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婚内强奸,是指丈夫违背妻子意志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与之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婚内强奸并非新型的家庭暴力行为,但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婚内强奸的特殊性和隐蔽性却决定了其自身的复杂性,现行中国法律对婚内强奸是否构成犯罪没有明确的规定,法学界对于婚内强奸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争论也很大.笔者认为婚内强奸构成强奸罪有其充足的刑法学理由.此外,由于婚内强奸的特殊性,需要进一步加以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2.
赵琦 《改革与开放》2013,(16):52+54
婚内强奸的内涵与外延存在着很大争议,从研究角度来说,我们应当从刑法学的角度展开对婚内强奸的研究,将其界定为犯罪行为。婚姻有形式婚姻与实质婚姻之分,婚姻存续期间婚姻的判断应依形式标准,阻却强奸罪构成的婚姻应是实质标准判断的婚姻,婚内强奸应发生在形式婚姻之内,实质婚姻之外。性交这一概念存在着由狭到广四种层次的涵义,婚内强奸中的性交应采广义说。  相似文献   

3.
"婚内强奸"是否应当入罪法学界众说纷纭。本文在详细分析各种学说差异基础上,通过比较法研究,基于刑法解释学立场,从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解释学角度,对"婚内强奸"现象进行"婚内有奸"的论证。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婚姻的契约观作为认知的进路,对婚内强奸立论进行了研究。认为在婚姻关系中,夫妻双方的性权利是平等的,性违约可导致另一方提起同居之诉或精神赔偿,但性违约并不一定导致性暴力,尤其不导致性暴力之合法性。如果丈夫在违背妻子意志的情况下使用性暴力强行与之发生性关系,即构成婚内强奸无疑。  相似文献   

5.
我国当前的犯罪现象不仅在数量上逐年上升,而且案件种类不断增多,细化趋势也很明显。自1997年刑法典颁布至今的刑法立法实践证明,目前我国刑法立法的犯罪化特点突出,非犯罪化占得比例极少,犯罪圈扩大化特点明显,影响刑法立法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影响因素诸多。本文主要对犯罪学的应然与实然之罪理论、刑法立法的谦抑性原则、犯罪圈扩大化的价值追求等三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7.
“性贿赂”是近年来炒的很火的词汇,无论是从刑法理论界到社会大众,还是从立法者到司法者,都各抒己见。“贿赂”一词应有其时代内涵,性贿赂的本质是权色交易,和财物贿赂的权钱交易一样,都侵害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按照现代刑法的犯罪化根据,应对“性贿赂”犯罪化。  相似文献   

8.
9.
聚众犯罪是我国刑法中较大的类罪,刑法总则与分则均有关于聚众犯罪的规定。但立法上没有对聚众犯罪的概念进行界定,导致聚众犯罪与集团犯罪、一般共同犯罪,首要分子与主犯的关系不够明确。刑法分则关于聚众犯罪的条文,大部分明确了聚众犯罪的责任主体,但也有些条文未指明责任主体,既违背了聚众犯罪责任主体法定原则,也使得条文之间不相协调。文章探讨了聚众犯罪的立法缺陷,并提出了立法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成 《新西部(上)》2012,(10):125-126
本文通过分析强奸罪的主体、客体及婚内强奸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完善强奸罪鹤建议。指出仍要保留强奸罪名,但应缩小或至少不再扩大其适用范围,要将强奸罪以外的性犯罪纳入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或其它罪名中去。以保护性犯罪双方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洗钱,通俗的说,就在将赃钱洗干净的行为,即通过各种手段将犯罪所得的黑色收入合法化的行为.洗钱是一种国际犯罪.中国应从立法上扩大洗钱罪的上游犯罪的范围,克服因法律不明确而造成的“犯罪逃逸“或“惩罚失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鹏 《魅力中国》2010,(8):107-108
我国的犯罪预备立法与国外刑法原则上不处罚犯罪预备的普遍做法相异。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法治建设目标的确立,我国的犯罪预备立法不合时宜,且与法律至上、人权保障和司法公正等法治原剐相冲突。  相似文献   

13.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从许多方面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与民风民俗,其中不乏反映当时婚姻风俗制度的作品.从婚姻的形态看,有包办婚、自由婚、政治婚;婚姻仪式按六礼程序进行;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掩盖下的一夫多妻制.  相似文献   

14.
康学璞 《发展》2010,(11):41-41
"单位犯罪"这一概念是我国立法之首创与独有。刑法理论上则通常使用"法人犯罪"一词,但无论是法人犯罪理论还是单位犯罪理论,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都是一致的,即研究与自然人相区别的社会组织能否成为刑法上的犯罪主体。  相似文献   

15.
许鹏伟 《魅力中国》2009,(31):88-88
案情简介二00八年二月的一天,刘某,男,15周岁,在校学生,这天他在某村戏台处闲转时,看见三个小孩在玩耍,见其中一女李某(7周岁)长得漂亮,便心生强奸恶意,于是将另一女(6周岁)一男(5周岁)赶走,遂将幼女李某压倒在旁边的木板上脱下了裤子,用食  相似文献   

16.
丁华宇 《特区经济》2010,(7):243-245
在对中外税收犯罪比较评析的基础上,我国的税收犯罪在立法模式应当采取附属刑法的模式;在罪名体系上,应当调整关于自然人与单位实施逃税罪的刑罚配置,扩大抗税罪的犯罪主体,增设税务代理人逃税罪;对于发票犯罪,按照行为方式的不同来构建罪名;在刑事责任上,应当取消死刑、限制无期徒刑、少用自由刑、增设资格刑、普及财产刑。  相似文献   

17.
王毅青 《开放潮》2006,(5):52-54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犯罪。自然人犯罪,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所实施的为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我国刑事立法中所规定的绝大多数犯罪是自然人犯罪。一般而言,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是比较容易区分的,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聚众斗殴、侮辱等犯罪,显然是自然人犯罪。但对自然人和单位都可以构成的犯罪,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这一类犯罪,制造、贩卖、传播淫秽物品这一类犯罪,究竟如何判断是自然人犯罪还是单位犯罪呢?事实上,我国《刑法》对一些单位犯罪规定的定罪处罚标准与自然人犯罪相比,有较大甚至很大的差距。因此,如何正确区分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界限,已成为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点和热点问题。正确区分二者的关键,是准确把握单位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法一共规定了六个期货犯罪的罪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期货犯罪刑法规范体系,但因完全依附于证券犯罪的立法规定,有关期货犯罪的刑事立法未能准确反映期货市场的特点和运行规律,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19.
单位犯罪是相对于自然人犯罪而言的,我国1979年刑法未对单位犯罪做出规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非自然人犯罪开始向经济、社会领域日益渗透和发展。新修订的刑法虽然首次在立法中确立了单位犯罪制度,但因其规定过于原则化,导致在理论研究和司法认定中存在一些分歧。文章通过综合分析的方法,阐述了单位成为犯罪主体的依据,确立了主体的行为,并就其对司法的影响及立法的完善进行研究和建议,以维护我国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崇尚夫为妻纲、明媒正娶的传统模式,然而在民间,赘婚制度作为一种反向形态,却也绵延数千年,得到了正统礼法的认可,并受到历代法律的承认和保护。探究赘婚制度存在的原因,除大多数学者认为的继承宗祧的因素之外,经济因素贯穿赘婚制度的始终,甚至有时超越宗祧因素成为赘婚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