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以2008~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连锁股东对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连锁股东的存在显著提高了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连锁股东的存在发挥了治理协同作用,从而促进了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的提升,这一作用体现在连锁股东具有的资源效应和监督治理效应增强了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意愿和分配能力。进一步分析表明,连锁股东对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的提升作用在红利税改革后更为明显,且连锁股东的存在并未导致公司超额分红。本文不仅为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影响因素提供了来自连锁股东视角的新证据,而且对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中连锁股东到底是发挥治理协同效应还是竞争合谋效应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对实践中如何更好发挥大股东的作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2年~2004年派发现金股利的钢铁上市公司数据为对象,对其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率与每股收益以及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呈正相关关系,与资产总额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和公司的利润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一直是社会公众与学术界所关心的焦点。而对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理财学界至今仍没有一个公认标准,西方学者称之为"股利之谜"。那么现金股利到底是否在企业中发挥了作用?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这将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重点。首先从股利支付的动因方面,本文建立回归模型一,探讨了上市公司支付现金股利到底是出于"自由现金流量假说"还是"利益输送假说",实证结果支持后者;另外从股利支付的结果方面,本文建立回归模型二,检验了派发现金股利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二者的相关关系不显著。两个回归给出的结果在逻辑上相一致,均符合现金股利的"利益输送"假说,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不仅无法抑制管理者的过度投资行为,反而向非流通股股东输送了大量现金,减损了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代理理论,研究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公司治理在根本上是时代理问题的治理,是对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治理。现金股利能够缓解股东与经营者、大股东与小股东代理冲突,发挥公司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涛 《财会通讯》2010,(9):88-91
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很多,上市公司在制定现金股利政策时,综合考虑影响现金股利政策的因素。本文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可以量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上市公司每股现金股利与净资产收益率、每股经营现金流量、股利支付率、总股本对数和上年每股现金股利之间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2年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公司治理对过度投资的影响、现金股利对过度投资的影响以及公司治理、现金股利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司治理对过度投资有显著影响;在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下,现金股利与过度投资呈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当公司治理、现金股利两因素共同作用于过度投资时,派发现金股利能显著地影响过度投资水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电力行业58家上市公司2012-2014年间现金股利分配政策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影响现金股利分配的内部因素。分析认为,电力行业现金股利分配政策受资产负债率、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公司规模影响,与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速动比率无关。资产负债率与现金股利负相关,而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公司规模与现金股利正相关,且相关性极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02~2008年沪深A股76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公司治理结构对现金股利分配倾向的影响.结果发现:股权集中、国有控股、董事会规模大、高管薪酬高和选择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倾向分配现金股利,流通股比例高和独立董事规模大的公司不倾向分配现金股利,董事会领导权结构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公司治理好的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倾向大,而公司治理差的公司的倾向小.进一步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具备发放现金股利的能力,却"不想"派现.  相似文献   

9.
蔡霆 《财会月刊》2014,(5):59-60
隐藏着巨大的"资产黑洞"的企业为了降低财务风险,一般都热衷于股市圈钱。并且为了避免筹集债权资金用以现金分红,大多采用低现金股利分配。处于成长期的公司,自由现金流量由于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而出现巨额年负增长并不能说明问题。只是,连年庞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在以后会计年度是否能够支撑足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值得特别警惕。  相似文献   

10.
隐藏着巨大的"资产黑洞"的企业为了降低财务风险,一般都热衷于股市圈钱。并且为了避免筹集债权资金用以现金分红,大多采用低现金股利分配。处于成长期的公司,自由现金流量由于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而出现巨额年负增长并不能说明问题。只是,连年庞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在以后会计年度是否能够支撑足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值得特别警惕。  相似文献   

11.
根据销售百分比法预测资金需要量,得到外部筹资需要量与公司的股利支付率反向变动,因此,公司制定股利政策时,应结合未来的投资机会,进行现金股利规划,文章以H公司2001—2011年的年报为基础,从净利润、现金流量状况、融资状况分析了H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黄国良  吕易 《财会通讯》2010,(6):142-143,160
本文运用深沪两市350家上市公司2006年数据,对管理防御—现金股利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中存在管理防御现象;高管持股、股权集中度和公司基本面信息显著影响现金股利政策;董事会治理状况对现金股利政策有影响;现金股利政策测量变量中,应付现金股利和每股现金股利受管理防御程度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沪市2003年单纯派现公司和不分配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是否分配现金股利、不同支付水平的现金股利以及股利的增加或减少等事件的市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检验现金股利政策信号传递作用在我国的有效性。结果发现,市场对现金股利宣告没有反映,现金股利政策不能有效地发挥信号传递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5年深沪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影响制造业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每股收益与现金股利分配率显著正相关,资产负债率与现金股利分配率显著负相关,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营业收入增长率、股东权益对数以及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对制造业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最终控制人特征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2002年-2004年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数据,实证检验了最终控制人的特征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最终控制人的侵害动机成反比,现金股利的支付率随着最终控制人控制权比例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的U形变动;两权分离程度越小,派发现金股利的水平就越大,但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于较高的现金流量权,现金流量权比例越大,派发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水平也越大;最终控制人性质为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时,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16.
公司现金流与现金股利政策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现金流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与现金流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真正揭示出现金股利与派现能力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现金流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与现金流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真正揭示出现金股利与派现能力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吴海鹏 《会计之友》2012,(36):97-100
文章对现金持有的理论进行回顾整理,将现金持有的影响因素分为财务影响因素、公司治理影响因素等几类,选取606家上市公司的横截面数据,运用多元回归统计方法检验分析各因素对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量仍高于国外水平;现金替代物、增长机会、财务杠杆和现金流量与公司现金持有量显著正相关;没有证据显示企业规模、企业年龄、股利支付、股权集中度及股东保护程度是影响现金持有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股权自由现金流量视角,构建了可持续股利支付率估算模型,并以房地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样本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能够较好地满足股东所要求的最低报酬率时,整体的可持续股利支付率较低,反之则较高.文章建议,公司应通过改善自身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现金流量能力以及股东获利能力来提高股利支付率与经常性损益在净利润中所占的比重;在再投资回报率能够满足股东报酬率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加大投资力度,从而达到有利于满足股东利益和公司可持续增长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20.
李秉祥  李娟 《会计之友》2013,(1):109-112
为了探讨我国转型期公司治理机制下股东控制权收益和经理管理防御对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行为的影响,文章以2006—2011年我国发行可转债上市公司和增发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综合考虑外部宏观环境、公司基本特征和经理人自身特征三个方面,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控制权收益动机和管理防御动机对可转债融资行为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反映股东控制权收益的Z指数、每股净资产和每股股东自由现金流量与反映经理管理防御的现金股利支付率、每股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和管理防御指数六个变量分别与是否发行可转债呈显著正相关,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管理费用与是否发行可转债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