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二五’期间区域发展要更加协调。"面对"十二五"山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要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被委以重任。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成为山东省实施重点区域战略、促进区域经济相互融合发展、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整个山东"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聂炳华 《山东经济》2011,27(1):127-130
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针对如何借鉴国内有关经验,本文着重对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情况、动因和主要经验作了分析,并结合蓝色经济区建设需要提出了建议:一是指出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经验对蓝色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二是建议把蓝色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列为"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的重要方向和任务;三是提出以青、日、潍一体化带动蓝色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是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起步年和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深入年,更是落实市委提出"开发区要率先发展"要求的攻坚奋进年。  相似文献   

4.
王睿 《辽宁经济》2010,(11):30-31
沈阳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充分发挥先试先行的"资格优势",快速推进沈阳经济区同城化和一体化进程,全面加快产业发展和空间整合步伐,不断拓宽区域合作领域,沈阳经济区的发展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5.
背景资料:沈阳经济区战略在近日上升为国家级战略,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本溪作为沈阳经济区的一个重要成员,也迎来了大发展、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本溪全市上下为此精神振奋,更加增添了"抓住新机遇、再造新本溪"的发展激情,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  相似文献   

6.
谷风 《走向世界》2011,(7):22-2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如何进行区内产业布局?山东省政府党组成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主任费云良表示,蓝色经济区在产业发展上将主要打造"四个基地"——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现代海洋渔业基地、现代海洋制造业基地、现代海洋服务业基地。  相似文献   

7.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增创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森林碳汇潜力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具有的碳汇功能决定了林业具有特殊地位。在分析"后京都时代"森林碳汇问题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森林碳汇的基础之上,文章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林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运用森林碳汇计量方法——森林蓄积量扩展法,计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过去和现在的碳储量,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森林碳汇潜力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森林碳储量为409.676×106吨,2020年碳储量为1218.525×106吨,碳汇潜力为808.849×106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
关于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水平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先登 《山东经济》2011,27(1):120-126
中国已经开始进入以举国之力实施海洋开发大战略的历史阶段,在中国与世界进入"多极多圈多带多区"发展的时代,山东经济必然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海洋经济重要增长极,为此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山东作为经济大省,肩负重大历史责任,自觉把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放在全国大局来思考和推进的伟大创造。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水平,就需要全面、准确、完整地读懂胡锦涛总书记指示精神,集中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集体智慧,奠定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原创理论基础,实现蓝色经济区发展模式的创新与转型,不断开拓加快建设蓝色经济区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业,既能改善民生扩大就业,又能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各地纷纷将其作为骨干产业大力推进。2011年1月,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简称"蓝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蓝区"居家养老服务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底,山东省60岁以上老年人达17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为17%。"蓝区"辖区人口占山东省总人口的比例为37.75%,"蓝区"内老龄化率为18.24%。  相似文献   

11.
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双超越、双突破"战略的关键之年。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  相似文献   

12.
张丹 《走向世界》2011,(25):44-45
南海沸腾了!2011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规划建设青岛西海岸、潍坊滨海、威海南海等海洋经济新区。"文登南海新区成为全省重点打造的三个海洋经济新区之一,正式列入"国字号"战略。"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时期辽宁区域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辽宁省"十二五"时期提出了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突破辽西北"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本文阐述了辽宁在"十二五"时期区域发展战略出现新的特点。最后,提出了加快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具有丰富的港口、国土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开发潜力巨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努力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商贸、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资源禀赋状况决定着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产业发展状况,从而决定着资源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不仅要有国土资源的支撑同时还要注意防范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国土资源的安全隐患问题,确保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土资源安全的共赢。只有这样,才能科学、有效地发挥国土资源潜能,促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柯山 《中国西部》2010,(2):78-81
以成都市为中心,构建四川省的一级经济区,其范围包括现有成都经济区的7个城市再加上内江、自贡和南充三个城市,形成"1+10"的格局。按这种方式划分经济区,既能够充分发挥成都的优势,又能够促进经济中心的发育,还有利于将介于受成都和重庆双向辐射的内江、自贡、南充三个城市,尽可能地纳入到成都市的服务和辐射范围,壮大四川省在国家战略层面的成渝经济区中作为"一极"的实力。  相似文献   

16.
建设中原经济区在全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和战略意义。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原经济区迫切需要政策体系的支撑。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人力资源政策、对外开放政策和土地政策必须协调配合,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政策体系,合力破解中原经济区的难题,深入推进"三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杜枫 《走向世界》2009,(33):34-37
早在2002年,历城就把整个区域划分为东部产业带、洪楼商贸中心区、南部生态经济区三大板块,提出了"一带两区"的发展布局。  相似文献   

18.
游勇 《辽宁经济》2011,(4):34-37
辽宁中部河流"汇聚",可谓自然地理奇观,河流"汇聚"之处被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港口和机场包围,凸显世界级特大城市地理位置特征,这种奇观和特征举国罕见,应加以利用,建设"辽中湖",形成辽宁内河水利航运枢纽,构建"一点八线"发展战略,推动辽中经济区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1992年,横跨黄浦江的松浦大桥是大上海的贫富边界。向东望去,外滩高楼林立、霓虹闪烁;向西望去,浦东阡陌纵横、杂乱不堪。同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迎来了华丽转身的机会,成为我国第一个副省级经济区。八年后,上海浦东新区有了新称谓——"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世界瞩目的"东方明珠"。松浦大桥成为见证者,连接上海外滩与上海浦东两个时代的鼎盛繁华。2009年11月,天津滨海新区成为我国第二个副省级经济区。在这片荒芜的盐碱地上,国家级开发区、中国开放度最高的保税港区、高新出口加工区成为点燃燎原之势的三颗星火。一年后,天津滨海新区脱胎换骨,成为"环渤海明珠"。2010年6月,重庆两江新区成为后继者——我国第三个副省级经济区、我国内陆唯一的国家级新区。重庆的目标是,成为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成为长江上游商贸金融中心。两个月后,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封面文章称,重庆两江新区是"长江上的芝加哥"。它们共同的身份——"副省级经济区"被称为"新阶段特区",其定义是:我国在特定地区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区划不变,行政级别提高,享受政策、税收、发展平台等方面的特别照顾。它的另一个定义是:一个经济区被盖上了"国"字印,背后是最强大的国家支持、最实惠的倾斜政策、最具有吸引力的招商资本。2011年6月,位于中国西北的陕西西咸新区成为第四个幸运儿。西咸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核",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它承载着将西安建设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梦想,并以特殊的战略地位、重要的资源效应得到了"国家级"支持。然而,其管理体制冗繁、向心力不足、定位不清等问题也饱受外界的质疑和诟病。西北重地,一个"国字号"新区振翅欲飞,等待它的会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委、省政府推出的"突破辽西北"区域发展战略,是继"五点一线"沿海开放开发战略、沈阳经济区发展战略之后,举全省之力推动阜新、铁岭、朝阳等辽西北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战略举措,是辽宁省区域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突破辽西北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