之初不惜巨资大做广告宣传,一旦“成名”往往“见好就收”,认为没有必要再花冤枉钱了。殊不知,宣传对公众消费起着很强的导向作用。一旦停止宣传,消费者就会猜测这种品牌可能出了什么问题,消费兴趣就会逐渐它移。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历经百…  相似文献   

8.
企业商标权法律保护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大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走上了上规模、上档次、刨名牌的路子。在实践中,许多企业负责人认识到:商标的知名度就是效益,名牌给企业带来的利润远远大于企业的有形财产,它是企业的战略资本,是企业经济实力的象征,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他们十分重视对商标的投人,采取多种方式对商标进行宣传,从而创立了一批在市场上有重要影响的知名商标、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单位和个人为追求非法利润,挖空心思假冒别的企业,特别是一些知名企业的注册商标;有的不法之徒生产对人体有毒害的假货,使用与名牌商品相同或近似的注册商标,使注册商标的企业蒙受巨大损失,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因此,加强对企业商标权的法律保护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著名作家梁晓声曾与一位韩国老板进行过以下对话:“您乘坐韩国轿车,而不乘坐更高级的外国轿车,是基于爱国主义吗?”“有点爱国主义的原因,但不完全是。我也愿意坐‘奔驰’、‘宝马’、‘劳斯莱斯’呀!但我的工人们会有意见的!”“您是大老板,您坐高级轿车,是花自己的钱买,与工人们何干?您百么反而在乎他们的意见呢?”“话不能这么说。我买过一辆高级的外国车,没坐几天,玻璃被工人砸了。这件事对我教训很大,使我明白,我的钱.是工人们帮我挣的.不是我生下来之前,上帝就替我存在那儿的!”对照这位韩国老板,我们的一些企业…  相似文献   

10.
名牌是企业的无形财富。创中国名牌不仅是中国企业界的愿望,而且是中国广大消费者的愿望。为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会长宋季文,请他就中国名牌战略等问题发表了看法。谨以此文献给“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编者本刊讯(记者赵春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名牌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名牌对消费者的导向和认同效果也越来越明显。正如一些企业家所形容的:名牌是市场的通行证。当今的市场是名牌争雄的市场。在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记者就有关名牌方面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