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王忠秀 《魅力中国》2010,(1X):152-152
<正>《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定论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教给学生语文知识,而必须重视人文教育。这是总结了过去应试教育下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而得出的历史经验,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育必须重视并加强人文教育,强化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看出,新课程标准树立了以人为本(即以培养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它要求把人文性的教育教学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作为终极目标。语文教学让学生通  相似文献   

3.
韩阿冰 《魅力中国》2010,(25):296-296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工具睦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不但说明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明确了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语文性质更全面定位更准确。《标准》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前两个维度是工具性的一面,而后一个维度则是人文性的一面。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语文的工具性即是求真,而人文性则是求善、求美。  相似文献   

4.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性质定位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提出了语文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这些基本理念,如何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丈内涵,人文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的重要阵地,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欣赏到真、善、美,并能使其语文能力与人格健全平衡发展,达到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灵魂.语文教学中含有丰富的人文内容,人文意识应该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在阅读教学中注入人文意识,在写作教学中展现人文精神,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体现人文意识.  相似文献   

6.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也是完善语文学科教学方向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文性",强调语文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感染.这是语文学科性质定位的一大飞跃,它将极大地改变语文教学的方向,转变语文教学者的思想观念,促进语文教学在新世纪的改革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涛 《魅力中国》2014,(11):176-176
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必须追随时代的脚步,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构建新的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教育教学体系,这个体系应当是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语文教学应为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一切思维和技术设置平台,使人类及其思维和技术在语文设置的“平台”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中职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应在语文学科里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  相似文献   

8.
韩彩琴 《魅力中国》2014,(22):153-153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就是要培养思想感情和人格,教育人正确看待自己,协调自己与他人、家庭、集体、国家乃至与自然的关系。正确理解个人所承担的责任,并不断追求个人道德和精神上的完善。现在,以语文教学课堂教学为例,浅谈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达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两者是统一的。根据现代课程理论,语文课程是在语文学习情境中,以预选的课程资源作为基本内容,在教师,学生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建构的情境,过程,文本以及其它成果,是以语文学科知识,语文生活经验以及师生与文本对话等要素的整合,构建的具有动态性和创造性的教育“生态环境”。根据…  相似文献   

10.
黄秋瑞 《中国经贸》2008,(22):128-129
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财经类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过分重视专业教育和技能培养,忽视人文教育,因此,财经类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应加强人文教育,大力弘扬和培养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1.
董晓琴 《魅力中国》2014,(5):213-213
初中语文新课标规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也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初中语文一线教学实践,从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教材内容的变化和课堂教学的改革三个方面展开了肤浅的论述,阐述了自己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的理解,敬请各位专家、各位同行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独特的内涵和功能对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在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精神境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塑造其完美人格、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等方面都很有意义. 现代语文教育必须从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消解语文学习的功利性,强调知识的实际运用;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开展各项语文活动,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通过语文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3.
张青霞 《魅力中国》2011,(6):203-203
职业学校的语文课不仅是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既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学习,又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必须跟随时代的脚步,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建构新的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教育教学体系,这个体系要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语文教学应为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一切思维和技术“设置平台”,使人类及其思维和技术在语文设置的“平台”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中职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应在语文学科里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既要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也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精神底蕴.中职语文教学承载着人文教育的重任.因此要从贯彻爱的教育、善的教育、美的教育等价值内涵,并加强语文课堂的人文教育、重视课外阅读的引导、进行人文知识和能力的基本培养等方面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5.
司瑞 《魅力中国》2014,(23):202-202
语文课程是高中必修的主要课程之一,也是发展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语文课程可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并通过加强文学经典著作教学,积极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倡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策略,积极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等,强化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切实有效的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课堂出现了不少令人欣喜的变化。语文教学正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为本位转变。然而不少教师对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认识仍很模糊,尽管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赵云彬 《魅力中国》2013,(11):133-133
以人为本、全人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把长期以来被语文知识和技能教学掩盖的情感教育凸现出来。语文课程标准也把“情感”提高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地位。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认识“情感”,应该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把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长久以来,在语文教学中。人们往往只重视实际教育,而忽视了情感教育,尤其是在升学考试的重压下,情感教育更是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其实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单调的灌输式教学使学生早巳厌倦了条分缕析和空洞说教的语文,他们实在渴望一种心与心毫无隔阂地交流,情与情自然而然地融通的真实、和谐而灵动的语文课堂。这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追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同时,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因素对于智力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人在情绪高涨,精神振奋的状态下,接受知识的能力最强,反之则很低下。由此我们不难懂得:重视语文情感的培植,这不仅是语文“文性质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全面智力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呢?  相似文献   

18.
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财经类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过分重视专业教育和技能培养,忽视人文教育,因此,财经类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应加强人文教育,大力弘扬和培养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9.
陈国宾 《西部大开发》2011,(2):143-143,161
人文性对于语文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只有认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关系,才能转变观念,教学才能重视人文性,挖掘教材人文性价值.注重课堂人文性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素养,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郭莉华 《魅力中国》2009,(14):135-135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能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提高学生听话、说话和作文能力,能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应当说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扮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