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度量收入差距最常用的统计指标是基尼系数,但是由于基尼系数在按群组分解时的问题使得应用中受到许多限制,因此本文把相对剥夺理论引入基尼系数的子群分解中,得到了一个新的基尼系数子群分解公式,分解公式使群内差距和群间差距具有相同的形式,而且不仅能够计算高收入子群对低收入子群的相对剥夺,还能计算低收入子群对高收入子群的相对剥夺。并利用天津市2008年城镇居民住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关于基尼系数分解分析的讨论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本文通过几何分解的方法阐述了基尼系数在不同群体中进行分解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群体间基尼系数的应用和群体内基尼系数的进一步分解进行了讨论。说明由于交叉项的存在,基尼系数只能对不同收入群体进行有限的分解,对群体内基尼系数的进一步分解是极为勉强的。只有当各群体收入重叠程度较低时,方可对交叉项进行忽略,此时对群体内基尼系数的进一步分解才具有较清晰的经济含义。  相似文献   

4.
从收入分布函数出发,分析了多个群体下混合基尼系数的计算和分解,突破了已有方法只能分析两个群体的局限。本文研究成果为分析多个群体下的收入差距及其分解问题提供了方法支撑,大大拓展和深化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本文最后应用该方法对我国八大经济区域内部和之间的收入差距进行了分析,检验了方法应用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区位基尼系数的计算、性质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产业规模探索区位基尼系数的简化计算、区域分解和两位数产业分解,给出产业份额、区位商以及产业份额空间测度加权区位基尼系数的分解公式,提供相对边际效应和增量分解的计算公式。利用我国2004年、2008年的经济普查数据,计算国民经济19个字母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得出以产业份额计算的区位基尼系数更能反映产业聚集程度的结论,并使用产业份额区位基尼系数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的居民收入分组数据是按照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统计的,如何由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推算全国基尼系数,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考虑了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的重叠,对“分组加权法”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修正城乡加权法”,对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作出了实际推算。  相似文献   

7.
关于基尼系数局限性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地区收入差距时最常见的是运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统计手法。在很多研究中都可以看到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这些统计手法测算的我国各地区人均国民收入差距,其变化的倾向基本上是相同的。其中,在分析地区收入不平衡度和密度、或者差异的时候,基尼系数和洛伦茨曲线被频敏地使用。由于基尼系数是对应洛伦茨曲线图的面积计算的。它最大的优占是可以从直观上把握不平等度的大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仅凭基尼系数是无法从本上说明一国的收入水平和收入差距的现状的。  相似文献   

8.
范剑青 《河北企业》2003,(10):19-19
<正> 最近一个时期,有关拉美一些国家发生社会动乱的新闻不绝于耳。人们不免感到困惑:绝大多数拉美国家的人均收入已达3000美元以上,个别国家甚至超过5000美元。这些总体收入水平高于东南亚的拉美国家,为什么还是持续不断地发生社会动乱呢?世界银行近日公布的一份关于拉美贫富差距的研究报告也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答案。该报告认为,拉丁美洲是全球贫富差距最严重的地区,而且这种现象仍在继续发展。目前拉美平均基尼系数已达0.522,远远高出经济发展水平与其相近的东欧和东南亚国家。基尼系数是反映一国社会分配状况的指标,0为"完全平等",1为"极端不平等"。目前公认的标准是,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好",0.3~0.4之间为"正常",超过0.4为"警戒"。一旦基尼系数超过0.6,表明该国社会处于可能  相似文献   

9.
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及构成变化与收入差异的变动趋势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基于农村居民收入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这一事实,本文从收入来源角度,采用我国19932013年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及其来源的面板数据,运用基尼系数及其相应的分解方法,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区域差异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多年来,我国四大区域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呈现\"平稳——上升——下降\"的三阶段特征。从收入来源分解来看,财产性系数和工资性系数远高于总系数,是导致总收入差异的主要因素。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一直处于上升态势,且远高于财产性收入,是造成不同区域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的核心因素。这一结论表明增加中西部地区工资性收入是缩小农村居民区域收入差距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中国目前社会收入不公问题上,经济学家最常用的一把"尺子"就是"泊来"的基尼系数,但要正确使用这把"尺子",需对其有更加科学的认识,并一定要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现实相结合,使基尼系数中国化。以反映社会分配收入不公为表,以反映社会"不满"和不稳定为实的基尼系数,也需克服传统的固有缺陷——未反映绝对收入和人群笼统质化问题,使其真正成为反映社会稳定程度和不满水平的"尺子"。  相似文献   

