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青山绿水,城林相融,既富农民也绿山川……一场声势浩大的退耕还林工程,让永川昔日的荒山荒地披上绿装,并引来绿意盎然,财气万千。这是永川区12年退耕还林工程交给人们的一份沉甸甸的答卷。12年铸就一段辉煌。花椒树、麻竹、茶叶……退耕还林,演绎了一个绿满永川、致富农民的永川梦。12年千树万树拔地起,永川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33.68万亩,退耕地造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工程已打造成了一个特色工程、民心工程和亮点工程。退耕还林,塑造"绿色永川""以前,这里都是坡耕地,绿色很少。"漫步永川区双竹镇大竹溪村乡间小路上,漫山遍野的速生桉林给人心旷神怡之感。正在忙着打理桉树林的村民周  相似文献   

2.
宁都南大门:长胜镇。一个朴实、憨厚的农民,用一双黑黝黝、汗淋淋的手,承包了集体50亩地,共向国家交售42万余斤商品粮。成为蜚声赣江两岸的售粮大户。长胜农场50亩地人称“望天医、挂壁田”,共231丘。1981年平均亩产200多斤。17个工人,五大三粗虎背熊腰日值只有一角八分。1982年,农场倒贴了2000元。1983年初春,运输队长崔道云  相似文献   

3.
5月19日3,冒着蒙蒙细雨,记者前往永川区双竹镇,采访永川区林业局在这里建立的万亩森林工程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4.
2000年是“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世纪交替之年,具有承上启下的特殊意义。为进一步膨胀总量,提高档次,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将组织实施八大富民强县工程,集中搞好十个重点项目,促进惠民经济发展上规模、上档次。 八大富民强县工程   一是结构调整工程。集中推广种植包括 2万亩桑园、 2万亩冬枣园、 1 5万个食用菌大棚、 1万亩名优特稀果品在内的 6万亩特色经济作物,努力完成第一产业产值 12 2亿元,增长 10 9%,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570元,增加 282元。二是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借助全省“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试点机…  相似文献   

5.
30年总结:“一石四柱八梁”、三阶段与路线图 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怎么立起来的?我这里表述为“一石四柱八梁”,一石是改革开放的奠基石,四柱是改革开放的四大理论支柱,八梁是改革开放的八根大梁。中国改革开放的基石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大思想支柱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之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之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6.
一位农民从试种4平方米蘑菇开始,带动了"陕西蘑菇第一村"的诞生,使宝鸡阳平镇西枸村380户、3000多亩蘑菇产业兴起. 一位农民创办的蘑菇研究所,30年中,培育研制出"平菇丰八""黑木耳pm"等10多个菇种和栽培法,使阳平镇蘑菇产业年增收1.6亿元.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安远县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扶贫攻坚七年来,安远县按照“主攻农业,科技兴农”的战略,坚持“开发式扶贫,产业化发展”的方针,面向“山、水、田、栏”全面出击,确立了果业、生猪、西瓜、食用菌等几大支柱产业。其中果业面积达到了19.6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达到0.68亩;生猪出栏年均12万头以上,人均0.25头左右;西瓜年种植面积5万亩,户均近1亩;食用菌现已发展到980万袋,户均种植1700袋。以上几个产业可为农民人均增收870元。2000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08元,比“八七”扶贫攻坚前的…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庐江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水稻(早稻、一季稻、双季晚稻)是该县的大宗作物,去年全县种植面积150.85万亩(早稻面积62.37万亩,一季稻面积20.88万亩,双季晚稻面积67.60万亩),在惠农政策、气候条件、粮食和农资价格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2005年农民种粮效益有多少,据庐江县农调队对该县7个乡镇中的10户农民2005年农作物中间消耗定点调查显示: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去年9月做出了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后,我市各级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在今年春耕备耕生产工作中,改变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领导模式,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前提下,积极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因地制宜地减少粮豆种植面积,适当增加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使农民增产就能增收,从温饱型农业向小康型农业过渡,土左旗根据各乡的土地、水利等自然条件,实事求是地引导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在黑河牧区(白庙、三两、北什轴乡)抓好粮豆种植的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多养鸡、猪、促进粮食转化,使农产品升值,在黄灌区(只几梁、哈素等乡)有不少盐碱地,适宜发展有高经济效益的林果,乡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多种枸杞,今年共种2万亩,在沿山乡村,自然条件适宜发展畜牧业和果树,指导农民多养畜和载种葡萄及其它果树,使农民增加收入。托县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发布信息,帮助农民种好10万亩玉米,为县酒厂、酒精厂、饲料添加剂厂提供原料,与此同时,发展原有的葡萄、西瓜、小茴香、枸杞、红辣椒等优势经济作物,适当控制小麦播种面积,使农民人均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郊区在原来的基础上,在市场调节品种、数量、价格的情况下,搞好产供销,提高经济效益,中远郊抓好粮豆种植,重点是提高亩产量,继续发展乡镇企业及养殖业,搞好粮食转化,增加收入,增强农业后劲,在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畜牧业和林果业,使这一地区的农民能尽快脱贫。  相似文献   

