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0 毫秒
1.
秦佳良 《企业经济》2022,(10):101-112
消费者否定品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品牌失败,但每个消费者面对品牌失败时的反应也是不同的。本文基于438份有效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促进定向的消费者比预防定向的消费者表现出较少的品牌报复和品牌回避以及较多的品牌信任和品牌忠诚。调节定向只对安全型依恋消费者有影响,对恐惧型依恋消费者无影响。促进定向安全型依恋消费者比促进定向恐惧型依恋消费者的品牌回避程度更低;与促进定向恐惧型依恋消费者相比,促进定向安全型依恋消费者更可能信任品牌。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考虑影响消费者对品牌失败反应的个体心理差异因素,了解消费者的调节定向并据此调整营销策略,营销人员应该尝试诱导消费者的依恋模式来实现营销目标。  相似文献   

2.
消费者的权益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享有的权利和应得到的利益。它既包括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依法享有的权益,也包括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应享有的权益。我们通常所称的“权益”包括权利和利益,用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就必须在法律上赋予消费者一定的权利,因为法律对利益的保护,是通过一定的权利表现出来的。如果法律不赋予消费者一定的权利,那么当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时,也就会失去保护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了消费者的权利,共有9项。 1.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和接受  相似文献   

3.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购买决策同样也基于多种决策模式。通过对毕节地区卷烟消费者的调查研究可知,毕节地区卷烟消费者大致可分为固定品牌偏好卷烟消费者和非固定品牌偏好卷烟消费者。本文将基于这两类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运用博弈论理论知识与模型进行购买过程中的卷烟消费者和  相似文献   

4.
消费者冲动购买行为与营销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了解消费者冲动购买行为,分析影响消费者冲动购买因素,有助于商家采取相应的营销对策,有效地刺激并引导消费者增加冲动购买,扩大销量。从消费者冲动购买行为的类型,影响消费者冲动购买行为的因素方面研究分析了消费者的冲动购买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消费者冲动购买行为的企业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5.
商品房买卖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亮 《企业导报》2010,(10):168-169
商品房消费是消费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消费,但是在商品房买卖活动中,商品房消费者的权益比其他商品消费者的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论述了商品房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必要性、商品房买卖中消费者权益类型、商品房买卖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美国金融危机中凸显的众多金融消费者利益严重受损的事实,使我们意识到,金融产品尤其是金融衍生品的复杂特性使得金融消费者比一般消费者更为弱势,需要专门的机构和立法予以特别保护。我国的金融消费者尚无准确的界定,金融消费者很难列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畴,其他涉及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内容散见于诸多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中,可以借鉴美国金融改革的有益经验,逐步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现今,消费者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重大社会问题。消费者问题的出现,消费者保护运动立法的发展,促进了有关消费者保护运动的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价值取向及其法律条文的具体规定中体现着对消费者权利的保护,对经营者义务的约束。维护消费者利益、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精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有关保护消费者在有偿获得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免受人身、财产损害或侵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对居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提供特别保护的法律,是以保护消费者权利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广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指所涉及消费者保护的各种法律规范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如由消费者保护基本法和其他专门的单行消费者保护的法律和法规,以及其他法律和法规中的有关法律条款的规定组成的有机整体即为广义上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狭义上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指国家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专门立法。在我国广义上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包括《广告法》、《价格法》、《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等等的诸多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而狭义上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则仅指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内部购物环境为背景,探讨员工制服颜色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内在机制。通过三项实验研究发现:员工制服颜色对消费者感知产品质量的影响会受到产品类型和消费者知识的调节,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蓝色员工制服会使新手型消费者对科技类产品有更高的产品质量感知。并且,员工制服颜色(积极或消极)会通过消费者情绪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影响,积极颜色的员工制服对消费者情绪有正向影响。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针对不同产品类型和消费者产品知识水平,通过员工制服颜色来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应该选择积极颜色的员工制服,来提升新手型消费者的产品质量感知和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对消费者偏好及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的适用情况进行探讨,提出广告引导消费者偏好改变,进而改变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有限理性情况下的消费者选择决策分析是对传统消费行为学研究的补充和发展。本文在消费者有限理性与效用理论的基础上,以消费者在有限理性范围内购买活动中效用最大化为原则,建立消费者的贪心选择模型,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证明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选择行为所呈现出贪心选择性质,并分析证明消费者在有限理性条件下,以贪心选择出发进行的购买选择使消费者效用达到全局最优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温晓芸 《价值工程》2011,30(25):277-278
"EB"环境中,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前提。如何科学界定"EB"环境下的消费者的概念和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范围,我国现阶段仍存在立法空白和盲点,相关电子商务立法的缺位是导致消费者知情权遭受损害的根本原因。鉴于"EB"环境中消费者知情权实现的特殊性,立法应与时俱进:从交易前加强对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进而保障消费者其它消费权益的实现,促进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贯彻了对消费者进行倾斜性保护的原则,其对消费者权益和经营者义务的规定是社会利益本位原则的体现。但是,消费者作为社会主体必须承担社会责任,进行理性消费。消费者依据法律和诚实信用原则实施理性消费行为是消费者主权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平衡协调的需要,是达到消费者利益与经营者利益、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平衡协调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4C是美国营销大师劳特朋所创。4C理论的简称,即消费者的欲求和需求,消费者获取满足的成本,消费者购买的方便性,沟通。4C理论的精髓是消费者定位产品。4C理论的销售主张是重视消费者导向。  相似文献   

