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轼作为宋代词坛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词人,他不仅以其意境开阔、豪迈刚健、慷慨激昂的创作风格著称于世,成为豪放词派的开山鼻祖。同时,他还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婉约词作,文章就其几首典型的婉约词作进行分析,领略其婉约词深切真挚、清丽委婉、超然洒脱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2.
纵观两宋词的发展,基本上可归结为婉约、豪放两大派别。在风云变幻的社会背景下,大家竞起,北宋以婉约词为主流,北宋后期豪放词异军突起;南宋则以豪放词为主流,一直到南宋末豪放与婉约词相继走向末流。  相似文献   

3.
温、韦词是婉约词得以创立之关键,至李煜则破其藩篱,大大丰富了词之抒情写意 功能,使词同诗一样成为文学史上又一重要抒情工具。三人对后世词作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婉约词是民族文明的浓缩精华,其美学特质与文化语境紧密相连。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来看,外译婉约词的交际意义在于传真其美学特质,交际过程应注重特定文化语境和词人情感律动的因素,以交流融合方式使译本在译入语语境里具有可读性,并从文化层面重现艺术价值,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促进中华文明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5.
纳兰性德词以小令名载史册。他的长调同样是自然浑成、蕴籍要眇。纳兰身为贵介公子,却心沉下僚,自称“狂生”。他那有穿透力的眼光视功名如无物,却把“情”看得高于一切,是一个“情痴”。他的歌唱爱情和友情的词作“缠绵婉约”,“使南唐坠绪绝而复续”,同时,疏狂奔放,足以感天动地。他的词格调高远,纯是天籁,“疑前身或是青莲”。  相似文献   

6.
黄州时期是东坡乐府的高峰期,佳作的繁盛期,在此期间东坡乐府表现为风格的嬗变,即从“豪放”之风到众风呈现。其豪放的怀古词、旷达的言志词、清雅的咏物词、婉约的言情词、清新的农村词,为词坛吹来了一股大气纵横的清爽之风,从而开创了词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金丽娜 《企业家天地》2007,(12):172-173
辛弃疾的词,以其雄深雅健的豪放和摧刚为柔的婉约风格为大家所熟知。其实在这两种风格之外,还有这样一类词:它们以戏谑诙谐的口吻,或表达怀才不遇的愤怒,揭示社会现实的黑暗,在自嘲中抒发壮志未酬的苦闷,或反映琐碎生活中的细小乐事。这就是辛弃疾的幽默词。这些作品在辛弃疾的词作中所占比重虽然不大,但是,这类作品既有别于他那种壮怀激烈的豪放词,也不同于温婉凄美的艳情词,它们向我们展示了辛弃疾性格和词风另外的特点,更多地反映出了词人嬉笑怒骂的一面。不论是讽刺丑恶社会现实的作品,还是自我解嘲、调侃游戏的作品,在辛弃疾笔下,都表现出了以豪放为主、风格多样的艺术特点。在对辛词的幽默性和杜甫诗歌中幽默成份的比较分析,我们不仅可以发现两者的相似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比较,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辛弃疾的幽默中所展现的独特艺术魅力和人格气度。  相似文献   

8.
婉约派代表词人秦观,其词以清丽婉约,辞情相称流传于世.其用典博采众长,运用自然,并非刻意为之,故能语如己出,无斧凿之痕.又能推陈出新,融入个人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并注重典事运用与词整体性的完美融合,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9.
晚清丹徒籍词人赵彦俞年届六十始在蒋春霖鼓励下尝试作词,七十一岁时成稿《瘦鹤轩词》. 因身历太平天国兵燹,又深受淮海词派词风影响,其咏物、记游、凭吊、送别、题词五类题材词作,皆饱含慨叹身世的满腔愁绪和婉约幽怨. 其在艺术风格上,善用传统意象,情景高度交融;感情基调沉郁,富有幽怨之美;擅化宋人成句,词笔清秀挺拔.  相似文献   

10.
作为婉约词风代表的李清照,丰富了词的审美内涵,提升和拓展了词的审美品格,创作了不同形态的“美”,有清新素雅、浑然天成的自然美;如玉连环、如转丸珠的流动美;含蓄幽折、意与景谐的浑融美;凄清寂寥、忧愁怨悱的“悲慨”美。在审美的词文里倾诉着自己的情感和生命历程。本人拟从审美鉴赏的角度来探讨其不同形态的“美”。  相似文献   