10.
上庄乡共有24个村,6500户,2.4万人,耕地3.6万亩。去年以来,该乡紧紧抓住历史性机遇,多措并举,使“122”富民工程成为全民创业的大舞台,实现了农民增收的大突破。去年,市补资金597万元,带动农民投入1200万元,发展冷棚1500亩,实现农民增收1800万元,人均增收750元。今年,全民创业热情持续高涨,全乡农民已先行投入1980万元,新上冷棚2000多亩,全乡设施果菜发展到近5000亩,有13个村实现了户均一亩冷棚。今年,全乡仅冷棚一项就可增收5500万元,人均增收2300元。棚室被群众高兴地称为“绿色银行”。  相似文献   

11.
方圣忠 《老区建设》2008,(23):57-58
乐清市地处浙南的革命老区。全市土地面积1174平方公里,其中山区850平方公里,平原308平方公里,有耕地35.47万亩,林地94.4万亩,海涂面积20.16万亩。辖31个乡镇,910个行政村,119.6万人口,山区、平原、海涂、人力资源非常丰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市农民要求致富的积极性很高,近几年来,又自愿联合、民主管理创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闯出了一条新路子。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  相似文献   

12.
丰城市同田乡镇坊村位于丰城、新建、南昌三县市的交界处,是丰城市西北部的一个边远贫困村。全村4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459户,2099人,其中贫困人口1168人,223户,贫困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55.6%,有耕地面积3330亩,其中早田1867亩,湖田(一季)697亩,旱地766亩,200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931元。2001年经省政府批准确定为“十五”期间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经过四年来的工作努力,镇坊村的经济社会得到了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卢仕仁  黄文 《乡镇经济》2001,(10):44-45
合肥郊区三十岗乡地处合肥城区的西北部,距市区15公里。全乡有9个村、107个村民组、3231户、1.3万人、2.6万亩耕地。该乡处在江淮分水岭背脊,有“七冲八岗”之说,缺水易旱,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乡,也是郊区最落后的困难乡。1996年,该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470元,比郊区平均水平低2100元,比全市农民平均收入低202元。从1997年开始,该乡转变观念,扬长避短,走出了一条“压水扩旱、压粮扩经、科技促调”的结构调整新路子,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天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6年的1470元增加到2000年的2740元,年均递增16.78%,大大高出省、市、区平均水平,成为人们关注的“三十岗现象”。为什么地处合肥郊区有较好区位优势的三十岗乡过去发展慢,现在发展快?为什么同处江淮分水岭,有的乡镇结构调整慢,三十岗乡结构调整效果好?通过调查,三十岗乡农业结构调整成功的实践给我们带来了以下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10年前,怀化地委、行署从农村人平只有1亩耕地,而有8亩山地的实际出发,吸取了过去农村经济发展“失误在山”的教训,及时提出“八亩山地做文章,综合开发奔小康”的发展战略,全区迅速掀起山地开发的热潮.山地开发和投入主体除农民和乡村集体外,还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工人、城镇居民等,出现了党政机关示范开发、大户开发、农民股份合作开发、工程承包开发、企乡农户联营开发、专业公司开发、村组集体开发等七种规模开发形式.共形成新的山地开发企业3万多个,开发山地面积近1000万亩.  相似文献   

