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非对称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运用预测方差分解法对我国1993年--2001年货币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性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货币冲击的紧缩效应大于扩张效应,紧缩性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地抑制经济的过热增长,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却无法显著摆脱经济的恶性衰退。因此从对称性角度看,在扩张时期和紧缩时期,货币冲击效果在我国具有微弱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2.
货币政策影响实体经济的主要传导途径有三个:利率途径、汇率途径和信贷途径。制造业中,不同的行业对这三种传导途径的反应速度和深度均不同,所以统一的货币政策对不同产业往往带来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产量也包括价格,被称为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的非对称性。本文利用向量自回归和脉冲响应函数证实了我国货币政策对制造业中各产业存在的这种非对称性,提出并检验了造成这种产业效应非对称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呈祥 《经济界》2022,(2):27-32
美联储将于今年推出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回顾上一轮美联储紧缩政策及其影响来分析本轮紧缩政策可能对我国资本流动产生的溢出效应。本文认为两次紧缩政策的背景有差异,两国发展的阶段有差异,加之宏观政策支持力度与方式的差异,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会对中国的资本流动,特别是汇市、债市、股市产生不同程度的溢出影响,但本轮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总体有限。  相似文献   

4.
1998年以来,我国频繁地运用财政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并积极探索两者间的合理搭配。从实践看,我国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两种政策之间的搭配效果从总体上好于过去。但是,也有一些不同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区间货币政策效应双重非对称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使用二步OLS法及Markov-Switching model对货币政策效应可能存在的双重非对称性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仅存在方向上的效应非对称性,而且存在区域间的效应非对称性.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对扩张政策反应弹性小于紧缩政策反应弹性,东部地区对紧缩政策的反应弹性小于扩张性政策的反应弹性,即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对于同一货币政策的反应弹性不同.  相似文献   

6.
我国货币政策冲击对实际产出周期波动的非对称影响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运用马尔可夫转移模型和冲击响应分析等方法,检验了我国货币政策冲击与实际产出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现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并且产出对货币冲击的反应存在着“低度反应”和“高度反应”区制;我们通过时变转移概率方法进一步检验描述非对称反应的三种可能形式,即关于货币政策冲击方向、冲击规模和经济周期阶段的非对称形式。  相似文献   

7.
货币政策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变迁的重要动因。文献回顾发现,货币政策产业非对称性效应对产出和产业结构有不同的涵义,利率渠道和金融加速器效应是影响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的主要因素,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的传导机制及其与产业政策的协调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利用国内生产总值,消费品价格指数及相关的货币政策工具变量,通过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建立了货币政策冲击反应模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货币政策工具变量的冲击导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及消费品价格指数的变动特点。从而为及时准确地调整我国的货币政策,实现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提出参考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1990-2006年的样本数据,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对货币政策响应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存在明显的区域效应。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应考虑这一因素,在统一的货币政策目标前提下,采取可行措施缩小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差异,从而使各区域间的经济均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依据卢卡斯总供给函数构造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理论框架的支持下,通过考察1981年-2000年间中国货币供应动态与国民收入动态及其协同运动性质,重新测度以名义货币供应管理为代表的中国贷币政策的经济稳定效应,为“十五”期间中国稳健货币政策的反周期操作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国近五年来货币政策的变化及实行效果进行分析,探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找到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研究了货币政策透明度与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之间的关系,研究目的是为了从货币政策透明性这个角度来分析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存在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文章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认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对货币区域效应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并且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理论推导的结论。基于以上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文章总结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吕艳 《现代企业》2004,(8):42-43,4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我国股票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2003年底,沪深证券交易所已有上市公司1287家,股票总市值42578亿元。1991-2003年A股市场累计发行筹资额为7345.77亿元。股票市场已经成为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场所。同时,股票市场与实际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股  相似文献   

14.
15.
一、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所谓直接影响,是指货币政策的变化如利率调整等,通过改变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工具的相对价格,进而影响资金流向,最终影响股票价格;所谓间接影响,是指货币政策的变化影响实质经济增长,亦即影响股票市场的“基本面”,从而对股票价格形成影响。间接影响通过货币政策信号改变投资者对经济的未来预期,进而反映在股票的即期价格中。在通常情况下,股票市场或股票价格本身并非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直接调控的目标,但中央银行几乎每一次货币政策操作或每一项货币政策措施的出台,都会对股票市场以及股票价格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系的一般原理出发,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其有效性进行分析。并针对我国目前货币政策有效性欠佳的情况,对如何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资本自由流动是大势所趋。目前,在我国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前提下,在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和欧盟主权债务危机不断蔓延的经济形势下,研究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里界定国际资本流动定义、介绍其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从对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探讨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管理、利用国际资本流动实际而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统计技术对我国的货币供应与实际经济产出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证明二者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反馈关系而且 长期的内它们之间还存在着某种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9.
1997~2006年我国经济运行出现的经济增长和物价波幅减缓、长期通货紧缩、存差持续扩大等新特点,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借助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将资本监管因素纳入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分析框架,建立了KCC-LM模型.该模型内含的资本监管因素强化的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和产出的非对称效应较好地解释了1997~2006年我国经济波动的新特点及2007~2008年经济的"三高"现象,并揭示了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稳健性货币政策所折射出的"宽货币-紧信贷"的调控思路,该思路的制度性原因是我国金融控制力目标和金融稳定性目标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20.
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我国转轨时期金融创新的现实背景下,研究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和货币政策的影响,以期能促进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