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名文博工作者,在对博物馆学和对文博知识的不断学习中以及近年来我馆对外多次展览中,使我对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在博物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社会教育——博物馆的生命线我们都知道,博物馆有三大职能:即征集收藏,科学研究、社会教育。收藏和科研,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它最终是为了社会教育服务。如果讲收藏和研究工作,那么有文物管理所就行了。只有具备了社会教育的职能,才能称之为博物馆。如果一个博物馆不谋求通过社会教育去为社会服务、它称不上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作用,是办好博物馆的…  相似文献   

2.
作为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念类博物馆蕴藏着独特的内涵,在社会教育中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文章分析了新时期背景下,纪念馆在发挥社会教育功能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其有效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徐丽 《改革与开放》2013,(11):85-86
社会教育是博物馆的主要职能之一。它主要是为观众提高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服务。在博物馆的广大观众中,未成年人是庞大而又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参观人数已经占到博物馆参观人数的1/3。如何帮助他们真正融入博物馆,发挥博物馆“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是当代博物馆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武贞 《魅力中国》2009,(1):28-29
博物馆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殊的形式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明天,对少年儿童进行素质教育是关系整个民族素质和国家前途的大事。博物馆教育服务于素质教育,并在少年儿童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从素质教育的要义出发,以河北省博物馆近年来组织的少儿教育活动为例,简要阐述博物馆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米玉梅 《发展》2010,(1):58-59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终身教育”成为时尚的今天,博物馆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文化教育场所。作为一个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博物馆又有别于其它文化教育事业,它是通过收藏和征集的文物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形象化的陈列展览,传播历史文化知识。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主要业务活动和重要的社会教育形式,博物馆的宣传教育职能,主要通过陈列和展览来完成。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是以收藏文物为手段,以进行科学研究为使命,以社会宣传为最终目的的社会教育机构。在博物馆的收藏、研究、陈列以及宣传教育的几大职能中,宣传教育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面对博物馆的服务对象,使博物馆发挥社会...  相似文献   

