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志当存高远     
邢志 《成功之路》2012,(7):21-23
近读陈文德所著的《诸葛亮全传》和周殿富所著的《诸葛亮武侯全传》,又联系诸葛亮经历,读解他的《诫子书》、《诫外甥书》,对他的“明志”之说有点新的感悟。  相似文献   

2.
诸葛亮执法严明的启示□孔令平田化雨卫东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了安定社会,治理天下,他从立法入手,制定汉科(律)。并指出:“孙吴所以能制天下者,用法明也”。诸葛亮执法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明”、二是“严”。所谓“明”,一是表现他对各种...  相似文献   

3.
贾连庆  贾国军  丛岩 《新前程》2006,(11):70-71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其实本是无奈之言.因为现实不由得我们选择——臭皮匠常有,而诸葛亮不常有。然而碳元素既能组成金刚石也能组成石墨.三个臭皮匠既能顶个诸葛亮,也可能“三个和尚没水喝”。  相似文献   

4.
诸葛亮足智多谋,为蜀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在领导方式上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事必躬亲。诸葛亮身为蜀相事无巨细“皆专之”,竞到了“杖二十以上亲决的地步”,他还曾“自校薄书,流汗竞日”。试想,如果诸葛亮将众多琐碎之事合理授权于下属处理,而只专心致力于军机大事、治国之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又岂能劳累而亡,导致刘备白帝城托孤成空,阿斗将伟业毁于一旦?  相似文献   

5.
从诸葛亮斩马谡想到的刘治平诸葛亮斩马谡的故事,作为执法如山的一个历史典范,被人们一直传颂至今。其实,在这个故事中,更值得今人传颂和难能可贵的,还是诸葛亮在失街亭后因错用马谡而主动上书要求“自贬三等”的品格。对照诸葛亮主动承担责任的高姿态,不禁使人联想...  相似文献   

6.
《中国总会计师》2012,(5):156-156
如果选择诸葛亮,我们不难发现,小说中的诸葛亮,同周瑜是一个类型。瑜亮并称,恰好说明了二者文学形象的一致。诸葛亮之所以没有表现出周瑜式的褊狭,只不过是因为他是胜利者。小说中的诸葛亮,是一个逞能斗智的典型。这种逞能斗智,必须占上风才可以得意,一旦失败就会变成周瑜。“三气周瑜”是胜者的张狂,起码不算大度。  相似文献   

7.
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岐山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实践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豪言壮语,五丈原也以三国时诸葛亮最后一个战场而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8.
果断授权     
你会授权吗? 《资治通鉴》中有段描述诸葛亮的话:诸葛亮曾经亲力亲为地校对登记册,主簿杨禺面为此劝谏:“治理国家有其规则和秩序,上下各自职务不能相互侵犯。”他举例,有户人家,男仆耕田种地,女仆烧火做饭,他们各自负责各自的工作,家里井井有条。有一天,主人打算亲自去做所有的琐事,结果不但自己累得疲惫不堪,而且一无所成。虽然杨颗以此来劝说诸葛亮,可惜诸葛亮还是凡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有了“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感。  相似文献   

9.
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了安定社会.治理天下,他从立法入手,制定汉科(律)。并指出:“孙吴所以能制天下者,用法明也”。诸葛亮执法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明”、二是“严”。  相似文献   

10.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老幼皆知的历史人物。对于诸葛亮的出山立业,人们往往侧重于刘备的思贤若渴,而忽略了诸葛亮的自我宣传。孔明先生不但智慧过人,而且他的自我推销意识即使在今天也应该是先进的。请看他的出师表所言:“臣本布衣,本想苟全性命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但……”云云。试想,如真象孔明先生所言,不求闻达于诸候,那何必还要“自比管仲、乐毅”,还要广泛地向他的友人宣传自己的政治见解和政治大计惹得刘备来“三顾茅庐”呢?看来,诸葛亮久怀出山报国之意,一直在伺机而动。那么他在出山之前一定会对天下诸候做过…  相似文献   

11.
四川成都诸葛亮的武候词有一副对联。意思至今十分清楚。它是说,带兵之将如果不审时度势,那么宽严皆误。这就纠正了治军上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治军就是要“严”;另一种则认为要宽待部下。而诸葛亮认为如果离开了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宽、严”都未必正确。我是非常赞成诸葛亮这一观点的。  相似文献   