11.
提出判断税收累进性的边际效应方法:当总收入基尼系数的税收边际效应大于0时,该税收具有累进性特征;并将税收边际效应作为测度指数。边际效应指数与K指数具有完全相同的符号,不同税种具有可加性,它比K指数更为稳健,且赋予了税收累进性新的经济含义:税收对总收入基尼系数贡献率大于平均税率。同时还着重讨论几种测度税收累进性指数的关系,对各种测度指数进行了实证,发现S指数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蒙特卡罗模拟为主要手段,辅以计量方法,研究不同程度的收入差异对总体消费的影响。最终得到以下结论:随着基尼系数从0增加到1,总体消费总体上呈递减的趋势,但递减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当基尼系数从0增加到0.4之前,总体消费随之下降的幅度较小,且波动性很小;当基尼系数增至0.4后,随着基尼系数的增加,总体消费突然大幅下降,而且波动性也大幅增加。随着基尼系数接近1附近时,这种情况逐步减弱。  相似文献   

13.
基尼系数分解分析中国城市居民收入不平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GINI系数按组(如职业,性别,区域)分解时,它可以分为组内、组间和层迭项(overlapped)三个组成部分,从文献检索来看,GINI系数的分解方法已有许多,但大多数分解方法不仅不易于理解而且计算非常繁重.本文应用Yao和Liu(1996)提出的四步分解法克服了其他方法存在的缺点,并以中国2003年的城镇居民收入调查数据为例,说明这个新方法可以容易地应用于研究中国各地区城市居民间收入的不平等状况.本文在许多以前的研究未能认识到的层迭带部分有实质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城市居民财产性收入与贫富差距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88~2009年国家统计局全国入户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我国城市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规模、组成、变化以及其对收入差距的贡献。采用基尼系数的分解方法,将每年的收入差距分解到各个收入成分的贡献,并发现与其他收入形式相比,财产性收入分布的基尼系数是最高的,对总收入差距的贡献也在迅速扩大,这一现象值得重视。本文还分别对东、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分析,发现财产性收入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居民收入差距发展规律与结构特征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1985—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23年间北京市居民的收入差距演变规律进行分析,侧重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三个层次,并在对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基础上,对收入差距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研究认为,北京市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差距较小—差距扩大—差距稳中有降;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存在,但以1993年为节点,之后出现大幅度上升态势;2003—2007年,居民收入差距整体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但降幅不大。对收入差距内部结构的分析显示,23年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水平小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6.
区间型的数据因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逐渐在调查家庭收入时被采用,但这种数据所反映的收入信息是不完全的。本文提出了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估计家庭收入分布和测算基尼系数的方法。利用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24个城市家庭的消费金融调查数据,估计了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家庭的收入分布。研究表明,复合概率分布更适合描述我国城市家庭的收入分布,同时从收入的角度看也说明我国城市居民家庭群体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居民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在0.35062-0.38210之间,略高于现有文献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估计。这或许表明基于数值型数据或分组数据计算的基尼系数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  相似文献   

17.
从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经济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多维度综合考察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以基尼系数和高低收入指数为基础,引入二元离散系数比值和收入效率错配度两项指标,构建了衡量和判别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合理性的综合计量模型,并利用中国31个省份2005~2013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二元离散系数比值逐年扩大,收入效率错配度历年都在80%以上,省际居民收入差距质态基本不合理,收入效率错配较之于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性质要严重得多;省际分配管控制度缺位,均衡调节失当,是导致省际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差距常现背道而驰的根本原因。优化省域间居民收入差距的着重点并非进一步缩小基尼系数,而是解决收入效率严重错配和高低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原始基尼系数几何算法的基础上,考虑结构这一重要因素,以洛伦兹曲线的平均曲率作为面积的权重,计算得出较为合理的、更加全面的基尼系数的数值,并以2009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实际收入状况为例,通过曲率的相应变化特点,分析结构因素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9.
关于基尼系数若干问题的再研究--与部分学者商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尼系数是测量收入不平等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对有关学者的研究内容进行商榷与补充。首先,实际计算基尼系数应首选离散公式,并且根据具体的抽样方法选择无偏或有效的估计公式;其次,本文论证了对数正态分布下基尼系数G与标准差d的关系式:G=2Ф(σ/√2)-1;再次,针对基尼系数存在的不足,改进基尼系数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重点,本文发现一些改进并没有解决基尼系数与洛伦茨曲线的非一一对应问题,并且可操作性较差,通过介绍S基尼系数和E基尼系数,本文说明了基尼系数改进的总体思路;最后,针对学者提出的“部分分布决定性定理(PD定理)”,本文论证了其推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说明该定理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