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仇现象在中国古代得到一般社会舆论甚至君主的普遍理解与同情甚至赞扬。复仇观念在中国古代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是否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复仇观念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复仇观念涉及的"情"礼"与"法"的冲突又该如何取舍?本文欲就此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是伦理社会,中国古代法制是伦理法.所以中国古代法律的实施状况和最终效果要受到家族伦理观念的制约.从法的角度而言,古代法对亲属复仇遵循逐步的有条件的限制的态度,但从德和儒家教义的角度看,却一直受到认可和鼓励.在这一问题上,集中体现了古代社会伦理与法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哲学以人的现实生活为起点,构建了以注重社会生活和精神享受为特色的人生哲学,从而与包括西方哲学在内的其他哲学形成了鲜明的区别,在人类哲学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与此同时,中国哲学也形成了几个与众不同的甚至与一般哲学思想背道而驰的独特价值取向,即所谓“三重三轻”。第一,重人事活动轻物质利益,表现为高度重视政治、人伦等社会关系,轻视、排斥甚至否定经济、自然等物质关系。第二,重道德价值轻智慧作用,中国传统哲学在道德与智慧之间,推崇、抬高道德,贬低、排斥甚至否定智慧。第三,重情感直觉轻理性逻辑,中国传统哲学重视、偏爱人的情感、直觉,轻视甚至排斥理性思维、逻辑,这一价值取向,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4.
2007年可谓是"中国制造"的多事之秋,一位国际观察人士甚至说,"人们对中国制造的恐惧需要5年时间才能消失。"谁在阻挠中国品牌走向全球?中国品牌走向海外究竟有何新路径?埃森哲亚太区客户关系管理咨询业务副总裁陈泽奇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则表示,"中国品牌走向全球的第一道关卡是知名度",更为重要的是,中国CEO在拓展海外市场时,要抛弃以前那种"不惜代价抢占市场"的思维,转向重"品牌ROI(Return on Investment,投资回报率)"思路。  相似文献   

5.
方洁 《企业导报》2012,(5):247-248
深受儒家"孝"文化影响的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形成与演变产生着极大的控制力。在古代中国,突出"孝"文化的家庭养老是最基本的养老方式。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时代背景的转换,家庭养老虽然经历着在地位的起伏,但其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并不应该被抹灭。从世界银行的"三支柱"到"五支柱",顺应着世界养老保障的发展潮流,在此对我国的家庭养老重新进行探讨,以期对于我国的养老保障的顶层设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外企业文化》2011,(8):64-67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而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和而不同”的观念在中国古代早就产生了,“和合”思想算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文明的精髓体现和中华民族深厚文化的结晶。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日伪统治时期东北沦陷区文学的考察,对东北作家文学创作中的复仇问题进行整理后,将东北沦陷区文学中与复仇相关的作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文学的主要内涵从继承古代复仇文学与五.四新文学创作的角度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8.
有些人对中国的传统商业观念产生了疑惑:既然中国商业有着以"诚信"为本的良好传统,为什么在近代却被外国商人扣上"奸诈"、"不诚实"之名,甚至在英国议会辩论时,竟然有人以此作为支持鸦片战争的理由呢?现在,让我们看一看中国近代商人究竟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9.
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目前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人们对中国的经济产生焦虑,中国会陷入"拉美陷阱"吗?虽然面临陷入"拉美陷阱"的风险,但中国不会陷入"拉美陷阱"。  相似文献   

10.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王阳明的历史作用进行了肯定。作为"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其所坚持的知行合一精神指引着后人勇往直前地去实践、探索,应坚持自己的本心,固守内心深处的信念。当代大学生处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点,物欲横流的社会让当代"文人"无所适从,民族复兴的重托,家庭成员的期待,使我们处于迷茫、焦虑之中。匆忙的社会没有人来照料现代文人的内心,可是我们为何不从古代圣贤的思想中汲取精髓来灌溉青年人日益枯萎的自信呢?王阳明心学的丰富内涵和其坎坷的人生足以唤起我们昂扬的斗志,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充满信心地应对社会的挑战,完成自己知行合一的历程。  相似文献   

11.
■呼唤世界级的中国企业家 记者:近几年,我们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曾经辉煌的民营企业在走下坡路,甚至顷刻间轰然坍塌.对于这个现象,您是怎样看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行为科学在劳动人事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了对搞好"内在"劳动人事管理必须要正确处理好劳动管理中"硬性"制度与"软性"制度关系;"外在"管理与"内在"管理的关系;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等方面的关系。从而才能提高劳动人事管理的科学性,树立劳动人事管理为职工服务的观念,不断激励职工劳动热情,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生产经营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各项合作进展顺利,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中国提出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这是突出生态文明理念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具体实践,也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应把握哪些关键问题?如何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过程?如何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成较为完整的生态环境保护服务、支撑和保障体系?这些都是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刊特邀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共同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各项合作进展顺利,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中国提出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这是突出生态文明理念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具体实践,也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应把握哪些关键问题?如何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过程?如何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成较为完整的生态环境保护服务、支撑和保障体系?这些都是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刊特邀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共同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各项合作进展顺利,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中国提出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这是突出生态文明理念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具体实践,也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应把握哪些关键问题?如何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过程?如何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成较为完整的生态环境保护服务、支撑和保障体系?这些都是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刊特邀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共同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各项合作进展顺利,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中国提出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这是突出生态文明理念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具体实践,也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应把握哪些关键问题?如何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过程?如何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成较为完整的生态环境保护服务、支撑和保障体系?这些都是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刊特邀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共同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7.
一锤子就能砸碎的铸铁,与千锤百炼的优质钢,其性能的巨大差异,集中地反应在"缺口敏感度"上.我们要充分研究当经济"缺口"这样的突发事件意外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紧急应对,以及"缺口"对中国经济全局的影响.以免局部的破坏,危及到整个儿国民经济的安全,并导致系统危机的总释放,造成难以想像的国家甚至民族的巨大灾难.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各项合作进展顺利,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中国提出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这是突出生态文明理念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具体实践,也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应把握哪些关键问题?如何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过程?如何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成较为完整的生态环境保护服务、支撑和保障体系?这些都是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刊特邀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共同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各项合作进展顺利,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中国提出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这是突出生态文明理念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具体实践,也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应把握哪些关键问题?如何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过程?如何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成较为完整的生态环境保护服务、支撑和保障体系?这些都是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刊特邀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共同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0.
TCL事变,绝对不是偶然,就像前段时间吵闹的"回收奶事件"一样,问题总是普遍存在.领导魅力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在中国的经营者中是否存在一种公共的潜意识?而这种潜意识是"中国人"的社会意识的一个方面.那么多的经营失败案例也在某种程度上暗示相同的经营思维的人总是走到相似的经营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