11.
辛弃疾是名的豪放派词人,也为婉约词作出过历史贡献:扩大和深化了婉约词的内涵,提高了它的艺术品味,拓宽了其艺术境界。对祖国的忠贞、外敌的憎恨,是辛词思想境界的基石和核心;对劳动生活的喜爱和自然山水的心仪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对祖国和民族的感情必然表现为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对山水的沉醉。  相似文献   

12.
杨慎既是明代一代词学理论大家,也是一位颇有创作成就的词人,其词学着作《词品》是最早论述品词的专著。明代沈雄的《古今词话》,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仿《词品》,二人的词学观不无相合之处:词与诗、曲的关系问题上,皆认为滥觞于六朝诗歌;论词主体倾向婉约,同时肯定豪放。其差异也显而易见,"词品"名同而实异;杨慎主情,沈雄重"情"的同时,不偏废"景",以自然为宗;沈雄辨体明史,反对以诗、曲乱词调,否定杨慎等明人自度曲之举。沈雄对杨慎词学观在继承中有所发展,对清词"中兴"起到推动的时代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英文外贸信件中的婉约用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贸信件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沟通手段,往往需要措辞婉约含蓄。英信件就十分讲究,恰当地使用“请”就必不可少,且总会因时因地而不同。往往在表示感谢和满意时,遗词须强调委婉有礼;即使在表示不满和提出申诉时,也应适当注意措辞及其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李煜吸取前辈词作家的丰富创作经验,间以他不平常的人生遭遇和在词创作上的努力探索,使得词的创作在他这里达到了高峰,为词在两宋的繁荣鼎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后世无论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负于后人都奉他为"一代词中之帝"的赞誉。  相似文献   

15.
杨平  王利民 《嘉兴学院学报》2010,22(2):17-22,33
朱茂晭的词多为咏物、闺情、登临和酬答之作.这些词分别倾诉了他在故国覆亡之际的深痛悲慨.摹写了他隐居后闲逸放浪的生活,抒发了客游南北时的羁旅之愁、思乡之情.其词属于婉丽流逸的词人之词,而非醇雅敦厚的学人之词,整体上显示出一种清疏秀逸、自然明畅的本色美,词风与其侄朱彝尊主盟的浙西词派异趣.  相似文献   

16.
柳永词的创作为词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但其俗词却历来受人诟病,被排斥在主流文学之外。其实他词的俗,既不同于花间派的艳冶,也不同于一般文人的俚俗,而是表现了对女性的极大的人道主义关怀,一洗前代词中对女性的亵弄,表现出对女性的爱慕和敬仰,塑造出了众多的与传统士大夫笔下听天由命的女性迥异的、敢爱敢恨的、令人敬佩的女性形象,为女性在词的内容中开拓了一片新的展现空间。  相似文献   

17.
姜夔在辗转漂泊途中写下了一些抒发自己悲逸情怀的山水词。而且他的这些山水词在遣词设色上都很有特点,多选用"寒""冷""清""苦"等字来描绘其意象,形成了幽远苍凉的意境。  相似文献   

18.
作为北宋词坛婉约派的代表,秦观将其人生不幸的遭遇,复杂的内心情感,鲜明的才情嗜好寄寓在景物的选择、意象的创造之中,这造就了他独特的词境,使其词境具有朦胧之美。  相似文献   

19.
康拉德的《吉姆爷》讲述了主人公吉姆在遭遇帕特纳号事件之后,漂泊于各港口之间并最终来到了给自己生命划上句号的帕图森的故事。弃船事件留下的阴影加上与周围人的格格不入,让他深感孤独,渴望着他者的认同,同时小说中叙述者马罗反复强调"我们中的一员",传达着一种强烈的种族优势感信号。本论文从帕特纳和帕图森两词的拼写入手,结合康拉德本人的生活经历和小说的的主题之一,解读作者创造这两词的独特匠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赵元任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重点从创作背景、词和曲相结合的声韵、语调关系以及在中国音调的基础上渗透西乐来阐述作品的美,同时在作品中也体现了赵元任创作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