15.
“放水啦。”“水来啦。”今年7月5日,东方市八所、罗带等乡镇的农民奔上刚修复的弋枕水利干渠,看到清冽的渠水哗哗地奔流而来,人们喜形于色,奔走相告。有位老农颤巍巍地说:“看到水,就看到了共产党。市委、市政府修复的是断水渠,实际修复的是农民的‘救命渠’、干群关系的‘良心渠’。”弋枕干渠总长1809米,流经八所、罗带等乡镇,灌溉面积15200亩,由于疏于维修,已经断水两年多,赖于用水生产的蒲草、皇宁、小岭村水田大面积丢荒,许多农户只能掏钱买米吃,因而怨声载道、叫苦不迭。今年开春,在“三个代表”学教活动…  相似文献   

16.
河北涉县地处太行山东麓腹地,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是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深山区、革命老区、全国重点贫困县之一。全县总人口37万(其中农业人口32万),农村人均占有土地1.2亩,709/6是山坡荒地,农民的粮食基本自给,经济收入不高,但当地野生植物丰富,可供采集利用的达160多种。  相似文献   

17.
根据市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关于建设农业强市的决定精神,如何把比较落后的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在短期内建成农业强区、农业富区,面临着很多困难,但也具有很多优势与潜力,这些优势与潜力一是有比较好的资源优势,劳动力充足.全区有劳动力5.2万人,占全区农业人口的35%,每亩土地平均占有劳动力0.08个.耕地较多,全区有耕地68.l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4.6亩。草原面积较大,养畜能力较强.全区草原总面积60万亩,可年产干草9万吨。水域面积大,区内有“一江三河”,自然总水域面积40万亩,可利用养鱼水面12万亩。此外林业…  相似文献   

18.
陈良 《老区建设》2008,(1):40-41
“品横江葡萄,过甜美日子”,这是人们对吉安县横江葡萄发自内心的赞叹。横江葡萄是吉安县近年来形成的一个新兴富民产业,自1999年从广西引进,8年时间,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户种植发展到数千户种植、从一个自然村种植辐射到几个县十多个乡镇、从一个产品到一大产业的跨越。目前吉安县已建立连片葡萄种植基地100多个,其中200-300亩的葡萄示范基地5个,葡萄种植面积1.7万余亩。2007年,全县葡萄产量1.35万吨,产值达到1.08亿元,种植户户均增收1.5万元,葡萄种植亩纯收入达7000元,真正是一亩葡萄胜十亩稻。横江葡萄已成为吉安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带动了一方经济,富裕了一方百姓。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9.
目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已有1000多农民赴北京承包土地,办起菜园,种植蔬菜。此举不仅带动了北京蔬菜业的发展,而且让北京市民吃上了来自草原的风味蔬菜。锡盟农民赴北京种菜始于1985年。多伦县5个农民来到北京租了2亩菜田,当年就收人3万多元,这相当于家乡种田收入的...  相似文献   

20.
重庆江津杜市镇农民熊建国今年栽种的500亩西洋杜鹃陆续上市,卖了个好价钱,仅4月份就实现销售收入10多万元。近年来,土地“反租承包”的新现象在江津市悄然兴起,据统计,“反租承包”在江津的面积已发展到5万多亩。 “反租承包”就是村集体在同村民签订了延长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合同后,在承认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又将村民的土地反租回来,再租赁或再承包给他人或单位。 农村耕地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赋予了农民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给农民吃了“定心丸”。于是,在江津一大批种田大户以及有能力、有技术的农民、企业法人纷纷涌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