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货币市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包括:储备资产,汇率;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由于战后频繁地发生美元危机,美国政府被迫多次宣布美元贬值,“史密森协议”为挽救布雷顿森林体系所作的努力宣告失败,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就彻底崩溃了。  相似文献   

2.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演变与美元霸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与19世纪英国主导的金本位制相比,二战之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组织结构、运行方式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其运行结果尽管保证了一段时期内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但最终维护的是美元霸权。因此,即使在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国际金融体系运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遗产仍然使美元霸权得以继续维持。  相似文献   

3.
201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迎来了70周年纪念日。纵观历史,那次会议所确定的国际货币体系,确实是一个奇迹、一个必然、—个例外。说它是一个奇迹,因为当时世界上所有重要国家均参与磋商并认可该协议,包括苏联和中国在内。  相似文献   

4.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即将结束之际,英美等主要国家通过国际合作协商产生的一种国际货币体系。由于美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它在战后国际货币合作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美国霸权在国际货币领域的体现。1973年美元战后第二次贬值,导致西欧、日本等国货币相继实行浮动后,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成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风雨飘摇走过近70载,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改革需要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并接上世界经济版图变化的新“地气”  相似文献   

6.
虽然现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解体,它的存在成为过去.然而,作为战后几十年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唯一一个国际货币体系,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其建立的历史过程,来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原因进行一下分析.  相似文献   

7.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举行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主张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的“怀特计划”最终战胜了提议设立超主权国家货币的“凯恩斯计划”.一些自由主义者认为,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国际合作,确保了战后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增长.而现实主义者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国利用其债权国优势取代英国确立霸权的工具.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于1973年崩溃,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还是当今世界的重要机构,美元霸权也持续至今.  相似文献   

8.
2014年是布雷顿森林协定签订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70周年。这70年可分为两个时期。1943~1973年的30年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从建立到崩溃的时期。布雷顿森林体系从建立一开始就有着无法克服的内在缺陷,意味着它将最终解体。1973年到现在的40年是第二个时期。这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斗争的时期,也是一个经济、金融危机频繁发生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矛盾、斗争和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为自身利益而让美元汇率不断地强势与弱势的转换。国际社会应该就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汇率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认真的讨论,以预防货币战争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当前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主要特征是背负巨额外部赤字的美国以低利率大量从亚洲融资。亚洲中央银行而不是私人投资者正为美国的大部分赤字“埋单”。Michael Dooley等经济学家称亚太地区形成了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于新体系中的周边国家而言,当前稳定的低汇率所带来的利益超过外汇储备积累带来的损失。本文主要从汇率制度理论的发展角度解释了形成亚洲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原因,并从其内在的脆弱性出发分析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正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003年一系列的文章中我们提出,全球货币体系由中国和东亚国家所采取的出口驱动型增长战略所支撑,这一体系有可能会持续十年或更长时间。即使在中国的劳动力最终被全球工业经济完全吸收,并继而加入中心国家行列之后,该体系通过重新纳入其他国家,如印度来承担当前中国所扮演的角色,从而得以  相似文献   

11.
《改革与战略》杂志社、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学术论坛》杂志社、广西民族大学中国地方经济与地方教育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全国首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于2009年8月28—29日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供销合作经济学会与安徽财经大学合作经济研究中心、《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中国合作经济》杂志社、《财贸研究》编辑部等联合主办的“现代农业与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讨会”,于2010年12月23至24日在安徽蚌埠举行。  相似文献   

13.
二战后国际金融体系运转至今已有70年。在此期间,国际汇率制度从黄金一美元本位转变为以浮动为主的多种汇率安排体系,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市场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汇率制度选择、储备货币和流动性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等理论讨论和政策变化贯穿于这一进程当中,成为重要的布雷顿森林遗产。在此期间,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崛起,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在金融领域,美元仍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发达国家仍在国际金融机构治理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经济格局与金融权力之间形成明显的错配,造成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和不平等。原本以解决收支问题和确保金融稳定为目的的国际金融体系,却在历次危机中无能为力,甚至为持续性全球失衡深埋隐患。实现储备货币多元化,重组和增设多层级的国际金融机构,建立全球金融安全网,是未来国际金融体系重建的核心内容。这其中,中国参与国际金融体系重建,扩大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功能,提升中国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地位,参与创建新的多边金融机构,既符合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利益,也顺应新的国际经济格局。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9月21日】北京尚未完全接受所谓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为中心,于二战结束后建立,旨在管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防止危机发生。  相似文献   

15.
投稿须知     
《新疆财经》2013,(5):F0002-F0002
《新疆财经》是由新疆财经大学主管主办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类综合期刊。本刊获第五届、第六届新疆优秀社科期刊奖,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国研网》、《重庆维普》等全文收录期刊(凡不同意将文章编入数据库的作者,请在来稿时注明)。  相似文献   

16.
投稿须知     
《新疆财经》是由新疆财经大学主管主办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类综合期刊。本刊获第五届、第六届新疆优秀社科期刊奖,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国研网》、《重庆维普》等全文收录期刊(凡不同意将文章编入数据库的作者,请在来稿时注明)。  相似文献   

17.
Dooley等人用"复活的布雷顿森林体系"(BWⅡ)框架解释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并预测这种模式未来还将持续,该学说在国际经济学界引起广泛关注。在对相关理论争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着重考察了2005年以来国际经济金融领域的最新变化对BWⅡ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表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汇率体制变化、美元的持续贬值、2007年部分国家初现端倪的储备多元化趋势等增强了BWⅡ的不稳定性,单一货币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很难持续。  相似文献   

18.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演变 现在一般所说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指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但是,由于这个问题跟布雷顿森林体系直接相关联,所以,一定要回顾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演变,否则,就无法弄清楚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来龙去脉。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特征和作用 1944年7月,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  相似文献   

19.
投稿须知     
《新疆财经》是由新疆财经大学主管主办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类综合期刊。本刊获第五届、第六届新疆优秀社科期刊奖,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国研网》、《重庆维普》等全文收录期刊(凡不同意将文章编入数据库的作者,请在来稿时注明)。  相似文献   

20.
投稿须知     
《新疆财经》是由新疆财经大学主管主办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类综合期刊。本刊获第五届、第六届新疆优秀社科期刊奖,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国研网》、《重庆维普》等全文收录期刊(凡不同意将文章编入数据库的作者,请在来稿时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