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怀利 《西部大开发》2010,(4):81-81,84
曹顺庆从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型的角度认为刘若愚的《中国文学理论》中的古代文论失去了自身的特质,其实《中国文学理论》不是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而是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不仅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是一个伪问题,就只是对古代文论进行现代阐释也会因其自身特点——审美的主体性、思维的浑整性和表达方式的会意性——而出现诸多问题,比如古代文论特质的失却问题和古代文论无法系统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凯存 《魅力中国》2010,(26):243-243
徐志摩的诗学中融合中国古典文学与西方浪漫主义,他的诗学的发展创造了二十世纪初期中国诗学的新的发展,本土文学与外来文学的有机结合焕发出了新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刘春丽 《魅力中国》2010,(5X):82-82
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论话语似乎已被西方文论的大潮所淹没,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要求已迫在眉睫。本文试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入手,强调它与西方文论的交融与对话,并能在批评实践当中得到验证和发展,最终完成中国当代文论话语的重建,使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共存于世界文坛。  相似文献   

4.
何红梅 《发展》2015,(2):98-99
在西方诗学的译介中,"图像""拟像"("仿像")等词语侵占了中国诗学中的"意象",甚至将西方的"象征派""意象派"的意象等同于中国古代诗学中的"意象"。在中国古代诗学的现代"转化"中,"转"的合理性与有效性需审视,"化"是古今、中西之间的融合而不是简单的相加与粗糙的比附。  相似文献   

5.
李波 《新西部(上)》2013,(Z1):124+133
本文从古今观的视角探讨古代文论在当代研究的现状。认为文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本身有着相当厚重的文化意蕴。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国古代文论时,以文化的视角来审视文论内容也显得相当必要。而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古今观念层面来考察古代文论的研究则较为欠缺,尽管已经有不少学者注意到了传统历史文化中的古今问题对中国文化包括古代文论尤其是文论中文学发展观的重要影响作用,并对传统文论中古今观念的重要性予以了理论上的强调和初步的论证,但是对文论古今观的具体阐释及其对古代文论思想内容的具体影响乃至文论与古今观之间的具体关联等问题,目前学界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关于西方艺术文化对中国当代美术之影响的系列论文研究课题,属于美术史研究中的比较美术方向.从学科角度说,比较美术类似于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文化的影响研究,涉及不同文化间信息的输出和反馈,涉及各民族、各国家、各时期、各类型之美术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7.
"自然"是中国传统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自然主义在西方文论史上也有着重要地位,二者有着相通的地方,也有着诸多不同。本文力图通过对二者的主要观点的梳理,来找出二者的相通之处与不同点。  相似文献   

8.
李琳琳 《魅力中国》2010,(31):187-187
一、我国古论文论研究现状 90世纪的中华古代文论的研究。可以分为历史的、微观的、宏观的三种研究。开始得比较早、成果比较多。影响也比较大的是“历史”研究。是较早出现的占代文论的历史研究。1949年以后,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著作的数量很多。但影响较大的仍是“批评史”方面的著作。  相似文献   

9.
国古代诗学在其结构形态、批评对象、诗学理念及审美追求等诸多方面,与中国古代诗学有着与生俱来的亲缘纽结,因此整个韩国古代诗学中流溢着无法抹却的中国情结。虽然二者存在着众多相似、相类之处,但韩国古代诗学绝非中国古代诗学的简单移植与翻版。韩国古代诗学接受中国古代诗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中国古代诗学进行"主体间性"批评的过程。二者之间是一种共同参与,一种主体的分有、共享或一种共同创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方抒情诗特别是中国山水诗,与西方自然抒情诗存在着异同。只有从各自的文化出发来寻求"共相",做到"同异全识",才能建立真正的比较文学学科与多元文化空间的世界文学。  相似文献   

