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城市中四年的大学生活并未彻底涤荡掉农家孩子身上特有的淳朴气息,所以,对到辽宁省铁岭市锁龙沟村当村官,我一度很自信,认为自己应该很有村官的“样子”。可刚上班烦恼便找上门来一村民们根本就没拿我当回事。为了得到村民的认可,尽快适应农村工作环境,熟悉农村工作业务,我特意穿着得朴素一些,给自己打扮得“成熟”一些,也特别加强了“三农”业务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来加拿大不到六年,却搬了四、五次家。我几乎很少租过房子住.每次都是买下新房子,再将旧房子卖掉,倒来倒去,赚点小钱。我知道。在国内这不算个标准的“房虫”,撑死算个“住虫”。在加拿大呢,严格地说其实也不能算。在这里.一个标准的“房虫”有个很文明的称呼“BROKER”——“经纪人”。我也不是.我只给自己做“房虫”。  相似文献   

3.
《劳动月刊》2012,(12):26-28
“我结婚4年了,现在却为要不要办婚礼,要不要公开已婚的身份烦恼,是不是很极品?”赵婷的问话让我哭笑不得,原来大学毕业没多久就闪婚的她,因怕家人反对,“敢做不敢当”地向所有亲朋隐瞒了已婚的身份。这四年中,她与老公仍以男女朋友的身份相处,却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矛盾。现在,他们被双方家人逼婚,却犹豫着——这个婚,到底要不要“结”...  相似文献   

4.
创立小米时,我有一个很低俗的目标,就是“创业二十多年,我能不能亲手创办一个百亿美元的公司?”四年前,能够做到一百亿美元应该是很了不起的目标。我这样提这个目标太低俗、太物质了.但是不瞒大家说,我真的是这么想的。  相似文献   

5.
《劳动月刊》2012,(7):12-14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很悔恨,恨自己一时的愚蠢,带来了一生的痛苦。可现在我不这样想了,甚至有点庆幸当初的决定,虽然我还在犹豫,可我心中的天平已经倾斜”莫雪,这个单亲妈妈,在等待了四年后,终于盼来了负心人的回头。但是,这真能成就一个完美的结局吗?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2012,(7)
最亲密的朋友梁思成、林微因 我虽然是“光棍”,我的朋友都是成家的。沈从文先生从前喜欢用“打发日子”四个字来形容生活;现在不用了,可见现在的生活早已不是“打发日子”了。但是,这里所回忆的生活是很多“打发日子”的生活。我当时的生活,到了下半天也是“打发日子”的生活。梁思成、林徽因的生活就从来不是“打发日子”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王晓鑫 《活力》2006,(3):118-118
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我想大家都知道的。当年,陶先生在育才学校做校长。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想用砖头砸同学,就将他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陶先生回到校长室。看见那个男生已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对你的奖励,因为你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来:“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我了解过了,你打那个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  相似文献   

8.
记得曾听过一个讲座,一个很知名的作家讲述自己成功的秘诀。他说自己的成功第一要归功于坚持,第二也是坚持,第三还是坚持。忽然有人问:“有第四吗?”在场的人都笑了。作家很风趣地诜“问的好,可惜我没遇到!”然后他很认真地告诉提问的人说:“如果有第四,那就是放弃。”作家接着说“如果你的坚持仍不成功,恐怕就是你努力的方向出现了问题,或者是你的才能与成功难以匹配,这个时候,放弃比坚持更难得,也是你最明智的选择。你应当及时调整自己,寻找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雷钟哲 《秘书》2011,(9):21-21
在不少人眼里,秘书不是与“端茶倒水打杂”划上等号,就是与老板“小蜜”扯上关系。一位做秘书工作的范小姐说:“同事都觉得我跟领导走得很近,很受领导宠爱,跟我说话时不是语气古怪,就是态度暖昧,好像我真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2011年4月27日《华商报》)  相似文献   

