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对“腐败”定义的基础上,运用“经济人行为假设”、“成本—收益”和“寻租理论”等经济理论工具,对腐败行为的产生进行剖析,探讨了中国当前存在大量腐败现象的经济和社会根源。进而得出不完善制度导致的经济运行的非效率是导致腐败行为产生的最根本源泉,并对腐败治理进行理论分析和建议。指出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是遏止腐败行为的有力杠杆,但最根本的措施是推进体制的改革和民主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西方学界自1960年代以来对腐败问题研究的大体脉络做了一个提纲挈领式的回顾,试图从中寻找到对腐败研究的各种路径选择与范式转换过程的规律。研究发现,西方社会科学界对腐败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道德论学派,到结构一功能主义学派,再到后功能主义学派,最后提出嵌入性腐败概念这样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它对认识今天中国的腐败现象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谢小英 《经济师》2001,(8):42-43
腐败存在于经济社会中 ,其存在的基础有经济、制度、人本等原因 ,文章从“经济人”角度剖析腐败产生的原因以及在我国现阶段存在的状况 ,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4.
寻租性腐败及其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寻租行为与政治权利相关时,就会产生寻租性腐败,寻租性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行政权力过大,或者说行政权力对市场交易活动的过度干预。本文从寻租性腐败主要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着手,并建立模型分析预防和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张重 《当代经济》2007,(17):150-151
当寻租行为与政治权利相关时,就会产生寻租性腐败,寻租性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行政权力过大,或者说行政权力对市场交易活动的过度干预.本文从寻租性腐败主要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着手,并建立模型分析预防和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腐败与反腐败一直是公众关注的话题。腐败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都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目前,我国公务员腐败现象较为严重,政府反腐的力度也很大。公务员腐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政治体制方面的因素,也有利益驱使等其他方面的原因。本文从政府、寻租人和公务员的概率因素出发,通过博弈分析方法分析三者的期望效用,得到他们的最优策略,最后根据模型分析的结论,提出反腐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罗玲 《时代经贸》2007,5(12X):58-59
我国反腐败斗争进入攻坚时期,日益凸显的“村官腐败”问题受到极大关注。本文从“符官腐败”所产生“害群之马”效应和滚雪球原理分析其对人民、对党和社会的危害,进而从监督机制、村务公开、村官素质等方面探讨其产生的深层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旨在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目前反腐败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改善政治体制、提高道德水平、完善干部选拔、教育和监督制度以及打击惩罚力度等非经济因素方面。本文试图对腐败活动中的经济因素进行分析 ,揭示腐败参与人的经济行为规律。本文的分析发现 ,与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相比 ,目前中国的腐败泛滥问题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制度存在更多的腐败供给源和对腐败更强的需求。本文的结论是 :给定中国非经济领域体制的现状 ,改革公有企业所有制和降低政府干预程度可以大幅度缩小腐败的活动范围 ,大大降低腐败的供给 ,有力地扼制腐败活动的内在冲动 ,是遏制腐败事半功倍的得力措施。如不能根除腐败赖以泛滥的经济根源 ,反腐败的非经济手段所需的巨大成本是无法承受的 ,也不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9.
资源配置和产出效应:金融腐败的宏观经济成本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根据对Solow Swan模型和Ramsey模型的修订 ,把金融腐败引入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 ,研究金融腐败的宏观经济后果 ,提出四个基本结论。第一 ,金融机构通过寻租制造稀缺 ,从而扭曲了资源价格 ,导致了资源错误配置 ,由此造成金融资源使用效率的低下 ;第二 ,腐败程度与产出水平存在拉弗曲线关系 ,或者说 ,产出水平与融资腐败程度存在多重均衡 (multipleequilibria) ,融资腐败取决于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需求程度和资金的稀缺性 ;第三 ,融资腐败是一种转移支付 ,是金融机构或监管部门直接或间接攫取实体经济部门的产出收益 ,这似乎是一个零和博弈 ,但是实际情况远较此复杂。由于这种转移支付的存在 ,资金市场面临进一步的短缺 ,出现“利率偏离实体经济需求的反常抬升”。因此 ,金融腐败是制造稀缺的行为 ;第四 ,我们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由于金融腐败的存在 ,一般宏观经济学假定的从储蓄到投资的瞬间平滑过程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由此才可以解释我国金融领域一个怪异而又为大家习以为常的现象 :一方面是储蓄存款余额的迅速攀升 ,另一方面是从城镇到农村持续存在的贷款难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以及保证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道德责任感和使命感等经济伦理规范存在缺失是腐败滋生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应该在廉政建设中重视从法制和道德两个层面来培育党政公职人员和市场主体认知、内化并遵守经济伦理的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运用信息经济学基本理论从一个新的视角对转轨经济中官员的腐败行为加以解释。通过模型我们首先证明 ,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官僚集团的廉洁与效率可以同时达到。随后我们推出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统制经济中 ,统治者要有效地激励官员必然要以特权为手段 ,以效率为代价 ,而这恰恰构成了将来经济转轨过程中官员腐败的主要潜在因素。最后 ,我们可以看到 ,在统治者主导的制度变迁中 ,腐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来自于统治者保持官僚集团内部效率的需要 ,二是来自于企业家与统治者在信息水平和激励能力上的差异 ,前者具有负效应而后者具有正效应。制度变迁的最终结果是使官僚集团的规模与统治者的信息水平一致 ,从而实现经济效率与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2.
腐败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要想成功地控制腐败,必须搞清楚决定腐败的因素是哪些。本文在参考了前人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腐败的决定因素用面板数据的方法进行了估计和分析,考察了不同国家腐败和公务员相对工资、经济自由度、政治自由度以及法治水平等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务员相对工资对腐败的程度高低没有解释作用,而经济自由度和法制水平有显著的作用,政治制度的作用则不确定。  相似文献   