14.
消费争议     
消费争议,是指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因消费者权益而发生的争议。消费者争议是有关消费者权益的争议。消费者权益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及接受服务时而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利益。消费者争议的发生或是由于其认为经营者的行为侵犯了合法权益,或者是由于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就与消费者权益有关问题具有不同的认识,因而发生争执。  相似文献   

15.
古彩云 《价值工程》2010,29(7):227-228
消费者权益是消费者利益在法律上的体现,是国家对消费者进行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问题涉及面非常广泛,涉及商品和服务的种类更是举不胜举,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也有种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本文结合中职学校经济法律课程,拟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消费者权益的内容进一步扩张,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体将来也会进一步扩大。但我国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建立不法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对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为消费者提供法律援助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企业经济》2017,(10):35-41
已有消费者动态度满意的研究大多以日用消费品为研究对象,较少关注耐用消费品。本文构建了一个耐用消费品产品属性偏好对消费者动态满意度的影响机制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了218位大众汽车车主的消费数据,进行层级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偏好功能属性的消费者动态满意度水平保持得较好;偏好象征属性的消费者的动态满意度水平随时间下降得较快;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的情绪反应对消费者动态满意度有显著负向影响,且在产品属性偏好与消费者动态满意度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最后,本文建议:耐用消费品企业应该改变营销理念,更加关注消费者的动态满意度,通过增强功能属性的变动性、正确引导消费者的产品属性偏好、建设同品牌消费者互动社区的方法来减缓消费者的享乐适应速度,从而增强消费者的动态满意度。研究结论不仅能为消费者理智消费提供正确指导,也为耐用消费品企业改变营销理念、制定恰当的营销战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华雨 《东方企业文化》2012,(7):196-197,194
2008年lO月29日,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被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消费者概念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核心概念,因此,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首要问题应该是对消费者概念进行科学界定,对理论和实践当中存在的争议进行回答:即消费者是否只限于自然人?什么是生活消费?鉴于理论和实践中对生活消费的持久争论,我国应借鉴国外,在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对消费者概念进行排除式界定。  相似文献   

19.
《企业经济》2019,(12):86-95
电子商务业务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而网络购物虚拟性的特质导致消费者网购失败的现象越来越多。本文以网购失败的消费者为对象,考察服务补救过程中消费者感知对消费者移情和补救满意度的影响机制,构建消费者感知、移情和行为意愿的补救理论模型。本文对238份有效样本运用SPSS和AMOS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感知公平正向影响消费者移情,而感知真诚中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对消费者移情有显著作用;感知公平正向影响补救满意度,而感知真诚与补救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未得到验证;消费者移情和补救满意度使消费者产生更高的再惠顾意愿。在补救路径模型中,消费者移情和补救满意度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因此,在服务补救过程中,应同时注重公正性和真诚性,并通过消费者的心理移情来达到补救满意。  相似文献   

20.
消费者参与是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一个新的方向。消费者参与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对自身位置的感知和对期望价值的追求,因此,心理学中关于个体的理论和群体的理论为消费者参与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将这些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研究消费者参与的原因、消费者参与的程度以及消费者参与对其他消费行为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