10.
王琦 《中国企业家》2006,(23):66-66
“我1983年到深圳,但直到今年,我才真正感觉自己不仅仅成功,而且很高尚。”  相似文献   

11.
梁碧霞 《中国企业家》2010,(14):I0025-I0025
去戈壁前,我跑步得了台湾垦丁路跑10公里级第四名,一个2000多人参与的比赛。我以女子分组第四名成绩跑回终点,过了折返点,警车为我开道。当时我非常得意,我觉得我天生来跑步的。但这个纪录现在被抛过去了,因为我从戈壁回来,以四天跑了四个马拉松的能量等级,得到女子第一名。奖牌挂在身上、“戈壁玫瑰”奖座捧在手心,我很激动,但一滴眼泪没再流出,因为我的汗水泪水在我比赛抵达终点的一刻,早已崩溃,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12.
买房的尴尬     
朱慧彬 《东南置业》2007,(10):99-99
我的住所在某小区的四楼,对面是一家漂亮的大超市。可是我却快乐不起来,大学毕业六、七年,结了婚生了子,一家三口却仍窝居在租来的房子里,靠在企业当“二把手”(给专给老总搞形象包装的“御用秘书”)拿不多的薪水养家。我觉得很对不住妻子,因为住在别人的房子里,我们就像寄生蟹一样,不敢买家具,至今还用着简易的塑料衣厨;也不敢买电冰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我考入大连市审计局,四年来一直在金融处工作。回顾自己四年多的审计工作经历,感慨万千。我很庆幸自己来到大连市审计局这个大家庭,因为通过这四年多的工作,我感受到大连市审计局是一个能做事、能做大事同时又能做成事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今年广西政协八届四次会议在南宁召开期间,我有幸会见了香港企业家张桂祥先生。张先生慈眉善目、谦逊有礼,一开口,正宗的粤语一下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你会说白话?”我问。“我是桂平人。”“哦,怎么到香港的?”于是,他向我娓娓道来…… 山里孩子王 在举世闻名的太平天国的发祥地──广西桂平县,有一个木乐镇,它虽不算很僻远的山区,但在从前还是很穷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曾企望会产生什么奇迹。1942年,张桂祥出生在这里的一个农民家庭,排行老四。张桂祥从小就有许多美丽的梦想,心怀五光十色的憧憬,当然,想得最多…  相似文献   

15.
诚信不灭     
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但《读者》上刊登的一则短故事《请你相信我》仍然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至今不能忘记。故事是讲“我”要裁剪一件大衣的袖口,在路口上找到一个专门从事缝补的摊位,裁缝是个三十多岁的女子,是一个安徽来的外来妹,讲好价钱是四元后,裁缝说:“你明天下午四点来取吧”,我说:“你是临时摊位,如你不来,我上哪找你?”裁缝说:“我在这里六年了,请你相信我”。  相似文献   

16.
王学泰 《秘书工作》2009,(12):51-51
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因庚子事变,慈禧与光绪帝流亡至西安,江苏学政瞿鸿裰前去投奔,慈禧很高兴,任命他为“军机大臣学习行走”,相当于“实习宰相”。后来,慈禧又给他去掉了“学习行走”四个字,转为“正式宰相”,可见宠幸之隆。  相似文献   

17.
子默 《新前程》2006,(1):44-45
这是一个崇尚“榜样”的时代。 我有一个朋友,过去几年发现自己与某位培训师的某些特点,以及走过的路很相似,但是人家比他早走几年,很成功。于是,朋友就把他当成学习的对象,离开了企业,开始走培训师的路。但几年下来,他的“榜样”继续一路成功,而自己却折腾得很累,觉得很失败,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最后觉得这是“命运”。  相似文献   

18.
猜猜我是谁     
察中锋 《乡镇论坛》2009,(36):34-34
中午刚上班,我就接到一个电话:“老同学,很久不见了,还能想起来我是谁吗?”让我猜猜。“噢,你是彩虹,我猜得没有错吧?二十年没有联系了。”“是啊!都毕业二十年了。你还能一下子就想起我,真的让我很感动。”“你是我们山东大学的校花,是我心目中美丽的女神。那时候我的梦中全是你,我想追你却不敢,只好无数次悄悄地跟在你的身后,但我叉怕让你发现会看不起我。  相似文献   

19.
忧老怪 《新前程》2006,(4):95-95
老怪: 我是因为会“做事”而进入公司的.可悲的是.却因为不会“做人”而不得不离开公司了。老板是个坚持己见的人,听不进我的建议和意见,同事们也常常不配合。遇到无法说服老板、同事的时候,我常常扪心自问:在这家企业我到底有没有尽心尽力?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很明显,仅凭做事而不善于“为人”根本无法得到重用。我这样的性格已经在两家公司、四任老板那里屡遭挫败.难道我一定要改变自己的秉性才可以混迹职场吗?  相似文献   

20.
唐莉 《中国就业》2011,(6):50-52
“除了工作以外,我基本上没有娱乐活动,生活很枯燥,感觉生活很无趣……”“我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想在企业长期发展,但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我想在本地扎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