13.
道德与法律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制度分析与博弈分析,认为道德与法律是社会经济过程的润滑剂,均起节约交易费用的作用;道德与法律在功能上具有互补性和替代性,德治与法治需要同时并举;为了方便腐败治理,对行贿者可以考虑减轻直至免除其法律责任,对掌握公共权力的人要进行严密的监控,对受贿者要严惩不贷。  相似文献   

14.
孙泽  於先虎 《经济师》2004,(2):18-19
腐败分子令人深恶痛绝 ,严惩腐败分子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单一地采取严惩腐败者的措施并不能有效遏制腐败现象 ,还需有效激励对腐败负责经常性监督的监督者。文章从构建腐败监督问题博弈模型开始 ,通过纳什均衡分析和激励机制的分析 ,引出“激励悖论” ,并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对监督者努力的“激励相容约束” ,有效解决“激励悖论”。  相似文献   

15.
腐败现象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探究腐败行为的心理成因,对于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人性恶”的膨胀是腐败心理形成的基础:“双重人格”的形成,是腐败心理的主要特征;“消极从众心理”的驱使,是腐败心理的催生剂。  相似文献   

16.
试论如何在政府采购中遏制腐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度和措施不健全、不完善的话 ,政府采购这个源头也容易诱发新的腐败。本文对如何在政府采购中有效地遏制腐败作了尝试性的探讨。笔者认为 ,要从三个环节入手来遏制住政府采购中的腐败 ,一是健全和完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 ,二是切实加强政府采购队伍建设 ,三是加快推进透明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腐败的存在使一个经济体承担了实质的经济成本。腐败是一把双刃剑,它使投资的数量和效率下降,从而也使经济增长在数量和效率方面有所减少。本文首先界定了一个投资宏观经济效率的简单概念。并建立了它与腐败的联系,同时估计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文中使用的两类数据是由作者计算的投资效率和透明国际所公布的各国腐败观察指数。本文的结论是:如果能够减少腐败,经济将获得实质性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李雄平 《经济师》2015,(3):49-50
近些年来,科研腐败现象频繁出现,违法违纪案件时有曝光,科研经费的使用五花八门,科研经费管理存在使用混乱,官员、中介机构和科研人员利益勾结,科研产出效率与科研投入严重不匹配等问题。致使科研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科研人员、科研机构、大众媒体等三个主体来寻求具体的原因,最终通过加强科研人员道德建设、明确科研政府部门职责、完善科研法律体系、规范科研行为以及搭建信息公开平台、加强媒体舆论监督等对策,从而达到有效治理科研腐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腐败是一种悄悄进行着的不合法的私有化 ,这种私有化具有异化游戏规则、提高反腐成本、加速道德信用体系崩溃和贻误改革四方面的负作用 ,必须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20.
权力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起腐败(coruption),人们往往把它与权力、官员、政府、组织联系在一起,因此,对腐败的研究多是从政治、法律、伦理,道德的角度。如在西方,詹姆斯·斯各特(James.cScot)的《比较政治腐败》;将腐败进行经济学分析,在西方已存在,如苏珊罗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