11.
比较文学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成为一门显学开始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但是直到今天关于比较文学这个学科的很多概念性问题还是不确定的,从文学传统角度分析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成因,从而揭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应该走的道路和采用的研究方法,即重新梳理中国古今的文学理论;研究中外文学的诸种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认为,法国学派是“影响研究”学派,所提倡与从事的比较文学研究就是影响研究。作者认为这是一个误解,本文从法国学派代表学者有关论述出发,对于这一误解的由来加以辨析,进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法国学派的比较文学研究并非“影响研究”,而是各国文学间的“事实联系”研究,是“国际文学关系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徐志摩,一个处于东西方文化交融地带的中国文人,浓郁的中国古典文学与炽烈的西方欧美文学的碰撞和交流,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这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优秀文化交合鼓荡下产生的一个宁馨儿。在英国期间,徐志摩有幸直接接触到了哈代、罗素、雪莱、狄更斯等等知名诗人和学者,这不仅在他的诗歌创作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他人生道路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诗可以怨"与"物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可以怨”与“物哀”分别为中日诗学中传统而重要的观点、理念。由于日本文论的形成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因而这两个诗学观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即对幽怨情感审美价值的确认与追求上的相近相同;另一方面,因自然、文化环境的差别,造成这两种观点在本质意义上的差异,从中折射出两国民族不同的文化精神、文学传统及美学追求。辨析与了解之,为我们确切把握中日民族各自的独特面貌,以促进文化交流与平等对话,提供了一个较为清朗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以来,日本学者宋代诗学研究成绩,主要体现在诗歌综论与诗歌史研究、诗人诗作个案研究、诗学传播与接受研究及诗学理论批评研究等领域。它们从不同地块呈示出日本学者对中国宋代诗学研究的推进及贡献,不断夯实了东亚古典诗学的学科建构。  相似文献   

16.
日本近代比较文学研究是明治维新打破封建的闭关锁国状态,对先进的欧美诸国实行开放政策后兴起的一门新学科。日本近代比较文学研究始于明治20年代。日本近代文学的开拓者之一的坪内逍遥在明治22、23年间(1889~1890),于东京专门学校(早稻田大学前身)讲授“比照文学”,揭开了日本近代比较文学研究的帷幕。同时他在明治23年4~5月间在《读卖新闻》上以“兄弟文学”为题发表的一系列论文,是日本比较文学研究的最初实践。坪内逍遥的《比照文学》是以世界上最早的比较文学著作——美国比较文学研究家波斯奈特1886年出版的《比  相似文献   

17.
托·斯·艾略特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英语诗人之一.他的诗和一套文论引发了人们轰轰烈烈的讨论与研究,至今余波未息.然而,我们对艾略特的文学批评理论及其诗歌研究存在着相对独立分析的不足,由此导致了对艾略特作品的片面理解或不理解,甚至误解.该文力图结合艾略特的文论《传统与个人才能》对他的艺术思想和文学批评理论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并联系其早期名诗《杰·阿尔弗瑞得·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考察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李颖欣 《魅力中国》2014,(17):68-68
朱光潜从宗教和哲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国诗中人伦和自然在情趣上不如西方诗深邃,用平行研究的方法在比较当中寻求东西文化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平行研究的学科内外对中西诗学进行探究,能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到中国诗的抒情特色以及西方诗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杨秀英 《东北之窗》2010,(13):60-61
法式善是清代乾、嘉时期享有盛名的诗人、诗论家,是使用汉文的蒙古族学者。他在推动蒙古古代文论和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上都颇有建树。同时,在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和发展方面也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0.
五十年代,墨菲写成了《上海——近代中国的锁钥》一书,提出了通商口岸是打开中国大门的锁钥,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施加重大影响的门径的观点。在经过二十余年的研究后,墨菲于1975年写成《局外人:西方在印度和中国的经验》(The Outsiders:The Western Experience in India andChina,密执安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一书,修正了他在五十年代提出的观点,认为,在受到西方列强入侵的亚洲各国中,中国对西方文化和西方经验的抵制最为强烈。该书一半以上的篇幅是对中国近代对外经济关系的论述,其中第十章"中国商人对抗外国人"较集中地阐述了上述观点。现摘译如下,以供参考。篇名为译者另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