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地不断发展和普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信息技术。当然,现代企业的各种管理也离不开计算机信息技术,尤其是经济管理方面。本文就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用于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必要性与意义以及如何将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优化整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静  宗丽莉  时彩婕 《魅力中国》2010,(31):310-310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熟知的词汇,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影响极广。信息技术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果,凝聚人类教育的精华,使教育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层,造就了新一代的人才,提高了竞争力和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方式的变革产生着巨大的影响。21世纪的发展仍需要高武装设备的青少年,所以说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的普及优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赵婧姝 《魅力中国》2014,(10):130-13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教学走进了中小学课堂,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由于各地教学水平的发展差异和学生的情况参差不齐,因此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这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中笔者针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小学计算机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丁丹丹 《魅力中国》2014,(2):118-118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计算机开始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而如今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已普遍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只靠人力来进行管理,不仅繁杂、时间消耗大,且工作效率不高。若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工程管理,那么工作时间将大大减少,工作质量、效率也会大大提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工程在社会各个领域应用逐渐展开,但针对于目前我国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管理与应用的现状,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不同行业发展要充分运用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促进更好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解决社会行业的信息化管理问题,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可以通过投入较少资源就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宋建刚 《魅力中国》2010,(30):29-29,34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教育进入中小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大国,如何更好地开展好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全民的信息素养,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实现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创建和谐社会最有效的途径。本文作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谈谈如何才能在农村搞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6.
周云德 《魅力中国》2013,(19):189-189
四川省从2010年9月正式开始实施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如今已经满一轮三个年头了。而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为此,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机渗透、适时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试着对作为社会发展的未来——高中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措施做一个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刘宜红 《开放潮》2005,(9):100-101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运用,人类社会逐步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信息社会(或称后工业社会)。信息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媒介作用日益突出,它不仅推动了社会进步,也深刻地影响着广大中青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影响着他们的思维取向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刘丙秋 《魅力中国》2010,(11):208-208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和学校校园网络的开通,使以多媒体电脑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在农村成为可能,也决定了现代信息教育与地理教学整合的发展趋势。本文就我校对现代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和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以及教师在这一项目使用过程中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及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带来的更新与转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经验性的总结,初步探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地理学科的整合的简单方法与实施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任洪涛 《魅力中国》2011,(7):111-111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和学校校园网络的开通,使以多媒体电脑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在农村成为可能,也决定了现代信息教育与地理教学整合的发展趋势。本文就我校对现代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和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以及教师在这一项目使用过程中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及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带来的更新与转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经验性的总结,初步探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地理学科的整合的简单方法与实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田玲 《魅力中国》2013,(32):265-265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是当前最先进的最广泛应用的科学技术。而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发展、民族素质提高之本,应该与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以更有效地施行教育这一活动,培养高素质人才,创造更高的科技水平。所以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天顺在《落实‘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说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赵君梅 《魅力中国》2013,(5):277-277
教师要把握信息时代的脉搏,主动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通过参加大量的社会实践工作,掌握相关信息技术,拓宽计算机教学的视野,培养创新理念,结合不同学科的专业特点,借鉴各专业学科先进的教学模式,从数理、天文、历史、哲学等学科中完善计算机专业教学,活跃教学过程,严谨教学态度,使得计算机教育紧跟时代需求,提高学生的实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邓荣平 《魅力中国》2014,(1):231-231
板书、板图、板画是地理传统课堂教学艺术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时,教师要板书章节的标题;在引入新概念时,要板书定义;在探求规律、研究性质时,要板书摧论的过程;在分析解题思路时,要板书主要的思考途径及示范解题的步骤。总之,板书是传统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结合。当今世界,以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已日渐成为科学技术和教育领域的最重要的技术力量之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且对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产生巨大影响,逐步形成了网络环境下的新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可以这样说,谁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谁就掌握了科技发展的主动权。我们地理老师有必要行动起来,学习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我们传统的教学有机整合,让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与学服务。怎样将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呢?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普及计算机知识和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可分解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在各模块内容标准中都进行了具体表述。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强调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4.
高峰 《魅力中国》2014,(17):121-121
在现代化的生活中。计算机可谓是普及到了千家万户,计算机已经发展成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生活中运用的十分广泛。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商场的销货售货,或是工厂里的生产加工。都运用到了计算机斟学技术,除此之外,计算机科学技术还深入到了教育、企业财务管理、交通定位导航等等,可见,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涵盖了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现代社会的每个人,必须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要熟练使用办公软件,懂得上网流程,这已经成为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本文就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入体育课堂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课改对每一位体育教师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而要培养和造就学生的这种意识和能力,贯彻执行国家新课程标准,就必须让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入体育课堂教学。但进入体育课堂教学以后其效果如何?作用究竟多大?笔者带着这些问题,考察调研了三十八个乡镇所属的中小学,发现多媒体在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中成效甚微,甚至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6.
白鹤飞 《魅力中国》2014,(5):122-12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中的计算机应用和网络技术手段在不断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厦学习活动中。在新的课程改革环境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进行相应的尝试和改革,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特征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张彦伟 《魅力中国》2013,(17):156-156
人类即将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培养能适应新时代挑战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具有前瞻意义的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小学生信息技术道德和意识、培养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以及提高他们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信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做为教师,应该科学地、准确地预测未来社会的需求,必须在教学中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为突破口。渗透信息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边疆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薄弱,教师学生信息素质不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缺乏正确认识,导致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教育较难实施,亟待加强信息技术教育软硬件建设、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基础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教育理论与应用研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亮 《魅力中国》2013,(22):242-24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已被广大师生所接受和认可,它具有传统教学不可达到的直观、形象、生动、交互性等优势,充分利用声像信号。使教学活动更加富有乐趣,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成为教育中信息应用技术基础教学的核心。本文阐述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的特点、优势及多媒体CAI课件设计制作的基本步骤和原则,提出了进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信息技术技能是体育教师在信息社会进行体育教学必备的能力和素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师计算机信息技术培养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主要措施有课堂教学要与体育专业相宜;提高计算机理论知识学习;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建设;加强计算机学科队伍建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