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发展》2014,(1):14-15
尽管有预期在先,但细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之后,还可为其中财税体制改革的内容格外击节赞叹。有关核心内容显示,30多年来以“财”为主的财税改革,终于转向“财”“政”并举,全面深化改革由此而空间洞开。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并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改革目标。根据《决定》精神,今年6月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通过,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决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我国面临着社会经济运行中的新问题与新矛盾,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得到根本解决.在历次重大改革中,财税体制改革都成为重要突破口,本次改革也不例外.“决定”将“完善税收制度”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直指“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这意味着转变税制结构已经“蓄势待发”.  相似文献   

4.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五部分重点论述了“深化财税改革”,同时《决定》突破了将财政视作单纯经济问题的旧思维,创造性地将其提升到“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高度,体现了我国当前对于财税改革的重视以及治国理念上的重大转型.本文针对当前财税体制中存在的不利于科学发展、国家长治久安、明晰政府与市场界限、建设廉洁高效政府等问题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十八界三中全会提出的从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三方面给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深化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作了总体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这次全面深化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是重点之一"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财税改革话题依然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就这个问题,《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省长魏宏.  相似文献   

6.
《发展》2014,(1)
正行将启动的财税改革,虽看似温和地从"改进预算管理制度"破题,却不啻于一场革命。尽管有预期在先,但细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之后,还可为其中财税体制改革的内容格外击节赞叹。有关核心内容显示,30多年来以"财"为主的财税改革,终于转向"财""政"并举,全面深化改革由此而空间洞开。《决定》关于财税改革的相关内容,集中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专章,又散见其他六个主要章节。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开局在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针对我国当前财税体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提出了“要推进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这意味着,从去年开始的新一轮渐进式的财税体制改革即将深入。业内人士认为,更多更核心的财税改革将在“十一五”期间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8.
闫华杰 《中国经贸》2014,(11):201-20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描绘了蓝图,2014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抓好财税体制改革这个重头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做好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此次改革明确了顶层设计在整体改革中的作用,基层财政部门应从财政基础工作着手推进管理创新,服务财政体制改革大局。  相似文献   

9.
陈世杰 《北方经济》2014,(11):20-2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强调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把财税体制改革作为重点任务之一。新修订的《预算法》,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奠定了制度基础,提供了法律依据。内蒙古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管理运行有自己的特点。如何结合民族地区,创造性地落实中央的改革精神,建立符合自治区实际的现代财政制度,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关于完善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本次财税体制改革的三大重点任务之一,也是按照  相似文献   

10.
江景 《江苏改革》2002,(9):39-41
根据国家“十五”《纲要》对财税体制改革提出的要求,从积极稳妥地推进税费改革,调整税收结构、健全税收制度,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努力构筑公共财政体制和强化财政监督、防范财政风险等四个方面对深化财税改革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对深化税制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今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又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深化财税改革的思路原则、主要任务和时间安排,吹响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进军号,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的财税改革指明了方向。正如财政部财政部楼继伟部长所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不是政策上的修修补补,更不是扬汤止沸,而是一场  相似文献   

12.
《发展》2014,(12):28-29
正"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决不是体制机制的修修补补,更不是扬汤止沸,而是一场关系我国现代化事业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刻变革"。财税体制改革已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先行军。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2016年基本完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8月,全国人大常  相似文献   

13.
国内资讯     
《改革与开放》2014,(11):97-98
正财税改革有望加速年内或出"施工图"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这是继前两次会议提出中央深改小组总体改革设想之后,第一次着手部署具体领域、专项议题的改革。财积体制改革方案率先提交审议,专家分析这是中央释放加快推进改革的信号,财税改革 "施工图"今年有望面世。  相似文献   

14.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修订后的《预算法》。《预算法》修订工作作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案》的突破口,凸显八个方面的重大突破:突出预算的全面完整性原则,实现四本预算的全覆盖;突出预算的公开透明原则,循序渐进地推进预算信息公开;突出预算的法治性原则,构建预算对政府施政的硬约束机制;拓展预算的年度性原则,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强化预算的绩效性原则,倡导"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明确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职责权限划分;加强预算超收收入管理,设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强化预算的再分配功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预算法》的颁布实施也将对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规范政府施政行为、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运行、提升纳税人权利意识、提升人大审查监督政府预算能力、防范财政风险等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借“4万亿”扩大内需大单东风,财税体制改革这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继增值税全面转型以后又有新动作。  相似文献   

16.
当下,我国逐步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对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财税体制改革有着更大需求,需要使财政在较短时间中承担起治理国家的职责。文章阐述了现代经济体系的特征,分析了当前我国财税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现代财税体制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7.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讲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中明确地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贯彻十六大报告“深化财政、税收、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精神,上海作为我国的国际化大都市,应在建立地方公共财政体制方面迈出重要的一步,这对上海深化经济和行政体制改革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深化上海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思路,并对一些有关理论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9.
左小蕾 《上海国资》2013,(12):16-16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制度完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是健全法治而不是人治的法律制度。我们倾向于对《决定》的解读不仅仅是找“亮点”,而是要在“全面深化”的层面上加深理解。  相似文献   

20.
公共财政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财政。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公共财政框架,对于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济宁市紧紧围绕增加收入、优化支出,积极稳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地方财政实力明显增强,财政分配结构日趋优化,财政监督管理逐步加强;但也存在财政供给“越位”“缺位”、部分县乡财政仍较困难、预算管理体制有待完善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