7.
徐丽 《改革与开放》2013,(21):85-86
社会教育是博物馆的主要职能之一。它主要是为观众提高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服务。在博物馆的广大观众中,未成年人是庞大而又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参观人数已经占到博物馆参观人数的1/3。如何帮助他们真正融入博物馆,发挥博物馆"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是当代博物馆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赵博 《魅力中国》2013,(1):44-44
博物馆是将代表自然、人类的文化遗产实物,征集起来,进行典藏、陈列和研究的场所,是永久的非营利机构,属于社会公共事业的一种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博物馆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在世界众多博物馆中出现了“门庭若市”和“门可罗雀”的不同局面,新形势下,博物馆的展览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无法吸引人民,让人民看到文物精品,博物馆就无法发挥它的各种作用,也就丧失了它最根本的职能和功用。在新时代背景、新形势下,如何使博物馆门庭若市、经久不衰,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博物馆的功能,成为了我们面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入手,对新形势下的博物馆展览工作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赵博 《魅力中国》2013,(2):44-44
博物馆是将代表自然、人类的文化遗产实物,征集起来,进行典藏、陈列和研究的场所,是永久的非营利机构,属于社会公共事业的一种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博物馆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在世界众多博物馆中出现了“门庭若市”和“门可罗雀”的不同局面,新形势下,博物馆的展览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无法吸引人民,让人民看到文物精品,博物馆就无法发挥它的各种作用,也就丧失了它最根本的职能和功用。在新时代背景、新形势下,如何使博物馆门庭若市、经久不衰,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博物馆的功能,成为了我们面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入手,对新形势下的博物馆展览工作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于公益广告的日以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重视,我国公益广告的社会教育功能日益凸显。我国公益广告的社会教育功能较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还有些不足。首先是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公益广告行政主管部门;其次公益广告要彻底脱离广告的功利化倾向,这样才更容易让受众人群接受,更好的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从而起到引领、昭示的作用;再其次公益广告的社会教育功能应该在规范的传播体系中传播,这有规范才能保证其教育功能的最大化发挥;最后要不断的提升公益广告本身的质量并合理安排时间和数量,要让受众更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1.
《天津经济》2012,(7):48-51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和国家一级博物馆.由中共中央批准建立,于1998年周恩来百年诞辰之际落成。建馆以来纪念馆以多种功能发挥其教育作用.建立了针对不同对象、独具特点的“十二系列”教育基地,充分发挥了纪念馆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在包头市少年宫的荣誉室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式奖状、奖杯和奖牌,它们是少年宫几代人为全市少年儿童校外教育事业辛勤耕耘的心血和汗水凝聚而成,也见证了包头校外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史。40多年来,包头市少年宫在普及和提高全市少儿艺术水平、拓展知识视野、进行体验教育和实践锻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市少年儿童构建了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外活动环境。因为他们在儿童校外教育工作和对少年儿童素质培养、提高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先后4次被共青团中央、化部授予“全国先进青少年宫”称号,2005年9月。获得由中宣部、中央明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妇联、中国科协等十部委共同颁发的“首届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这也是建国以来国家对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授予的最高奖项。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是收藏、展示、研究和教育。教育作为博物馆最重要的基本功能之一,应使之具有文化普及性和便利性,以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科普教育功能。我国的博物馆大多建在大中型城市,远离城市的广大基层人民群众很难有机会接受到这种公益文化教育服务,流动博物馆的应运而生,很好地解决了基层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现实差距的矛盾,充分地利用了博物馆的科普资源,进一步促进了基层科普教育工作的开展,极大地拓展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份,博物馆的其中一个社会公共职能就是进行爱国主义宣传,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由于其是一种特定内容的博物馆,更加注重在其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如何提高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的爱国主义功能,笔者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赵静 《发展》2012,(9):75-75
我国博物馆事业目前正处于建设与发展的大好时机,几乎所有的省级馆都经历了或者正在经历新建、扩建和升级改造。近年来,中央领导对博物馆工作提出了“三贴近”的要求,博物馆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逐步对未成年人、社会特殊人群乃至更广大范围的公众实行免费开放,提供更好的服务。博物馆是当下社会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保障公众基本文化需求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陈谷昕 《理论观察》2014,(7):185-186
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是通过举办陈列展览来进行的,所以博物馆教育的开展首先要以实物为基础,组成形象化的陈列展览,然后才能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因而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具有以下特点:以陈列展览为基础,受陈列展览的制约,但同时又对陈列展览有反作用,有相对独立性,不能脱离博物馆的性质职能,必须注意社会性和群众性。我们要转变观念,力求主动,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同时,探讨齐齐哈尔博物馆的旅游发展对策,推介齐齐哈尔市以渔猎文化为代表的嫩江流域多民族聚居的古代文明。  相似文献   

17.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下,博物馆作为教育、激励等的社会功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共同构成社会的和谐文化。泉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本文以泉州博物馆为例,探讨其在管理和规划方面存在的不足,立足社会转型和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为泉州博物馆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布局提出建议,使博物馆资源充分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18.
尚礼  王梦 《魅力中国》2013,(19):15-15
前言: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个极其细微的任务。”时至今日人们已经认识到:学校教育不是人的唯一教育,也不是终结的教育,除学校教育外,家庭和社会教育对人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宣传其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是一个地区历史、经济、社会进步的形象标志。博物馆作为保护、研究和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和人类环境物证的教育机构,如何面对这一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时刻,如何发掘自身潜能、寻求世博与文物博物馆的互动发展.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马桂霞 《发展》2006,(5):79-79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会讨厌个别差学生,但当和学生贴近后,有了心灵的沟通,情感也就随之改变了。名教育家斯普郎格曾说过:“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常常遇到一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可能是未找到教育契机和突破口,未曾“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