12.
情绪是个坏东西!诸葛亮三气周瑜.以至于在临终前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悲情慨叹。令一代枭将周瑜撒手西归。情绪是个好东西!诸葛亮三气周瑜.令善于度势的诸葛亮进一步巩固了蜀国在三国中的地位,传为千古美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位于秦岭之南定军山下的陕西勉县,是诸葛亮率兵六出祁山的大本营,是蜀汉政权向西、向北向魏国发起进攻的跳板。因此,有关诸葛亮的文物古迹最为集中。这里有诸葛亮演练八阵图的遗迹,有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的兵工厂旧址,而让我怦然心动的是一座诸葛亮的读书台。在戎马倥偬的岁月,这里经常出现羽扇纶巾的诸葛亮孜孜读书的身影。可以想见.身长八尺.须发已经斑白的蜀汉丞相在这里抱膝而坐,手把书卷.面对群山,或吟或颂,那场景何其令人神往。  相似文献   

14.
近日我看电视剧《三国》,深深感叹:诸葛亮深得执行力管理之妙口阿!三国时期,诸葛亮初出茅庐指挥的第一仗,就是火烧博望坡,创造了以少胜多、大败十万曹兵的辉煌胜利,也从此奠定了他在蜀军中的指挥权威,以及他日后排兵布阵的规矩。对于诸葛亮来说,刚开始时是既无军功、又没资历,被众将领看作是一介“布衣草民”,要想指挥三军取得胜利,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制度规矩作为执行保障,就不可能实现自己的军事谋略和今后“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5.
三国是一段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历史。一则有《三国演义》经典名著;二则有诸葛亮等众多传奇人物;三则有诸多权谋术数;四则有李宗吾《厚黑学》;再则有各类三国游戏延续其为主流历史的香火。
  说到诸葛亮,虽然《三国演义》将其过度神化,但综其所谓正史、野史、传说来看,诸葛亮的背后,有一个极其伟大的“产品经理”,也就是他的岳父黄承彦。  相似文献   

16.
“过关”与“把关”杂谈黎莎说到关,很容易联想到“三国”时期诸葛亮派关羽“把关”华容道,可关羽遇曹操后却想起“曹操当年许多恩义”而纵虎归山。关羽放弃原则断送了蜀汉的根本利益实属违法行为,理应依法论处。然而,惯以执法如山形象示人的诸葛亮这回碍于刘备等人的...  相似文献   

17.
刘鹏 《国土经济》2011,(5):69-69
4月16日,山东省、临沂市以及沂南县等三级政府官员携手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5月15日至17日举办的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期间,将举办总投资额超过15亿元的诸葛亮诞辰1830周年祭拜、诸葛亮城落戍典礼、中国汉文化博览会等八大特色活动。  相似文献   

18.
诸葛亮的加入是刘备事业腾飞的起点。岛从得到诸葛亮之后,未来的蜀国,这家曾经颠沛流离、数次濒临灭亡的“小企业”,终于走上发展壮大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在这首诗中,大诗人杜甫对诸葛亮的敬仰与惋惜之情跃然纸上。千百年来,诸葛亮是作为智慧与道德双重象征留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他未出茅庐,先知三分天下;他草船借箭,火烧赤壁,赚荆州,取成都,夺汉中,七擒孟获。形成蜀汉基业;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后世为官的最高准则。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里,有个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说的是刘备死后,诸葛亮为北伐中原,统一全国,首先要定门后方。公元225年,他亲率大军安定南中(今云南、贵州和四川南部)。南中少数民族首领孟获联合各部落首领顽强对抗。诸葛亮擒住他后,亲去其缚,列位于帐,好言抚慰,以礼相待,给予鞍马,送其归寨。费尽周折,好不容易擒住,却又轻易放回,众将都不理解,问曰:“何故放之?”诸葛亮笑曰:“吾三番擒之而不杀,诚欲服其心,不欲灭其类也。”在诸葛亮的感召之下,孟获被七擒七纵,终于心悦诚服。南中人民为诸葛亮立祠享祭,呼之为“慈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