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付耘 《当代经济》2008,(6):24-25
文章回顾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各个阶段,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较大的股权融资偏好与国外理论研究相背离之处出发,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现状及影响,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股权再融资市场规模扩大,企业的再融资市场的影响进一步加深.本文对高新技术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及股权再融资的资金是否有效利用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基于行为财务的视角以2001年5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国内沪、深两市实施配股、增发和可转债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在三种再融资方式市场化期间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决策。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偏好受到信息不对称、投资者行为、管理者行为、股权结构、所有制的影响,即受公司规模、股票二级市场表现、财务杠杆、流通股比例及国有制的影响。公司规模较小、市值/账面值比率较高、财务杠杆较高、流通股比例较低及国有的上市公司较倾向于选择股权再融资。  相似文献   

4.
不对称信息下的股权再融资方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再融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增发和配股.如何对这两种方式进行合理选择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在Myers和Majluf框架模型下,运用Wu和Wang(2002)模型对上市公司正确选择配股或增发方式进行股权再融资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中国市场的修正模型.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中国,增发是上市公司管理者的首选方式,但从外部流通股股东和提高市场效率来说,应该提倡采用配股方式.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导言在我国目前的市场规则下,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后,可选择的融资方式主要有配股、增发新股以及可转债等。2000年以前,我国上市公司一直对配股这种再融资形式情有独钟,1995年到1998年,实施配股的公司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0%,仅1998年就有153家公司实施了配股。自2000年以来,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更多的是采用增发新股的方式,到2001年上半年有超过140家的上市公司提出了增发新股的方案,增发拟募集的资金量从几亿元到几十亿元不等。自2001年《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实施办法》公布以来,已有30余…  相似文献   

6.
章卫东 《经济评论》2007,143(1):94-100
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配股或者增发新股存在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剥削”,因此,中国上市公司宣告配股或者增发新股时,上市公司的股价会下跌,即公司会出现负的异常回报率,且公司的异常回报率随着配股或者增发新股前非流通股比例的增大而减少;上市公司宣告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由于不存在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剥削”,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上市公司市场绩效不会明显的下降,因此,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市场绩效要好于配股和增发新股;只有当非流通股股东看好上市公司时,非流通股股东才会参与配股,配股的市场绩效要好于增发新股;本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7.
配股、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定向增发新股融资引入了机构投资者,可以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且,相对于配股、公开增发新股而言,定向增发新股融资的手续更简单,门槛更低,因此,定向增发新股融资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最佳选择。运用中国证券市场的数据,对配股、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要好于配股、公开增发新股。  相似文献   

8.
重述公告的频繁发生,有很强的信号作用。本文在借鉴国内外财务重述研究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年报更正公告按照消息性质和时间跨度进行细分。以2008年至2011年间我国沪市A股发布的上市公司年报更正公告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更正公告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年报更正公告总体上对公司价值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不同性质、不同时间跨度的更正公告的市场反应有明显差异,从而得到了不同时间跨度的更正公告具有价值相关性的证据,揭示了上市公司更正公告披露的择机行为,股票市场对该择机行为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9.
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股权再融资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财务相关理论,基于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前后情况的考察,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对2007年进行股权再融资的民营上市公司的基本财务数据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揭示了民营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2006-2012年A股成功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定向增发认购者角度出发,充分比对预案公告日、增发公告日前后的短期公告效应以及长期市场反应。从长短期市场反应的分析中探究短期公告效应与长期市场反应的相关性,大股东、机构投资者在定向增发中的监督与合谋效应以及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对上市公司的支持与侵占作用。结果发现,短期公告效应尤其是预案公告日前的公告效应与长期收益相关性显著;机构投资者认购比例的提高增强了对大股东、管理层的监督效应,向市场传递了正向信息,短期公告效应较好;大股东认购比例与长期收益正相关,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起到了较好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任晓慧 《经济论坛》2009,(10):24-27
本文采用单变量对实施再融资的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进行统计描述和比较分析。在多指标分析中,从盈利能力、股东获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按因子分析法来建立模型。本文的创新是根据股改后的情况,把可转债加入再融资的研究对象;将定向增发从增发中分离出来考虑;将实施再融资的公司分行业,有助于研究不同行业在选择再融资方式时更适合何种方式,显示了股改后的再融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与股权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够合理已是不争的事实,配股和增发新股是我国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的主要方式。配股和增发新股能够直接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动,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配股和增发新股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的两种主要方式,而配股和增发新股会直接导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动,进而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得到变动.本文从再融资角度探讨股权结构优化问题,首先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对于再融资与股权结构变动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优化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再融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珊 《资本市场》2001,(12):60-62
<正> 上市公司再融资概况上市公司利用证券市场进行再融资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截至今年7月,深沪两市共有645家上市公司先后实施过配股或增发,其中再融资额超过5亿元的上市公司有130家,超过10亿元的有49家。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渠道主要是配股和增发,根据再融资主渠道的变化,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1998年5月以前:配股作为惟一的再融资方式。1995年证券市场的回暖和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使再融资的队伍逐渐扩大。由于配股所需的审批时间较短,公司具体操作起来也更简单,再基于对我国特殊国情的考虑,在1998年5月以前,配股是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累计超常收益法,利用1997年~2003年间的样本,实证研究了国内流通股市场对机构股权投资者收购公告的反应。结果表明:从上市公司发布机构股权投资者收购公告前2~3个月开始,目标上市公司流通股的累计平均超常收益就显著上升;而国有机构股权投资者收购公告的市场反应显著大于民营机构股权投资者收购公告的市场反应。通过相关关系检验和回归分析,发现目标上市公司的流通股规模、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等变量对累计超常收益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吴梓燊  卿平乐 《经济师》2007,(4):107-107,121
文章从财务指标的角度,运用Logit模型对增发再融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增发的融资决策与增发前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总资产增长率呈现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增发前后四个财务指标(ROE、总资产增长率、资产负债率与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对比,进一步发现增发后公司的盈利能力出现明显下滑,增发公司经理层在增发前存在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增发后公司出现总资产增长率明显降低,而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显著上升的情况。因此,应该警惕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问题,如在职消费、投资净现值为负的项目或高风险项目。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选择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文鹏 《现代财经》2002,22(2):31-34
当前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明显,与发达资本市场国家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有很大不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行为偏好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成因进行了剖析,文章最后对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的理性化回归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了在证券市场已实施再融资的两类公司--处于成长中的中小企业板的公司和被编进上证50指数的有市场影响力的大型公司,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从股权集中度、资产负债率、现金流、获利能力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大型企业首选发行可转换债券而中小企业选择定向增发这一新现象背后的原因,对其合理性做出了解释,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效率研究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条件下,中国一些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或业绩造假,以达到股权再融资目的,股权再融资效率低下。政策变化所带来的股权再融资“阵热”现象,使这一证券市场基本功能,在中国证券市场发生严重扭曲。作为衡量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和检验相关政策是否有效的基础,本文为研究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效率问题,提供一个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中国A股样本公司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新股定价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无论是以配股还是增发形式发行新股,高溢价的新股未来的盈利能力不高于甚至低于低溢价的新股,这说明上市公司的新股定价与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不相关,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现行的新股定价方法存在着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